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
正文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竞争越发激烈,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就需采用有效手段进行造价控制。而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建筑企业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建筑工程频繁出现造价超预算现象,对建筑企业资金利用率造成了直接影响。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相关工作人员就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方法进行造价控制。鉴于其涉及较多内容,下文进行了简单阐述,望可为相关工作人员、建筑企业带来启发,提高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效性。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保证资金正常流转。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投资决策、竣工结算等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一旦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建筑工程资金短缺、建设工程难以顺利推进等问题,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工程“烂尾”。届时,建筑企业要承担巨额的经济损失,其企业形象和信誉也将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科学管理各个施工阶段的投入成本,有利于保证资金的正常流转,从而为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保障。(2)有利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快建设步伐。建筑企业及其管理人员在落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往往需要同建设、设计、监管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各部门共同商讨、共同决策,有助于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以及提升企业凝聚力。由此可见,在落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这一个动态过程中,建筑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进而加快建筑工程的建设步伐。
2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2.1立项阶段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立项阶段就是指从项目组成立、地块实勘到项目可研报告完成这个阶段。该阶段是建设单位对目标项目进行全盘综合考虑的阶段,是决定项目建设方式和技术准则的阶段,也是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第一个阶段。立项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会直接影响项目成本和项目回报率。因此,在撰写项目发展计划书时,工作人员应综合考量建设单位当前的实际经营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在此前提下制订满足市场需求、满足业主方要求的项目计划方案以及项目规划和施工方案。在立项阶段,工作人员在开展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实事求是地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施工成本、施工难度、施工效率等方面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形成最优的项目计划书,从而满足市场和实际使用需求,减少低效的项目收益估算,保障单位决策层能够对申报项目进行准确评估;第二,立足于市场,多次开展市场调查活动,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数据,了解和掌握市场的客观需求,形成高质量的、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建设预算,从而为项目整体建设费用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保障;第三,合理制订项目范围计划,对具体工作事项进行验证核对。
2.2工程地质研究对成本的影响
在项目进入设计阶段前要对建筑物区域进行地质勘察,确认土壤类别,以确定影响项目建筑的地质条件,可以为设计本身提供准确的设计基础依据,为后续设计提供良好的环境,或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地质环境进行模拟估测,为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及后续稳定性所需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在设计前,要做好地质勘察的详细工作,以免影响后续的设计,避免施工后续风险造成整个项目成本提高,增加额外费用。岩土工程勘察会对工程成本产生三方面的影响:第一,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有利的施工方法可以决定后续的项目成本。例如,在选择项目地基处理方法时,如果建筑本身的持力层较弱,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可结合地质研究结果采用换填地基法进行处理,合理地选择最佳处理方案。第二,地质测量数据会影响工程造价。在房建项目建设中,确定地质条件尤其重要,如土质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地下水成分与动态特性、地形地貌特征、地质解剖面等,通过勘察后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设计。第三,由于对项目本身的地质问题缺乏了解,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工程地质勘察不准确、方式不对会导致后续对于地质工作问题的定义不准确,会在后续处理结果中间接地影响工期,增加施工难度,进而增加项目成本,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
2.3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施工环节的造价超预算现象最为严重。其造价风险包括:材料预算风险、设备风险、施工进度风险、工程变更风险、审计风险等。在这一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做好设备、材料审核、预算。材料及设备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所以只有做好材料、设备的审核预算工作,才可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具体而言,全过程造价控制人员需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设备、材料进行计算,按照计算结果购入设备、材料。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浪费,可采用分段发放的形式进行材料发放。同时,全过程造价控制人员还需对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其与施工需求相符,以有效避免后续出现工程材料问题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况。[8]此外,全过程造价控制人员还需将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的维护工作重视起来,避免后续出现设备故障、材料丢失等问题。②施工进度控制。针对施工进度风险,全过程控制人员可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解决。通常情况下,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年度计划等。③工程变更控制。工程变更可使工程造发生巨大变化,具体而言,其不仅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还会造成设计图纸变化,导致工程造价骤增。所以,全过程控制人员需对工程变更控制予以重视。在此方面,可将工程签证管理机制应用起来。具体而言,施工前根据工程签证管理机制确定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且在签证过程中防止虚假签证现象。如果发生施工变更现象,需结合实际情况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变更预算,做到先算账、后花钱,以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④做好过程跟踪审计。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避免浪费,可对工程造价控制效果进行提升。审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变更方案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工程量多少、预算多少、工程量材料认价是否与市场价相符、进度款是否早付及超付等。
结语
综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有:一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层对造价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未重视工程造价管理;二是建筑行业造价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在工程造价分析方法、工程造价预算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不重视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措施,包括完善现有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管理层需重视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建设信息化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等。
参考文献
[1]李丽,边晶梅,刘佳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市场,2022(03):75-76.
[2]魏高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J].中国住宅设施,2021(12):125-126.
[3]周毅,雷俊龙.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2):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