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的重要性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建筑电气设计;消防配电;重要性;
正文
1电气消防设计的主要原则
1.1确定电气消防用电负荷等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0.1条规定明确指出了消防电源及其配电。《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3章明确规定了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因此,设计人员应严格执行这些规范。
1.2保证消防用电的可靠性
消防用电的可靠性是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在实践中,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不可靠,就不能保证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如果生产、生活用电与消防用电的配电线路采用同一回路,那么一旦发生火灾,电气线路短路或切断生产、生活用电都会导致消防用电设备不能运行。因此,消防用电设备必须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确保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仍能满足消防供电要求。
1.3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求
“消防用电”包括消防控制室照明灯、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装置、疏散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防火门窗、电动卷帘、电动阀门等设施用电。连续供电是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扑灭火灾的重要保障。
1.4明确是否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起到早期发现和通报火警信息,及时通知人员进行疏散、灭火的作用。对于高度低、层数少、结构简单的建筑,设计人员可以按照防火规范的相关条款不设置火灾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范围包括:同一时间停留人数较多,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需及时疏散的场所或建筑;可燃物较多、火灾蔓延迅速、扑救困难的场所或建筑,以及不易及时发现火灾且性质重要的场所或建筑。因此,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明确是否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存在的问题
建筑电气消防设施的建造,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社会稳定,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对此也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相继发布了很多法律法规,出台了很多政策。根据国家消防法相关条文可以得知,在工程开始实施之前,工程承担方必须将设计和建造图纸交由相关消防部门进行审查和校核,包括建筑工程图、工序工艺图、消防布局图、构件装配图、设备安装图等,除此之外,涉及消防原理的技术文件也应进行审查。在工程结束之后,还要将相应的完工报告一并上交进行存档备案,一旦发生任何事故,都要追究工程承担方的责任。目前我国建筑消防领域存在隐患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施工单位缺乏消防意识
当施工方对消防系统不够重视时,就有可能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消防设施建造的支出,导致消防系统薄弱,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树立消防意识迫在眉睫。施工单位应当把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保障施工目标安全性的前提下考虑收益,切忌被金钱冲昏头脑,犯下大错。当然,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思想觉悟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确保万无一失,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审查力度,加强执法力度,把保障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时刻放在心头,坚决打击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
2.2工程承担方缺乏相应的能力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蒸蒸日上,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很多工程领域,仍然存在许多缺乏资质的施工单位。建筑行业也是如此,有很多企业在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设备及资金的情况下参与竞标,甚至有一些毫无施工经验的小企业,通过贿赂招商干部等违纪违法的行为来非法取得工程实施权。这些现象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需要严厉打击。对此,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绝不允许没有资质的“门外汉”来涉足消防工程领域,同时政府也要加大问责的力度,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不仅要追究工程实施方的责任,更要追究相关审核人员的责任。
2.3电气消防系统中设备兼容性和材料耐久度问题
消防系统在搭建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材料和半成品设备。由于生产这些材料和设备的厂家众多,又缺少统一标准,因此型号不尽相同,质量也参差不齐,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设备不兼容以及材料耐久度较低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施工方需要引起重视,在采购的时候注意筛选,以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目前来说,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查收材料的时候要认真核对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施工要求,严防供货商“以次充好”,引发安全隐患;第二,认真仔细地校对设备性能和型号,保障设备符合工作强度并能与系统兼容,发现问题时要立即更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第三,将采购记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技术要求、合格证等文件妥善保管,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2.4火灾侦查系统的传输线材质问题
在不同的建筑目标中,需要选用的传感器和信号传输材料也不同,在采购物资的时候,需要依据设计资料和施工要求,仔细筛选市面上的材料,在保障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节省费用,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保障工程质量,还能降低成本。需要特别注意信号传导线的颜色问题,虽然有关部门没有给出统一的标准,但是按照行业习惯,通常把正极传导线设计为红色,负极传导线设计为蓝色。为了避免安全隐患,在安装之前,最好在接线端标上记号,这样不仅便于工作人员在安装时进行识别,而且可以为后期的检查维修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目前,在接线标记问题上行业内也暴露出很多状况,如标记不清晰导致检查困难、用胶带缠绕在长时间后脱落、直接手工书写在逐渐褪色后无法识别等。在泉州某建筑工程中,该工程的电气消防系统在接线布置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线路杂乱、缠绕现象严重,且部分线路存在颜色重叠、未明确标识的情况,这无疑对后续的系统检修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做接线标记的时候,尽量用油漆进行印刷。在火灾侦查系统搭建完成后,工作人员还要对全部线路进行反复检查,尤其是接线端保险箱里的内容,包括接线顺序、接线方式、接线工艺等。
3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完善对策
3.1基于异常检查,加强消防报警联动系统设计
火灾消防报警系统一直是建筑施工的重点部分,该系统出现异常情况,会给建筑物整体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出现险情时,不能及时报警,延误救援时间。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检查火灾报警系统出现的异常情况。具体而言,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设计图纸详细检查整个火灾报警消防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其各阶段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对比,找到出现异常的原因;另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多元分析问题,利用专业知识来决定是否进行断电检查。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完成检查。在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要具着前瞻性思维,综合考虑异常检查需求,加强消防报警联动系统设计。消防值班人员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来远程控制风机、水泵。在消防报警联动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可根据联动特点,将报警仪器放入专用仪器柜中,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传递的信号来手动控制设备。
3.2考虑建筑功能,优化消防配电设计
为了保证消防配电系统在建筑物中的高效与稳定运行,设计人员应优化消防配电设计。首先,设计人员应全面分析建筑使用功能,结合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型建筑特点来完成消防配电设计与规划工作,从而保证电气消防系统持续稳定运行。其次,设计人员应基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结合消防配电设计需求来保证施工的科学性、有序性,同时做好后期维护工作。最后,设计人员应划分好区域,保证防火设计的合理性。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来优化消防配电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应根据消防电源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来做好监控设备设计工作,并且根据电压电流监控需求来监控消防设备。设计人员应保证在出现电压异常状态时,消防电源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电压异常,同时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报警信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3通过多点设置,做好消防水泵联动设计工作
消防水泵启动方式包括就地启动和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启动两种方式。在一般情况下,消防水泵的开关处于联控状态,它可以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开启。当消防水泵的开关出现故障时,火灾报警联动系统可以通过现场水泵控制柜就地控制,工作人员也可以手动将其开启,双方彼此互补,以彻底避免火灾的发生。想要保证手动开关在第一时间开启,设计人员就需要进行多点设置,保证每一个区域内的电气消防系统都能够开启消防水泵。最为关键的是,设计人员应该优化联控状态下整个消防水泵的自动开启条件:除了要满足电气系统的实际需求以外,还要利用消防水流量或者消防水压低的特点,让其自动开启。因此,在开展电气消防设计工作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开展相关工作:一方面,设计人员需要和施工人员进行密切交流与沟通,保证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应做好消防水泵开关设计工作,从而保证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之,设计人员通过多点设置,做好消防水泵联动设计工作,不仅能够充分满足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开启消防水泵的需求,还能够保证设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建筑电气消防设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不仅是建筑电气设计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工作,并且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与平面特征,保证电气消防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鼎,白宇甲.浅谈建筑电气消防审核和验收中的常见问题[J].低碳世界,2016(06):210-211.
[2]周展.基于建筑电气消防施工及验收中的常见问题的研究 [J].电子制作,2019(22):216-218.
[3]陈晓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J].建材与装饰,2020(8):107-108.
[4]徐灵.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探讨[J].居舍,2020(5):109
[5]汪海忠.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