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数字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韩玫

黑龙江财经学院 哈尔滨市 150036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数字化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有效融合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数字化;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策略

正文


项目名称: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JZD2024011   黑龙江财经学院2024年校级重点科研项目

一、导论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教育行业。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模式逐步转向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混合式教学。这样的转变不仅符合教育部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规划,更与怀进鹏部长在2024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智能化发展数字技术,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相契合。因此,研究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数字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策略,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这要求教育者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将数字化技术融入英语教学,如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资源共享,通过智能系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以及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建沉浸式语言学习环境。然而,如何有效地融合这些技术,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仍然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数字化教学概况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传统的理论讲授转向以实践和项目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数字化教学技术的引入,如在线课程平台、虚拟实验、模拟软件等,不仅拓宽了教学手段,也推动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1.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课程通常以实践为导向,包括编程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软件工程、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人工智能等。这些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少量的上机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然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在线编程环境、虚拟实验室和项目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实时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模拟环境中快速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2.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已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在线平台,如慕课(MOOC)、雨课堂等,这些平台集成了课程资源、在线讨论、作业提交、自动批改等功能,使得教师可以发布课程材料,组织讨论,实时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则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进行在线预习、复习,同时通过在线讨论和项目协作,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例如,中国大学慕课(Coursera)上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吸引大量学生参与,其互动式的编程练习和即时反馈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数字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也体现在实验教学中,传统的硬件实验室由于设备限制和安全考虑,往往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的需求。而云计算和虚拟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在云端进行模拟实验,如使用虚拟机进行操作系统学习,或者在虚拟环境中搭建网络环境进行网络安全研究。这不仅降低了教学成本,也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门槛,使得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实践操作。

4.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分析系统在计算机专业中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如在线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在线测试成绩等,分析学生的学情,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供个性化指导。例如,一些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推荐相应的练习题,或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建议。

三、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主导,强调知识的传授,然而,这种模式在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上存在局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在课堂上,许多教师依然采用讲授式教学,虽然他们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和视频,但这些手段往往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缺乏充分的互动。此外,考试评价体系依然以标准化考试为主,如四、六级考试,这导致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过于注重应试技巧,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2.另一方面,尽管现在大部分高校提供了网络资源如电子图书馆、在线字典和学习平台,但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并不理想。许多学生依然依赖传统的课堂学习,对在线资源的利用不足,这反映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尚未充分融入教学体系。此外,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能力也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影响了数字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3.在教学内容上,尽管一些学校尝试将跨文化交际、学术英语和职场英语等实际需求融入教学,但由于课时有限,实际效果并不显著。而且,教材更新往往滞后于语言及文化的发展,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

4.在教学资源的共享方面,虽然教育资源库和在线课程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但由于版权、地区和资源筛选等问题,优质的教学资源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共享并不均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在部分高校有所尝试,但由于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难度,其效果尚未得到普遍认可。

5.尽管数字化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革新,但要实现教学效率的真正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首先,教学策略需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其次,教师需要提升 their 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以利用这些工具提升教学效果。再次,教育评价体系应当更多元、全面,以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数字化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数字化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教学手段,提升了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以下是数字化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显著的优势:

1.高效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平台如慕课和雨课堂,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在线预习、复习,学生可以自主管理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个性化学习:智能化学习系统,如智能评阅系统和个性化推荐系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个性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3.多媒体与互动性:视频、音频、图像等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语言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互动式教学工具如在线讨论、即时反馈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课堂活跃度,增强师生间的交流。

4.沉浸式语言环境: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引入,能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如VILL@GE项目和三维俄语虚拟世界,这有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

5.实时反馈与监测: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6.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数字化教材、课件和习题集的在线分享,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无论学生身处何地,都能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

7.混合式教学: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如讲授法、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混合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8.评价体系的精细化: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体系得以精细化,实现对学生多维度的评价,不仅关注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数字化技术驱动的英语教学创新案例分析

在讨论数字化技术如何驱动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时,我们可以从实际应用案例中汲取经验,以展示这些技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积极影响。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它们揭示了数字化技术如何改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案例一:翻转课堂与在线视频教学

某大学英语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将传统课堂讲授的内容转化为一系列精心制作的在线视频。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预习课程内容,课堂时间则用于讨论、实践和答疑。这种模式利用了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到完全理解为止。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深度。

2.案例二:游戏化学习与词汇教学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运用了游戏化学习策略,如使用Quizlet等单词学习软件,将单词记忆转化为游戏形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忆单词,同时通过游戏中的竞争和即时反馈,激发了学习动力。这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新词汇的吸收效率,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3.案例三:虚拟现实与沉浸式语言环境

某大学与VILL@GE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现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置身于一个模拟的英语国家环境中,与虚拟人物进行对话,体验真实的场景。这种沉浸式学习方式让语言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通过实际交流来提升听说能力,增强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4.案例四:智能评阅系统与个性化反馈

采用智能评阅系统,如Turnitin,教师可以实时分析学生的作文,提供详细的语法、拼写、内容和结构的反馈。该系统还能比较学生作业与大量网络资源,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可能存在的抄袭问题。这种精准的个性化反馈,促使学生改进写作技巧,提高学术诚信。

、基于大数据的英语学习分析

在数字化教育的浪潮中,大数据分析技术成为了一种有力的工具,它在英语学习分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数据能够收集、整理并分析大量的学习数据,为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1.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学习行为的实时监测。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师能够获得关于学生学习时间、活跃度、完成任务情况等详尽的数据。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在课程中哪些部分花费时间最多,哪些知识点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从而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关注度在学生需求上。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瓶颈,也能够提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比如补充额外的学习资源,或者设计专门的辅导环节。

2.大数据能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深入挖掘,智能学习系统可以识别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风格,进而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例如,系统可以根据学生在词汇测试中的表现,推送相应的强化练习,或者在听说训练中,根据学生发音的弱点,推荐特定的发音训练材料。这种定制化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大数据分析还能驱动教学内容的优化。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哪些教学内容更受学生欢迎,哪些内容可能需要更新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阅读理解模块的反馈,调整阅读材料的选择,确保内容的趣味性和相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然而,大数据在英语学习分析中的应用并非没有挑战。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首要问题,确保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此外,如何有效解读和应用大数据也是教育者需要面对的挑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才能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5.在实际操作中,大数据分析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例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学习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以实现更精细的学习行为预测和更精准的个性化建议。例如,通过分析学生的在线互动行为,预测他们在未来课程中的可能表现,从而提前提供预防性的教学支持。

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数字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策略,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也使得教育更加个性化和互动化。然而,这仍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领域,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教育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融合策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迈向更高水平,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卢静. 数字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机遇、挑战与路径[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 40 (08): 125-128.

[2]吕维兴. 新时代德育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 2022.

[3]陈敏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数字化网络教学体系设计与教学改革研究[J]. 科教导刊(下旬刊), 2020, (36): 58-59+92.

[4]张建佳. 大学英语教学融合性价值取向及其实现研究[D]. 西南大学, 20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