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文旅产业发展研究对策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1.绪论
“十三五”时期,安阳市全面落实河南省战略部署,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增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3.7亿元,年均增长14.2%,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引擎。
2018年安阳市政府印发《关于培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精品钢及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四大千亿级产业的实施意见》。
安阳市地理位置优越,是豫北中心强势,紧邻京津冀。
徐梅梅利用SWOT分析法,对北京胡同游发展进行分析,北京胡同游的发展存在胡同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较好、胡同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优势[1]。荆体斌通过调研2010-2019年洛阳市在全域旅游方面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发展的阻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以促进洛阳市全域旅游水平的高质量发展[2]。王丹从开封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对开封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索[3]。
杨建等人通过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作为测度河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度的基本模型,提出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及保障措施[4]。张浩探讨和分析了河南美食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河南旅游资源的优势。发现目前河南省美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文化认同度低、品牌竞争能力弱,就餐和饮食环境有待改善、资源利用率差等问题[5]。
李文鹏对河南省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该行业存在的若干问题,如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偏向低端、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6]。赵瑞则对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的现有状况、产业链布局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阶段性规模目标和战略路径。同时,赵瑞还从开封市、集聚区以及企业三个层面出发,为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7]。
还有一些学者共同富裕目标下革命老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红色精神研学研究[8]。安阳市有人工天河红旗渠,和抗日革命根据地。这些研究对安阳市的革命老区发展、红色精神传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丰富的旅游资源
安阳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同为八大古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还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发祥地,除此之外,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汤阴岳飞庙、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羑里城都坐落在美丽的安阳市;除了这些文化旅游资源以外,安阳还有风景秀丽的太行大峡谷,一千多年历史,上大下小呈伞状的天宁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河南省研学示范基地的马氏庄园(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此外还有古城旅游资源、县前街、仓巷街、钟楼、鼓楼、纱厂文旅小镇等旅游资源;此外安阳还是航空运动之都,有中低空飞行的旅游资源。
(2)匮乏的旅游行业专业人才
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包括以下几类。
文艺创作人才:包括文博、群文、艺术、图书资料、广电等方面的人才;饭店、旅行社管理人才;景区规划、设计及运营人才。
宣传营销人才。特殊工种人才:如文物修复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等。
安阳的旅游业态在人才需求上来说,针对景区规划、宣传营销、设计运营、文艺创作人才缺乏高端人才来服务、建设和引领安阳旅游产业的发展。针对酒店、餐饮、服务人员来说缺乏中等层次人才。
(3)不完善的旅游产业链
旅游产业链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和居住环境生态效益。旅游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不同的责任创造不同的价值。旅游产业链的产品不是单一的货物,而是共同努力,协同工作,综合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形成的综合服务。
产业链上的主要行业有旅游管理、机场管理、酒店管理、客运管理、货运管理、餐饮管理、城市交通管理、餐饮管理以及商品购物管理等相关产业。安阳市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商品购物管理上的服务还有待提高。。
(4)旅游科技和旅游产业落后
安阳市花费数十亿的资金打造了县前街、仓巷街、纱厂文旅小镇,给城市增添了一些景观和景点,虽然老城的改造、修复和重建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朝气和生机,让旧城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这些区域的改造并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安阳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
安阳市还没有主题乐园,虽然安阳方特已经在规划建设中,但是还没有开放营业。
安阳的航空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航空运动离市民生活还是比较遥远的。
(5)旅游资源整合不足
安阳市各个旅游景区联动较小,几乎都是各个景区单打独斗。
安阳市旅游年卡虽然便宜,但是旅游景点覆盖数量和覆盖质量匮乏。
安阳市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不是很方便。
安阳市旅游资源和周边省市共建、共享能力较差。
安阳市旅游资源没有搭上洛阳、开封和郑州的顺风车。
(6)宣传力度和传播影响力小
安阳市旅游资源在新媒体平台、融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平台上的宣传力度较小。
安阳市的旅游资源在省内外周边省市的联合旅行卡、旅行年卡出镜率较少。
安阳市旅游资源自身宣传能力不足、自身宣传力度欠缺。
(1)丰富文旅活动项目
在现有文化旅游、景点旅游的基础之上,各个景区依照自身景区特色打造更多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项目。
安阳市作为中国文字之都,可以依托甲骨文、开设相关的认字、识字活动;开展相关甲骨文竞赛活动。以甲骨文创作姓氏、名字、印章、书法、折扇、书签、文化衫等纪念品,可以通过购买年卡,来安机票、车票、景点门票,在安酒店住宿、餐饮、购物票据等多种形式免费或者抵扣相应纪念品。
安阳市的古城发展目前缺乏互动项目,可以增加相应的编制岗位、中高端人才在古城中做好文化旅游项目;设立纪念品兑换点、集邮盖章兑换点;增加公益性演出,演出红旗渠精神、殷商文化、曹魏文化、周易八卦等。
(2)增加活动体验,降低旅游价格,提升消费水平
安阳市的旅游资源偏文化方向的居多,特别是红旗渠、殷墟、羑里城、岳飞庙、中国文字博物馆等。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高学历、高素养、高文化、高知识的导游和讲解员。
景区导游和讲解员素质参差不齐,针对景区介绍和景点介绍千篇一律、寥寥几句话。
增加景区和游客的互动功能。特别是拍照、集邮、短视频、打卡等多重形式丰富游客体验,增加景区和游客之间的互动。
应当推出旅游年卡、旅游季卡、旅游次卡、多城旅游年卡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景区优惠门票;同时应当联合酒店住宿、交通运输、餐饮消费、商场购物等各部门推出联合优惠活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降低旅游价格,丰富旅游体验。
(3)提升文旅软实力水平
宣传好红旗渠精神、殷商文化、文字之都、曹魏文化、岳飞精忠报国等文化精神。安阳市的投资多在硬件资源上,针对软件资源也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制作和建设一批优秀的弘扬安阳文化的优秀电视、电影节目,演出,戏剧和综艺节目。
引入演唱会、演出。举办赛事。可以围绕红旗渠、曹操墓、殷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元素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甲骨文、三国演义知识竞答等赛事。
(4)景区联动,徽章征集、集邮等多种证书形式。安阳市的旅游景区多处于单打独斗、各自独立的发展中,并且人才匮乏,传播力度小,影响力小。应当将殷墟、红旗渠、曹操高陵、岳飞庙、羑里城、中国文字博物馆、天宁寺等主流景区以及安阳市其他景区统筹规划,联动运行,协调发展,将单打独斗,分散运行的景区联合起来。联合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共同成立安阳市旅游年卡、旅游季卡、旅游次卡等;也可以是景区联合套票,或者买一送一的形式开展联合发展。在联合过程中还可以增加游客体验,比如增加集邮、徽章征集等活动形式帮助游客增加旅游参与感,体验感。
(5)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内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提升居民服务游客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淄博的警民一起保卫烧烤环境平安和干净卫生;比如炎热夏季旅客下车以后有免费的冰水可以拿。
(6)依托红旗渠精神带动企业参观旅游考查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国家领导人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应当借助此次机会,利用此次机会大力宣传安阳,发展安阳。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企事业单位和各层次学校中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
在各大企事业单位、中小学以及高校研学项目中,让游学人才感受安阳文化、体会红旗渠精神,走访安阳。这些对安阳市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文化桥梁:旅游产业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当游客前往其他地区或国家旅游时,他们有机会接触和体验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经济桥梁:旅游产业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旅游带来的游客消费可以刺激当地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和创造收入。
环境桥梁:旅游产业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吸引游客和保护自然资源,旅游目的地通常需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例如保护自然景观、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推广环保旅游行为。
社会桥梁:旅游产业可以促进社会融合和包容。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就业和商机,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教育桥梁:旅游产业可以提供教育和学习的机会。旅游者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艺术展览等来扩展他们的知识和视野。
旅游产业在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发展精品钢及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产业四大传统产业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将为安阳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1]徐梅梅,车亮亮.基于SWOT分析的北京胡同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2023(05):183-185.
[2]荆体斌. 洛阳市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3.DOI:10.27459/d.cnki.gynfc.2022.000395.
[3]王丹.开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分析[J].当代旅游,2021,19(27):63-65.
[4]杨健.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22,39(06):34-39.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22.06.007.
[5]张浩. 河南省美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2.DOI:10.27778/d.cnki.gqhzy.2022.000343.
[6]李文鹏,高展鹏,侯翠红.“双碳”背景下河南省精细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现状及发展建议[J].当代化工研究,2023(05):188-190.DOI:10.20087/j.cnki.1672-8114.2023.05.061.
[7]赵瑞,杨箴立.开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产业现状和转型发展研究[J].河南化工,2023,40(01):59-62.DOI:10.14173/j.cnki.hnhg.2023.01.019.
[8]张瑾,王婷,吴晶等.共同富裕目标下革命老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农户生计效应[J].自然资源学报,2023,38(02):545-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