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的美育策略新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付信梅

山东省兰陵县第三幼儿园

摘要

幼儿美育对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幼儿园教师正确运用美育,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

美育 渗透 幼儿教育

正文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把美育等同于音乐与美术教育,是对美育定位比较浅显,会使美育在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成为一个薄弱的环节。

 一、美育在幼儿教育的作用

美育能给感官以丰富的满足,激发幼儿各种兴趣,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教育活动比较容易进行。同时,无论对于传授知识、扩展视野、启发道德观念、开阔心胸、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促进幼儿身体健康,都有积极的作用。幼儿的品德行为愈来愈需要美育潜移默化的帮助,以增强其吸引力和渗透力。

二、幼儿园美育教育策略

1幼儿园美育环境的优化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成长发育、接受熏陶教育的重要场地,因此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时应注意环境的优美性,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的熏陶。

首先,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这其中,物质环境的设置是幼儿园最基本的设置,也是最重要的设置,改善幼儿园环创时,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的兴趣特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出发,将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活动室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地,其创设应根据年龄特点,重点体现特色化和主题化。因此,教师应从教室的桌椅摆放到墙上的装饰以及区角设置都要统一规划,从墙面上的教育内容到区角的材料都要全局考虑,做到色彩搭配合理、协调,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阶段性教育目标和本班兴趣活动特色,使美育目标融会其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审美知识,发展审美能力。

其次,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美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教师关心、爱护每位幼儿,尊重他们需要和权力,让幼小的心灵感受爱的沐浴,从小萌发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美好情感。同时加强规范化的生活指导,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播撒遵守幼儿行为规范的种子,对其将来的成长大有益处。

幼儿园环境的整体设计和装饰,要遵循美的规律来构思,同时还要体现童真童趣的特点,让幼儿们置身其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当然,幼儿园环创设计也要实现多功能化,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功能区、玩具区、活动区、休闲区、种植区、饲养区等等,按功能分类不仅丰富多彩,可以培养幼儿探索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又能让幼儿一目了然,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在设计室内活动区域的装饰时,教师不必自己全部包揽,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力量,引导幼儿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美化环境的活动,如教师可以将室内走廊中开辟出一片小天地,请幼儿们将自己画的、折的、剪的、做的作品黏在墙上,每当幼儿进进出出时,都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欣赏他人的作品。当家长来接送幼儿时,幼儿还可以给家长讲述作品中的内容和含义,从而使家长和幼儿共同感受美的浸染,接受美的教育。通过实践证明,让幼儿们参与园内的环创设计,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发现和欣赏周围美的事物。

2、选择合适的学习教材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除了五大领域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自行地选择一些学习教材开展教学,但在将美育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或工作的内容比较多,通常会直接借鉴网络上比较成熟的一些教学案例,但其与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结合不到位,因此教学活动常常流于表面形式,再加上一些幼儿教师对于筛选教学内容的标准还不是非常明晰,不能很好地选择能够融入美育教学内容的教材。

 针对此种情况,幼儿教师要认真地研究选择教材的标准,不能盲目地选择。首先,教师自身要进行广泛的、大量的阅读,在教学活动之余,要多多地查阅、整理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大量的积累,还要多多地反思和积累,将这些经验内化于心,从而构建出适合美育融入的内容标准。其次,教师还要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幼儿的审美心理进行内容选择,如从主题、情节、色彩、艺术形式等方面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审美偏好,能否给幼儿带来一定的审美体验。最后,幼儿教师还要能够学会整合教学活动内容那个,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发展特点进一步的加工。当然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宜得当,是否能够有效地渗透美育教育,真正的体现出美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3、创设视听结合的情景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然,科技的发展也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将大量的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进的教学方式和技巧,从而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其中,结合信息技术创设视听结合的情景,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体验,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充分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专心地投入的学习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荷花姐姐的伞》时,笔者给幼儿们布置了池塘的情景,还准备了荷花、荷叶、动物头饰等道具。在上课之出,笔者以轻柔的音乐为背景,为幼儿们有感情地朗诵散文,一边读还一边表演。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幼儿创生语言美和行为美的能力。

4、向家长宣传美育知识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来说,家庭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幼儿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行为举止在无形中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家长的教育理念还会影响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因此幼儿教师要对家庭教育引起一定的重视,当家长和教师有效结合起来对幼儿开展美育教育,那么会对幼儿的审美培养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余,幼儿教师要能积极主动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宣传和幼儿教育有关的知识,从而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例如,教师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幼儿时要做到严于律己,在道德言行方面要充分展现家长的气度等,从而给幼儿带来美的影响。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家长积极地配合学校的美育工作,从而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再次,教师还可以制定美育教育计划,定期地组织家长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家长交流会,在交流会中,教师可以系统地讲解美育的知识,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美育教学内容,从而为家长提供美育教育的方法,引导家长更好地教育幼儿。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家长交流平台,通过微信、QQ等方式交流和沟通美育教育的心得,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最终促进全体幼儿的共同发展。家庭教育中的美育是幼儿园教学无法替代的,将家庭美育教学和幼儿园美育教学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互补作用。

 

5、幼儿审美个性的培养

运用美的事物,培养幼儿审美兴趣。有了审美兴趣,幼儿就会以高涨的情绪去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创造,在活动中保持审美兴趣,并在审美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感受、体验,达到身心愉悦.为幼儿提供机会,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性格。在各项美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的需要,给幼儿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教师尽量提供机会和条件,让每一个幼儿尝试成功的喜悦。教师随时关注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多渠道、多方法、全方位地对幼儿实施美育,才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实施教育活动时,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并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幼儿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体、智、德、美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茹燕 《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

[2]施良芳 《课程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