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蒋晓芬

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 250001

摘要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是我国的重要文化财富,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资源,对于中国特色教育的创新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英语作为一门文化教育学科,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视域,是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展开了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研究;从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合价值出发,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unit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语篇阅读教学为例,展开了课堂设计,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创新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正文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下,高中英语教学在不断的改革深化,学习范围在慢慢扩大,除了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以外,文化的渗透也成为了英语学习重要要求。但是在传统的英语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于西方文化的教育,对于本土文化的课堂融合较少,就导致学生无法将英语语言知识很好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更不利于世界文化视域的培养与发展,造成教学的局限[1]。因此,推进高中英语课堂本土文化的学习是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改革的热点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深入钻研教学的内容,从中挖掘提取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注重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带领学生建立起世界文化观,养成文化包容的价值观,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价值

(一)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从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审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他们发现,尽管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冲突,但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贡献。这种认识促使他们更加开放和包容地对待其他文化,同时也更加坚定地树立文化自信[2]。他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不仅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上,更体现在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中。这种文化自信将为学生在国际交流中展现中国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学生能够自信地用英语介绍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分享自己的文化体验和见解。

(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西方文化

随着网络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变得越来越便捷,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文化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极为重要,高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西方文化、接触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在此背景下,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显得尤为必要[3]。通过结合传统文化开展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深入探索中华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从而在内心深处根植起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文化差异。他们会在对比中学会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理解每种文化都有其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从而避免盲目崇拜或一概否定任何一种文化。

(三)提升学生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素养的掌握,还包括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评估信息并做出合理判断的关键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批判性地阅读文本、分析语言现象、评价观点论据,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不仅在英语学习中发挥作用,更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途径。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入课堂设计——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unit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阅读教学为例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阅读语篇中含有非常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语篇,包括传统戏剧、文字、书法绘画等。在人教版必修一unit5中,Reading and thinking语篇中就针对传统文化“汉字”进行了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unit5 Reading and thinking语篇阅读教学为例,展开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入设计分析。

(一)语篇分析

文化意识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文化是我国珍贵的财富和独特的育人资源,借助传统文化开展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与战略教育目标方向一致。人教版必修一unit5 Reading and thinking语篇是以单元第二板块Exploring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为主题的活动。在本篇中,将“汉字”作为研究主题,对汉字语言进行了说明研究。语篇共分为六个自然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自然段为总起段落,介绍了汉字书写体系在中华文化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价值作用。第二自然段、三自然段阐述了汉字的发展历史。第四自然段、五自然段、六自然段阐述了汉字在文化传承中承担的“枢纽”的作用。语篇文本简练,结构清晰,重点在于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认识;通过本语篇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学习和认识,了解汉字的重要价值,同时提升民族自豪感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结合英语语言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二)学情分析

本语篇选自于人教版必修一unit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高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词汇和英语语言技能,在学习中,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提炼一些简单的信息,但是精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有所欠缺[4]。本语篇以汉字为主题,论述了汉字书写体系的发展以及汉字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性,学生凭借历史的学习和认识,对汉字的书写体系以及汉字的发展价值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汉字学习融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作为补充教学,提高锻炼学生的精读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通过对语篇的阅读与分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建立传统文化传承仪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要在“主题意义”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对知识进行迁移、加强实践应用理解。基于新课标的相关教学要求,结合本单元语篇的结构和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总结如下表1所示:

核心素养目标

具体内容

语言、学习能力

1、对汉字的书写体系与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有关语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并能够有效提升在语篇阅读中对细节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归纳能力。

思维品质

在学习中能够结合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体系的发展历程,从中认识到汉字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关联,学会辩证分析其中的价值意义。

文化意识

1、结合语篇的相关学习,在分析过语篇语言表达模式以及文本结构以后,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意识。

2、唤醒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1 unit5 Exploring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语篇学习目标总结

在本语篇的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如上表1所示,教学设计可根据表1的相关内容开展。

(四)教学设计

在新课标下,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与课堂教育中要结合教材语篇的内容,并以课堂为基地,创新教学活动方法;达到传统文化与课堂相互交融的目的,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精神的传承。在本语篇的教学中,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以教材为依托,导入学习情境,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在人教版必修一unit5单元中,教材主题为“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从中可知,本单元的教学是围绕世界语言开展的学习,而阅读文本的标题为“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t”,是一篇介绍中国汉字发展的说明性文章,具有一定的科普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教材为依托,由浅入深的开展教学,结合传统文化,循序渐进。可以以“情境问题链”的形式开展教学,在语篇的学习中补充其他文字文化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的“文化”与“文字”的连接意识。

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导入学习情境,比如,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我国的书法作品,如图1所示:

 

1 书法作品(唐 苏轼)

经过作品展示,可以让学生对我国古代的书法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并学会赏析书法作品,产生民族自豪感。结合作品展示,教师可以结合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这一主题提出问题:“相较于过去,我们的文字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本语篇就是针对汉字文字变化的学习,请结合本语篇,提炼出我国汉字的发展历史,并将语篇中的关键信息提炼出来,制成汉字发展时间轴。”时间轴制作如下图2所示:

 

2 汉字发展时间轴

结合时间轴的制作,学生能够很好的对语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炼,大致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同时激活学生过去历史知识的学习,将英语知识与历史文化知识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创造基础条件。

2)以课堂为基地,开展阅读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重要体现,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体现出探索的过程,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在本语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语篇标题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和文本图片,让学生对语篇的大致意思进行初步的判断和预测。结合语篇标题和内容,基本上可以对语篇的内容有一个预测,假设本语篇的阅读预测为:“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在分析完语篇的大致意思以后,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阅读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作出的内容预测进行判断分析。阶段性问题的设计如下表2所示:

时间阶段

问题

目的

第一阶段(阅读第一自然段)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has made great difference to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al survival. Can you think some of other factors?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开展多元性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二阶段(阅读第二、三自然段)

Written Chinese connects Chinese people today with those of the past,and how does it make it?

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产生文字与文化的思维联系,培养学生的大世界思维观。

第三阶段(阅读第四、五自然段)

How many important ways to express words in the article?

整体梳理语篇脉络。

第四阶段(阅读第六自然段)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建立文化保护意识,认识汉字的重要性。

2 阶段性问题的设计

结合以上表2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加强对汉字的功能认识和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细节能力的培养和把握,促进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好地认识到汉字书写体系的重要性。

3)以活动为方法,辩证讨论分析,激发学生思维品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的文化长河中是一朵绚丽的花朵,历经岁月却仍然芬芳,是中国人的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一定的辩证分析意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活动,以创新教育活动为教育方式,结合传统文化组织辩证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能够清晰流利的将自己的思维观点展示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活跃课堂氛围。

在辩证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比如,提问: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Whats the author’s writing purpose?”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对语篇后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推理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主旨,产生文化自豪感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另外,教师可以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和语篇主题组织主题辩论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辩证讨论分析。例如,设置辩论主题:“Do we need to spend the time learning calligraphy?”结合这个主题,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持有不同的观念,进行辩证讨论分析,构建对所学内容主题的态度和价值观。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文化在发展交融,这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研究的重要窗口,是带领学生走向国际化的关键;而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全球文化视野,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建立民族文化自信。高中阶段作为学习的关键阶段,英语教育更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融合教育,立足于传统文化背景,加强文化的交融与传承,借助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提升教学趣味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志恋,潘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材的现实样态[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3(3):1-6.

[2]唐书哲,袁辉.新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教学与管理, 2022(24):4.

[3]王小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 2022, 22(5):3.

[4]陈彦兰.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校园英语, 2023(7):88-90.

[5]李学忠.浅谈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J].试题与研究, 2023(20):64-66.

 

作者简介:蒋晓芬 1975.10.27 女 山东菏泽 汉 本科 一级教师,教务处副主任

研究方向:高中英语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