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t转炉补炉第一炉的冶炼工艺探讨与实践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余文波

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 332500

摘要

九江炼钢厂老区60吨转炉(下称该厂)2023年9月-10月补炉第一炉终点磷大于等于0.045%共计36炉,占比30.4%,终点磷大于0.055%炉次17炉,占比13.6%。补炉第一炉终点磷控制水平较差,本文结合该厂生产实际条件,调整废钢结构、渣料加入、前期渣料加入等方式对转炉大补炉后第一炉冶炼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转炉脱磷率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

60t转炉,补炉,脱磷。

正文

60t转炉补炉第一炉的冶炼工艺探讨与实践

余文波

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 332500  

摘要:九江炼钢厂老区60吨转炉(下称该厂)2023年9月-10月补炉第一炉终点磷大于等于0.045%共计36炉,占比30.4%,终点磷大于0.055%炉次17炉,占比13.6%。补炉第一炉终点磷控制水平较差,本文结合该厂生产实际条件,调整废钢结构、渣料加入、前期渣料加入等方式对转炉大补炉后第一炉冶炼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转炉脱磷率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60t转炉  补炉  脱磷

1、研究背景

由转炉炉衬于在长期连续冶炼过程中受到铁水、废钢加入时的冲击及出钢过程中钢水的浸泡和冲刷,导致前后大面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不利于转炉工艺操作的稳定性及况安全维护的控制。为了维护转炉高效稳定运行,需定期采用倒补、喷补、或投补的方式对薄弱部位进行相应的维护。

转炉在出钢溅渣后,将炉渣倒尽,在转炉加料侧加入镁质补炉料,前后摇动转炉,使之均匀的平铺在大面炉衬上,再通过富氧的方式使补炉料与转炉炉衬相结合的操作,称之为"补炉"。转炉补炉可以保护转炉炉衬,提高转炉寿命;还可以提高转炉作业率,减少耐材消耗,降低钢的生产成本。但由于加入了大量的补炉料,使转炉冶炼前期的成渣速度、成渣效果和转炉渣的成分发生变化,给钢水结净度带来了不利影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转炉补炉后冶炼第一炉钢时脱磷不稳定,终点磷高,补炉第一炉磷高的问题一直没有理想的控制措施,因终点磷高后吹炉次频繁,给钢水质量带来较大影响、金属及脱氧合金化材料收得率也随之下降、补炉效果不能得到保障。究如何提高转炉补炉后冶炼第一炉脱磷率具有现实意义。[1]

2、转炉炼钢脱磷的机理

转炉炼钢过程中磷的去除主要在炉渣金属界面进行,其反应式表达为:

          2[P]+5(FeO)+4(CaO)=(4CaO·P2O5+5[Fe]                    (1)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磷在钢渣间的分配比LP=w(P)/w[P],与钢渣中的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和温度的关系式如下:

lgLP=2.51gw(TFe)+0.072{w(CaO)+0.3w(MgO)+0.6w(P2O5)+0.2w(MnO)

+1.2w(CaF2)+0.5w(Al2O3)+11570}/T-10.52                             (2)

通过脱磷原理可知,增大转炉脱磷效果的有效措施包括合适的炉渣碱度、合适的渣中FeO含量、合适的过程温度,良好的动力学条件等,为此,如何优化各项参数和工艺,使之达到理想的脱磷效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1][2]

3、补炉第一炉脱磷分析

3.1优化之前脱磷现状

该厂60t转炉目前使用音频化渣系统监控冶炼过程化渣效果,操作工逐步摆脱经验炼钢,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磷废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通过对该厂老区2023年9月-10月补炉第一炉终点磷控制数据可知,终点P≥0.045%共计36炉,占比30.4%,终点磷大于0.055%炉次17炉,占比13.6%。

补炉第一炉终点脱磷率控制水平较差,终点磷控制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补炉效果,间接决定了转炉炉衬寿命,因终点磷高补吹时间延长,也增加了钢水中夹杂物,不利于钢水质量的控制。

3.2影响补炉第一炉脱磷因素的探讨与分析

3.2.1渣中氧化镁含量对补炉第一炉脱磷的影响

该厂60t转炉使用的大面修补料与投补料如表1所示,在补炉后再次冶炼时,炉衬局部补炉较厚,烧结效果差,造成在冶炼过程中剥落。炉渣在正常生产条件下MgO含量在7.5%左右,补炉第一炉MgO含量达到8.5~9.0%,MgO含量超过饱和溶解度,会以固态形式析出,增加炉渣粘度,降低炉渣的流动性,恶化了脱磷反应动力学条件,从而降低了脱磷效率。

为此,该厂60t转炉在补炉第一炉冶炼操作过程中优化了轻烧白云石的消耗,吨钢消耗控制在5kg/t左右,同时取消镁球的加入,为脱磷反应创造较好的动力学条件。

1 60t转炉使用的大面修补料与投补料成分

项目

含量要求

实际

化学成分

MgO

CaO

SiO2

≥80.0

≤4.0

≤7.0

84.06

2.24

4.35

3.2.2炉渣碱度对脱磷效果的影响

碱度是炉渣P分配系数的主要参考标准,该厂60t转炉针对补炉未留渣炉次增加300500石灰用量,此举可以弥补减少轻烧白云石用量后炉渣碱度的降低,同时也可以优化氧化镁对脱磷动力学条件的影响。

3.2.3温度对脱磷效果的影响

保证转炉脱磷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于熔池均匀升温,熔池温度过高,不利于转炉过程脱磷,然而过低的熔池温度不利于转炉前期快速成渣。

因补炉后炉温降低,冶炼前期过程温度上升缓慢,即补炉后第一炉冶炼,对铁水温度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该厂60t转炉对补炉后第一炉冶炼的铁水要求硅>0.40%、铁水温度≥1320℃,同时提高热压钢块的使用控制转炉热平衡,为转炉冶炼过程温度的把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2.4渣中氧化铁对脱磷效果的影响

补炉第一炉因炉渣中氧化镁含量较正常炉次高,炉渣容易“返干”,该厂60t转炉针对补炉后渣中氧化镁含量高炉渣流动性差特点,增加热压钢块使用量(成分如下表所示)因脱磷主要是靠渣中磷酸钙的形成,而氧化铁是生成磷酸钙的主要化合物之一,在碱度适中的条件下,增加热压钢块使用量能为转炉前期脱磷创造了良好的氧化性气氛。

在增加热压钢块使用量的同时,该厂60t转炉针对过程枪位控制提出全程化渣,遵循枪位控制不喷溅能高则高的原则,即在开氧点火后高枪位时间90~120秒后下至基本枪位(根据炉型及装入量确定),压力0.83~0.88MPa,吹氧90秒内分批加入1/2~2/3石灰,碳氧反应后枪位逐步提高,4~5分钟时枪位至最高点,形成泡沫化渣,达到良好的化渣效果。

2 热压钢块主要成分

样品名

Tfe(%)

FeO(%)

SiO2(%)

CaO(%)

MgO(%)

Al2O3(%)

P(%)

S(%)

热压块钢渣

19.05

15.54

21.62

31.43

6.11

7.84

0.373

0.093


24.6

13.67

48.6

10.75




20.56






0.01

0.039

热压钢块

80.77






0.401

0.034

82.44






0.449

0.03

82.86






0.29

0.043

83.65






0.49

0.04


3.3优化后的脱磷情况

炉机号

过程石灰(kg)

白云石(kg)

石灰石(kg)

铁水温度

铁水成分

终点成分(%)

倒炉温度(℃)

Si

P

Mn

碳(C)

磷(P)

J112318714

2412


124

1309

0.408

0.152

0.37

0.06

0.04

1703

J122318731

2598

298

215

1346

0.437

0.144

0.36

0.06

0.041

1678

J222318654

2264


347

1303

0.437

0.144

0.36

0.07

0.052

1639

J122318771

2491

315

213

1364

0.504

0.162

0.38

0.05

0.023

1659

J112318803

2592



1438

0.466

0.156

0.38

0.07

0.042

1666

J212318726

2247

297

307

1395

0.466

0.156

0.38

0.11

0.028

1641

J112318805

2507

301


1377

0.396

0.145

0.36

0.05

0.013

1601

J212318727

2683

322

210

1383

0.494

0.164

0.38

0.08

0.039

1696

J122318851

2262


117

1335

0.406

0.142

0.32

0.05

0.053

1702

J212318774

2264


169

1261

0.365

0.16

0.48

0.12

0.039

1630

J222318833

2268

287

219

1350

0.678

0.158

0.35

0.14

0.026

1626

J112318935

2001

289

540

1402

0.402

0.174

0.3

0.04

0.026

1665

J212318861

2288


530

1341

0.402

0.174

0.3

0.04

0.017

1642

J212318863

2369


339

1391

0.397

0.167

0.31

0.04

0.021

1661

J122318982

2270


402

1299

0.407

0.168

0.36

0.04

0.037

1635

J222318924

2483


234

1411

0.438

0.166

0.38

0.10

0.029

1627

3 60t转炉补炉第一炉工艺数据

从跟踪炉次数据分析通过调整热平衡、改进渣料的加入等措施,补炉第一炉脱磷率明显得到改善,终点磷大于0.045%炉次占比11.8%,较之前30.4%下降18.6%,终点磷>0.055%占比为0,较之前下降13.6%,补炉第一炉终点磷高后吹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保证了产品质量、补炉料的使用效果和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金属与残锰的收得率,有利于转炉成本的控制。

4、小结
通过上述工艺实践,对该厂60t转炉补炉第一炉冶炼工艺小结如下:

1、轻烧白云石的加入量为5kg/t,控制转炉终渣MgO含量在7.0%左右。

2、补炉第一炉未留渣炉次增加300-500kg石灰,前期石灰加入总渣量2/3
3、为了降低补炉第一炉渣中氧化镁含量偏高的特点,增加热压钢块使用量,

增加渣中氧化铁含量,促进化渣,达到前期高效脱磷的目的。

4、入炉铁水要求硅>0.40%,温度≥1320℃。

通过采取上述优化工艺措施,该厂60t转炉终点磷含量控制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进红、赵彦岭、王建林、周国良、豆红卫、霍志斌《浅析转炉补炉第一炉磷的控制》。

[2] 黄希祜 《钢铁冶金原理》。

 

作者简介:余文波 1986/05/29 男 湖北省、云梦县 汉 大专 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冶金技术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