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
摘要
关键词
“双减”背景;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评价
正文
引言
“双减”政策提出了减负增效的要求,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认真钻研作业布置,使学生在减少作业量的情况下,不影响教学效果。而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还存在以量取胜等思想,这些问题直接对英语教学效果产生了影响,使作业设计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理念
“双减”既要外在的“治标”,也是“从根本上提升质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内里治本。英语的作业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相同,应以科学的思想为导向,并遵守相应的原则。学生在进行家庭作业时,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能力,做到可以协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以达到协助老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明白,家庭作业的目的并不只是达到知识、技巧的目的,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情感、价值观等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进行作业设计,要让作业时间、作业量、作业的困难、作业的方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最要紧的是关心和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实际上是“生本论”的基本表现。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制定不同的任务,以提高他们的信心,同时制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二、当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单一
当前,初中英语作业大多以抄写单词、背诵课文和完成试卷习题为主,其中习题以完形填空、选择、阅读、写作等题型为主,形式千篇一律。传统的作业形式已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单一、枯燥的作业形式,无法让学生从作业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导致学生对课后作业失去期待感。这样的消极心理会让学生在对待作业时不认真、不尽心,无法激发完成作业的热情,导致作业的功效没有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作业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成效。
(二)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
在当前英语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活动中,教师习惯于统一布置英语作业,完全忽视了学生间参差不齐的学习水平,英语作业缺乏挑战性、深度,不利于提升班级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水平。对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如果教师统一设计、布置作业,会打击学生完成英语作业的自信心,无法帮助他们巩固、复习英语基础知识。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教师统一布置的英语作业,会认为英语作业缺乏挑战性,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兴趣。另外,由于英语作业设计、布置缺乏层次性,无法合理控制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长,增加了学生的英语作业、课业负担。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
(一)设计表达型作业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适合布置表达型作业。在布置表达型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需注重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的均衡发展,以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于书面表达,教师应通过设计不定标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教师还应对学生表达的内容进行把关,改正语法中出现的错误,进而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兴趣。对于口语表达,教师则应通过列出关键词的方式引导学生复述,在推进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二)设计单元课时作业
在学习“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单元时,教师为学生讲述完相关单元知识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巩固。这时,教师应当将本单元知识进行整合,为学生设计与整体单元知识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体复习和巩固。结合本单元的单词、句式、语法等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如果学生对相关语法知识掌握得不是很牢固,那么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语法特点及相关知识内容设计一些课后延伸的主题作业,并对本单元的语法知识进行延伸,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语法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对以往的语法知识进行复习,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语法知识体系。当然,要想实现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时教师为学生设计课后作业时应当关注学生的单元知识学习过程,并结合学生的单元知识学习规律进行有效调整,使单元知识分步骤、分模块地分配到学生的课后作业练习中。
(三)设计分层作业
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同,学习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分为三组,其中第一组为学习能力较强、知识储备量较大的学生,这类学生接受课堂学习内容较快,教师对此类学生的教学可以以拓展性内容为主,布置的作业也可以以拓展型练习题为主,提升学生的发展能力。第二组为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量都中等的学生,此类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基础不牢固,因此,教师对于此类学生的教学需要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为主,在此基础上辅以少量的拓展型习题,巩固基础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最后一组为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都有限的学生,此类学生知识储备量不足,学习能力也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对此类学生的教学需要以基础知识巩固为主,作业也布置基础知识练习,如单词背诵、课文阅读等。
(四)设计置创新型作业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布置天气日志”的英语作业,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记录某一个城市的实际天气情况,设计出“The Weather Diary”的天气日志。这个英语作业既能够训练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又能够让学生相互管理、监督,强化对所学英语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比如,在复习sunny、warm、cold等形容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性化写作的方式表达温度,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写作习惯。又比如,在讲解了有关“四季”的英语课程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画一画的方式来展示四季,并且用英文来阐述、描述自己的话,以导游的方式向其他学生来介绍来福州旅游的详细攻略,通过英文海报、手抄报的方式,呈现出福州的美好之处,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强化其对生活的感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活情感。
(五)优化作业评价机制
根据“双减”要求,教师必须控制布置作业的数量,严格把控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并对所有作业进行批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和家长不能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来。笔者每周末都会布置创意作业,学生可自主选择在班级圈子中上传自己的小报作品、英文歌曲演绎作品、英语配音作品等,其他学生、家长在班级圈子中通过点赞和评论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当学生获得班内同学和家长的点赞与评论鼓励之时,总会流露出满满的自豪感。除此之外,教师也可运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将等第评价、评语评价和面评评价等方式进行组合,让学生的作业评价不拘泥于简单的等第评价制度,也可以是一句暖心的鼓励、一个手画的笑脸、当面竖起的大拇指等。
结束语
总之,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个性化设计,既要契合学生学习发展特点优化布置作业内容,也要结合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同时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和内容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作业学习中得到成长。尤其设计出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多需求的英语作业,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巩固复习的机会,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作业压力的教育目标,体现出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布置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樟木,杨丽霞.“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11):14-15+42.
[2]张振梅.“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实例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2):54-56.
[3]张宝玲.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作业有效分层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1(44):124.
本文系2022年度常德市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CDJYKY202205)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