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马俊

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小学 8444100

摘要

根据小学语文的终极教学目标,即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即通过增强其对知识对象的体验来促进其知识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语言实践能力培养、共情能力、情感感知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角度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

正文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要进行一定改革,要注重教学方法更新。而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用学习者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知识、引导实践,以增强其对知识吸收的有效性。为此,教师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计授课方案,要让课程内容足够吸引小学生的眼球、让教学模式足够新颖,能持续刺激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不断提高其各方面能力。

一、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价值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以促进知识内化和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具有显著的运用价值。以下是其主要价值的三个体现: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直接感知和操作来探索世界。体验式教学通过模拟情境、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如重现课文中的场景、表演课本剧等,使抽象的文字描述变得生动具体。这种直观、互动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背诵和记忆,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二)深化学生学习效果

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或模拟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这种“做中学”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例如,在讲解成语故事时,让学生分组表演成语的来源或含义,不仅能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刻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语境应用,还能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加强记忆,使学习内容更加牢固地留在脑海中。这样的学习方式比单纯依靠听讲和阅读更能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语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学习,更是情感表达、思维训练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体验式教学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篇小报告或者设计一次主题演讲,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沟通交流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体验式教学下,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其创新思维的目的[1]。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中《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教师可以展示丰富的北京的春节相关内容,同时可以进行一定的内容扩展和延伸,如展示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相关图文资料、音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民间故事等,这样能让他们充分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和节日气氛。这样可以增强小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创作。如,在课堂中后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让他们以“我最难忘的节日体验”为题,写一篇发生在节日里的趣事或令人难忘的事。这一话题对小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可选择的节日也较多。而他们在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脑海中会浮现各种相关人、事、物,从而对其进行一一梳理,继而整理成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还可以创设多种情境,即用多媒体播放丰富的音频等,促进学生沉浸式感受节日,进而发展创新思维。

(二)模拟情境教学,增强学生语言实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模拟情境,如角色扮演、小剧场表演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这种体验式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文本情境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

例如,在学习《司马光》这一课时,首先,通过故事导入,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经典情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引导他们初步理解故事的主题——机智勇敢与乐于助人;紧接着,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故事中的情境与人物情感,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角色扮演游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扮演司马光、落水的小朋友、旁观的小伙伴或是闻讯赶来的大人们。通过分配角色、准备道具和简单布景,学生不仅能亲手参与到故事的“重演”中,还能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课堂上学习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想法,这样的实践远比单纯的文字阅读更能激发他们的语言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教师还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布置一项创意写作任务,比如写一篇日记,从司马光或被救小朋友的视角记录下这次事件的感受,或者创作一个现代版的“司马光救人”小故事,将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促进了他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三)深层品读内容,助力学生共情文本

深层品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共情能力[2]。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帮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也有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中《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红头和青头各自的行为,如提问:红头和青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动?他们每种行动背后有什么原因?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本人物的性格和想法,从而与他们产生一定的共情;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文本中与情感相关的字句、描写和详细的场景。这样,学生通过辨别一些词语的情感意义,能进而理解角色内心情感,并提高共情能力;再者,教师可以定位文本句子,让学生研究文本中重要的句子或段落,挖掘反映人物行为、情感的的字词或所述事情的重要性,并推断其作用、意义。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文本;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文本某个章节或事件的分析,帮助他们观察并捕捉人物的思维反应与内外因素之间的联系,或通过对具体场景与情境的描写,推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各种情况和人物因素,通过更多的观点分析,从而提高共情能力。  

(四)开发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感知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更关注其对世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的培养,这是他们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体验式教学下,教师要注重开发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全面培养他们的对外界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写观察日记》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任务,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引入“五感体验法”,引导学生不仅仅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用鼻子去闻、用心去感受,让学生在观察家中的盆栽时,除了描述叶子的颜色和形状,还要闭上眼,深呼吸,尝试描述植物散发出的自然气息,或是轻触叶片,感受其质地的不同,这样的练习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感官敏感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如,开展“对比观察”活动,让学生选择两种看似相似实则有细微差别的对象进行观察,如不同品种的猫或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在比较中深化理解。

最后,不妨将“观察日记”与“创意写作”相结合,即鼓励学生基于自己的观察体验,发挥想象力,创作小故事或诗歌。学生可以想象家中那盆植物的生长旅程,或者宠物的一天冒险,这样的创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观察对象的情感联结,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书面表达技巧。

(四)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应用

教师可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文化体验日等,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观察、思考和学习,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并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4]

例如,在学完《记金华的双龙洞》后,教师可选择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公园作为考察目的地,如某市的“翠竹公园”。在活动策划上,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第一,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即在出发前的课堂上,师生共同回顾《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关键信息,尤其是关于自然景观的描写方法、作者的情感抒发及观察细节的捕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即将考察的翠竹公园,比如观察公园内的植物种类、地形特征、建筑设计等。并设定考察任务,如:记录至少五种不同的植物名称及其特征,比较它们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描述的自然环境有何异同;了解公园的历史背景,采访园中的游客或工作人员,收集至少三个与公园相关的故事或趣闻。

第二,在实地考察阶段,教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地考察,每组携带任务清单,使用相机、笔记本等工具记录所见所闻。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公园的自然生态与人工布局的和谐共存,鼓励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相呼应。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将《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能培养他们对自然和文化的敏感度,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能了解体验式教学对小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起到的作用,并将其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注重丰富教学内容,既能引发学生课堂兴趣,又能培养其创作思维;模拟情境教学,能促进学生的语用能力;引导深层品读作文,能助力学生共情文本;开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能促进其提升感知能力;开展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魏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体验式教学的措施[J].教师博览,2022(03):35-36.

[2]戴萍.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58.

[3]叶继连.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09):34-38.

[4]张瑾.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3(03):72-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