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思考
摘要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
正文
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厂在运行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村污水处理厂的有效管理,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又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加大了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提高了农村居民的饮用水质量,提高了污水处理率。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分散式处理、费用较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问题的成因,不断加强经验总结,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真正发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有的职能作用。
1.我国农村污水环境处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在国家大力扶持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下,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必须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工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产生的废水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建设之初,一些企业多建在乡村地区,以减少施工和运行费用,同时又忽视了对资金的管理和部门监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了农村地区,对当地的水源和环境产生了二次污染,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对周围的空气、气候、植被等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此外,经走访调研得知,目前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工程均位于城区周边,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因地理位置、资金等原因而停滞不前,无法有效地建设与实施;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因农户分散,加之下水道尚未铺设等客观原因,使其工作量增大,管理费用也随之上升,所以开展高效、方便、节能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零散污水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近年来,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农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由于村庄的分散,村庄与村庄的联系并不紧密,各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也相对零散,难以做到对污水进行集中、高效地处理。分散式的污水处理方式,使得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和维护费用都比较高,并且由于各项目的承建方不统一,使用的工艺设备也有很大的差别,从而造成废水处理后的水质不达标,不利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
2.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许多村庄都已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其基础设施建设却普遍陈旧落后,污水收集管道和排水管建设不合理,设备匮乏,污水处理能力较差。一些大的村庄,虽然也修建了一些污水处理厂,但是因为总的运营和维修费用比较高,所以只是一个摆设,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污水的作用。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当地政府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治理机制,导致了整个项目的实施都是以一种形式进行的。许多污水处理厂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因投资过大,没有专门的经费支撑而被迫停工。
3.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3.1影响污水设备管理的三个基本点
首先,是人才。也就是说,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于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必须要考虑到农村污水的分散性、自然环境的自然性、居民的环保意识。不过引进人才也是要钱的,比如计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每个村子的环境都不一样,不可能一套一套的设计方案都用完,每一套方案的设计都需要相应的设计费用,这对乡镇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人才也有设备管理人才、监督人才等等,都是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做的,也就是经费的问题。其次,是设备。在乡下,最有效的设施就是最好的,比如地沟,将所有的污水都集中在一个集水池里。每个家庭的粪便都要建造一个专门的化粪池,也可以将垃圾收集起来,然后用来制造沼气,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燃烧。然后,技术问题。不能太复杂,要确保可操作性,才能便于推广。比如沼气池的建设,沼气的利用,污水的处理,都会有专门的人员来训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人才、设备、技术三者都与费用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方法、方向。
3.2地方政策确保环保意识提升设备得到保障
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主要是由于现在的农村居民的生活观念相对落后,还没有让他们意识到污水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有可能是因为现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比较强,所以农民的生活污水可以通过自我净化来解决。要让污水治理在农村得到彻底地实施,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还要配合他们的下乡宣传,不然的话,民众的观念就会被根深蒂固。在这一点上,某省出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办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技术导则》等相关法规,其中包括十多项技术和运营管理规范。在行政上,尤其是在乡镇,专门安排了一支专门的监察小组来监督下设的乡村。为保证监管的实施,员工的工作职责和业绩评估都得到了落实。而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则是在监督的同时,通过对农户的劝导和教育,对情节严重的人进行处罚。而在乡村,则要受到表彰。
3.3多元化筹资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设计费、人工费、设施费、维护费、管理费,这些都是由一笔巨款建设起来的。作为一项民生项目,政府出资是理所当然的,但问题在于,作为一个上级部门,财政资源有限,如果所有的开支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那么,政府的日常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是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具体来说,可以是村支部、社会集资、乡镇政府负责。其中,以社会融资为主。社会融资可以采取募款的方式。此外,政府还可以将农村废水治理市场化,将其建设、运行、收费等交给第三方,由政府来承担。
3.4设施管理的长远思考
首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最基本的排水系统。但要保证它在冻土下面,防止它受到寒冷的冰冻,从而影响到冬天的使用;其次,经过全面的计算,建立一个完整的废水处理体系,购买更先进的处理设备,只是为了考虑到以后的发展,需要提升。然后,以宣传为主,逐步树立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从基本建设到制度建设,循序渐进。这三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在江浙地区,由于旅游村的水环境已经十分恶劣,因此,第二种方式更好;如果在目前的情况下,水源还在天然的状态下,农户排放的污水不会太多,并且可以将污水倒入自己的化粪池中,然后将其发酵到农田中,那么就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也可以采用第三种方式。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当地的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模式。在污水治理、环境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玉峰.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1):14-15.
[2]李俊.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几点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9(28):183-184.
[3]于法稳 , 于婷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对策研究 [J]. 重庆社会科学 ,2019(03):62.
[4]韩静.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