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助教,文化建设——合唱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廖光新

宣恩县博雅实验学校 湖北恩施 445501

摘要

合唱作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推进美育实施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合唱教育在教学育人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合唱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够通过集体合唱的形式,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与合作意识,营造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教育改革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师就有必要加强合唱教育,重视集体合唱活动的组织开展。本文立足于小学阶段的合唱教学,讨论了合唱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合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通过集体合唱推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合唱教育;小学音乐;校园文化

正文


前言: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认知发展以及精神品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能够熏陶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想情操,同时还有助于贯彻艺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教育要求。合唱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品位修养,营造具有浓厚艺术人文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有着重要价值。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合唱教学实践中,受到音乐教师的教育指导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认知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合唱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发挥出合唱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师有必要探寻恰当方法展现合唱的独特魅力,促进小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

一、合唱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校园文化的建设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作为具有较强集体性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就是需要对学生进行合唱教育,陶冶学生的艺术素养。而在学校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中,学生的合唱表演也能够展示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学习成果。由此可见,通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合唱教育,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与能力,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合作互助机会,让学生意识到团队中相互配合与协调的重要性。从而在小学校园中逐渐形成团结互助、合作协商的良好文化氛围,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

在合唱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为了进行密切配合,往往需要展开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良好的状态唱出音乐作品。不仅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让学生构建起和谐的同学友谊,同时还能够增强内部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校园文化。除此之外,合唱活动的组织开展,也能够为校园文化注入大量积极向上的元素。因为在合唱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学会欣赏合唱音乐的美,所以对学生的思想熏陶和品格塑造有着重要意义。

(二)支持个性发展,保障身心健康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合唱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形成健康向上、多元发展的校园文化。在合唱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熏陶的,同时也会掌握到大量的音乐歌唱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让学生的音乐学习不再只局限于学会歌曲的唱法,能够从多种角度欣赏和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利用合唱推进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与环境,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尤其是通过开展高质量的音乐合唱活动,能够让学生将学习中的压力释放出来,缓解学生内心的焦虑感,促进学生用歌唱的方式进行情感表达,调动学生之间在合唱中的情感共鸣,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如此,在合唱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展开互助交往,这有助于锻炼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同伴进行和谐相处。因此,合唱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交往、身心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

(三)展示校园风采,宣扬校园文化

为了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在学校内部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中要求学生进行合唱,从而将爱国爱党、坚守初心等优质校园文化进行宣传和推广。在合唱表演活动中,也能够将学校的独特风采进行展示,让各方主体都能够看到小学校园中的生机与活力、才华和艺术、文化和品味等。比如说,通过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而开展高质量的合唱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在学生之间的宣传推广,同时还有助于让家长等活动观赏者了解到学校中的校园文化,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充分展现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的合唱活动开展,能够让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象,展现出学校中的文化与活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等多方主体越发重视艺术、体育等课程教学以及校园活动的组织开展,合唱教育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为了发挥出合唱教学在增强凝聚力、陶冶艺术修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开始将合唱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但是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唱教育体系,合唱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能正确认识合唱教育的价值

通过进行实践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合唱教学的认识和了解并不充分,认为合唱教学只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一部分。合唱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带领学生集体唱一首歌,合唱教学的核心要求就是能够在课堂上唱出来,能够参与到校园中的比赛活动和表演活动中。并没有对合唱教学的内涵与本质进行深刻认识,导致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忽视了合唱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推动学生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利于推动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能力提升,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合唱教学并不能够给他们带来直接的效益,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作用还需要在长时期的坚持和发展中才能够展现,那么就无法从短时期内看到学生的变化和成长。而合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是由合唱教学活动在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等主体眼中的重要性所决定的。所以未能正确认识到合唱教育的价值,忽视合唱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就对合唱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起到了直接影响。

(二)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较为缓慢

小学生正处于艺术素养培养和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导致合唱教学的难度进一步增加。部分小学生在合唱中会存在音色、音准把握不准确的问题,也有部分学生会存在无法跟上其他同学学习进度的问题,还有可能会存在合唱速度和节奏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影响学生之间的配合,降低合唱教学的整体质量。学生在合唱中产生的怯于展现自己、迫切展现自我等各种心理,也会导致合唱不协调的问题产生,阻碍了学生合唱素养与能力的发展。而小学生在合唱活动中的艺术素养发展缓慢,无法进行高质量的合唱练习,不仅会给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

(三)合唱师资队伍建设未满足需要

为了发挥出合唱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提升合唱教学的水平,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合唱。让学生在教师的专业领导下,展开反复的合唱练习,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合唱表演能力和歌唱水平。但部分音乐教师的合唱教学能力较弱,无法指挥和带领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协调与配合。虽然能够教会学生唱歌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却不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合作,导致合唱课程活动开展的质量受到不良影响。不仅如此,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所选择的合唱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所使用的合唱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合唱练习的兴趣,学生的合唱水平无法提升。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实践活动中,也无法将校园文化与合唱进行有效联系,阻碍了合唱在推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价值发挥。由此可见,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存在师资队伍建设无法满足教育需要,不利于艺术性校园文化形成的现实问题。

三、利用合唱推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环境建设,营造艺术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中的环境创设能够展现出校园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立足于合唱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就有必要将合唱作为特色校园文化的纽带。校园文化通过教室中的环境、走廊里的装饰、墙面上的音符等展现出来,从而营造出充满音乐艺术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比如说,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开展《彩色的中国》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教育主题进行合唱教学环境的建设,营造出主题合唱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可以结合《彩色的中国》这首歌曲中的爱国文化内涵,在教室外的走廊中装点一条充满中国文化特点的“地图廊”。带领学生在欣赏中国地图的过程中,了解歌曲中传递的信息,初步掌握合唱歌曲的基础知识和文化内涵等。调动学生参与合唱活动的热情,丰富合唱教学的文化内涵。其次,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利用起来,在合唱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播放优秀合唱团在歌唱《彩色的中国》这首歌曲时的情境和表现。在欣赏合唱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合唱音乐的魅力,丰富学生在合唱教学活动中的体验,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中。然后,教师还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专门的“合唱表演台”,让学生进行合唱展示,检验合唱教学成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多个班级中的合唱学习成果录制成视频,在学校中的网站以及LED大屏幕中进行播放展示。从而在小学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合唱文化氛围,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

(二)立足教学内容,构建特色音乐合唱课堂

教师组织开展的合唱课程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依托,有必要立足于课程中的教材内容,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从而构建独具特色的合唱课堂。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进行合唱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才能够发挥出音乐课程活动的育人价值,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助力。

比如说,在小学音乐《春晓》这首歌曲的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通过合唱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学唱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由学生较为熟悉的《春晓》古诗改编而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将语文教学和音乐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有针对性的带领学生进行合唱练习。首先可以让学生反复聆听这首歌曲的音阶、节奏,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准确辨别合唱中的音高,学会准确演唱这首歌曲。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多个合作小组,在相互监督与帮助的过程中进行小组内的合唱练习。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合唱表演能力,让学生能够将音乐作品演唱得更加和谐统一。最后,再让班级中的所有学生进行集体的合唱表演。充分理解歌曲中的丰富内涵,在以多种形式进行合唱练习的过程中,打造高质量的小学音乐合唱课程,为打造团结合作的校园文化提供助力。

(三)开展合唱活动,展现校园合唱育人魅力

相对于固定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活动而言,学生更加喜欢参与丰富有趣的合唱活动,而集体活动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有必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定期开展特色合唱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从而发挥出合唱教学的育人魅力,展现合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说,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等自由时间,组织开展集体合唱活动。在合唱活动中,学生既可以选择教材中的歌曲进行演唱,也可以从网络平台中选择他们喜欢的课外曲目。教师在精心筛选的基础上,尽可能带领学生在合唱中学唱一些励志的曲目,从而利用合唱歌曲中的丰富文化内涵,陶冶学生思想情操。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选择优质歌曲作为班级中的班歌。在带领学生进行合唱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深入探究班歌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进行有效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演唱活动。鼓励学生在舞台上进行合唱表演,通过合唱进行正能量的传递。长此以往,就能够在小学校园中形成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发挥合唱的育人魅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校的建设发展以及学生的教学指导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影响校园中的教学氛围,熏陶指引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行为。为了展现出小学校园中的深厚文化底蕴,利用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熏陶,教师应当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合唱作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合作互助能力、推动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对优质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极为有利的。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开展高质量的合唱教学活动,为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武莺歌.合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大舞台,2013,(10):174-175.DOI:10.15947/j.cnki.dwt.2013.10.023.

[2]赵亚伟.合唱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内涵与意义初探[J].艺术评鉴,2021,(07):152-155.

[3]高平,王花磊.浅析合唱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品牌(下半月),2015,(03):131.

[4]汤瑾.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合唱教学探索[J].广西教育,2020,(06):166-168.

[5]林雨童.论合唱团建设在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乐,2020,(16):213-214.

[6]李海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关系——以合唱课程研究为例[J].戏剧之家,2019,(34):48.

[7]武静.合唱艺术的普及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文艺家,2017,(08):25+27.

[8]范力慧.论合唱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艺术家,2019,(01):144.

[9]罗红.基于艺术教育视角下的合唱艺术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百花,2022,(06):46-50.

[10]张维巧.合唱对于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中国培训,2016,(24):262+264.DOI:10.14149/j.cnki.ct.2016.24.2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