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工程防治
正文
1 前言
施工质量问题是当前中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重大话题,如果因为施工质量问题而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不但造成了人民人身安全、经济损失,同时也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严重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建筑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施工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对施工结构的品质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建筑施工公司也必须树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培养建筑施工者的个人能力与技术、引入国际先进的施工工艺、严格规范施工的过程等,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品质,并避免工程质量上的问题,进而建立高品质的建筑工程项目。
2 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
2.1 建筑结构设计不够合理
建筑工程中结构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整体的质量,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水平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做好事前的调研和分析后,结合建筑物的具体功能要求、周边环境等情况开展设计,形成科学的设计计划。而建筑设计受到设计者的主观影响比较大,如果设计人员忽视了实际工程项目的具体状况,则设计的方案则会不符合实际建筑的需求,进而形成建筑结构质量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设计不够合理的建筑结构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则会存在建筑结构变形、地基失稳等情况,造成整体的建筑物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部分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忽视了对建筑工程前调研工作,设计上很多照搬现成的设计模板,忽视和实际工程的切合度,这也造成了建筑设计水平比较低,进而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形成干扰,出现质量缺陷。
2.2 应用的建筑原材料不符合实际需求
原材料的质量和建筑结构质量之间关系密切,因而需要加强原材料质量的重视,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并没有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采购上没有严格按照需求的规格和质量购买,没有达到建筑工程结构的要求,同时还有些采购人员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选择购买低质量原材料,因而在材料本身上质量不达标。目前建筑市场上,建筑施工方的选择一般是利用招标的方式,把工程进行外包,这就造成了质量标准不一致,进而对整体的工程质量形成影响。
建筑材料的现场管理上,部分建筑材料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后就进入了施工现场,原材料字数的质量就没有达到建筑结构工程需要的标准。同时由于现场原料管理的缺陷,也会造成合格的建筑材料受潮、暴晒等,出现质变,进而造成材料质量上出现缺陷,这种材料用于建筑施工,则会影响到整体建筑结构质量。
2.3 基础工程缺陷
基础工程对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比较大,在多因素的干扰下,基础工程存在的质量缺陷表现在:一是,破坏缺陷,也就是手打基础工程本身的质量上的缺陷,造成了建筑物外壳发生变形的情况,如果此问题出现则会直接造成建筑物成为危险建筑物,进而丧失使用的功能;二是,常见质量缺陷,此类质量缺陷,是在建筑结构的局部存在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程度比较小,并不会对建筑物的实际应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建筑物还是可以进行正常的应用,但是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形成影响。
2.4 主体结构缺陷
建筑的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的寿命以及性能,多所以主体结构质量很关键。主体结构存在质量缺陷的关键在于建筑上层的负载过高,造成了建筑工程的缺陷和不足,因而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形成影响。同时在主体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也是重要的干扰因素,如: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操作搅拌混凝土,不符合标准和要求,使得其质量不合格;缺乏对机械设备的合理应用等。
3建筑结构质量缺陷的有效防治措施
3.1 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在对于房屋框架的设计方面,施工公司也必须聘用专业性相当强的工程设计专家来进行负责,以此才能确保房屋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同时工程设计技术人员也必须在施工结构设计之前,切实做好项目的检查,结合现状做好施工方法的制定,保证工程设计的科学合理,防止了后期对工程设计的频繁改动,影响了施工的时间和效率等。施工公司也必须做好对工程设计技术人员的日常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了解更加先进性的建筑设计思想与方法,以提高施工结构设计的技术水平。
3.2 提高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基于原材料对于建筑结构的重要性,需要重点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在建筑材料的采购上,需要结合建筑结构工程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购买,并对购买的材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确定合格后才可以运到施工现场用于建筑结构的施工。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上,需要结合建筑结构工程面临的周边环节,尤其是在建筑结构工程周边环节较为特殊和复杂的情况下,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在材料的购买上也需要加强对成本的重视,需要在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节约资金。在进行原材料的使用中,以规定好的要求进行材料的配比,使其可以达到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要求,降低原材料质量缺陷的风险。
3.3 加强对建筑结构施工的监督
基于建筑结构质量缺陷,建筑企业则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体系,对建筑结构施工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以此减少建筑质量缺陷的。由于在进行建筑结构施工中面临较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因而建筑企业则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和质量意识的培训,在进行施工中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严格按照施工的步骤和流程开展施工。同时需要充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监督的动态化管理系统,以此对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控。
3.4 加强建筑结构工程的日常防治工作
确保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则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增强防治工作,首先,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管理者需要,提高对建筑材料的日常检查工作,并对检查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且还需要对新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降低质量风险;其次,管理者需要详细的记录建筑结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为出现问题进行处理上提供精确的记录信息;最后,在进行防治措施的落实中,需要进行积极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才可以进行应用。同时质量管理者需要做好阶段化的质量管控工作,在一个阶段质量达标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检查。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建筑结构也变得更加多变和复杂,因而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质量,使其达到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这就需要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性的设计,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管理水平,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监督,加强日常防治,推进建筑产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文艳.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与防治[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36.
[2]刘超.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防治[J].门窗,2019(03):103+106.
[3]邵枫.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8(08):64-65.
[4]陈亮,刘丹.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防治[J].四川水泥,2015(01):125.
[5]吴建华.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与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