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系统对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的优化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刘统鋈 鲁绍宁 通讯作者:成雪梅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已成为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智慧工地系统的引入为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以智慧工地系统为核心,探讨其在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与优化效果。通过对比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与智慧工地系统的优势,分析智慧工地系统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显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工地系统不仅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还有效降低了各项成本支出,提升了整体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关键词

智慧工地系统、成本管理、建筑项目、实时监控、资源优化

正文


课题基金:1.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内基金项目《基于CIM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项目应用场景构建与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ZR22)

2.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基于智慧工地系统的信息化施工成本管控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一般课题第45项)

引言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成本管理始终是一个关键且复杂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项目复杂多变的需求。智慧工地系统作为新兴的信息化管理工具,提供了全方位的项目监控与管理功能,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有效控制了项目成本。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展示其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资源优化方面的优势。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建筑行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引起学术界和行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一、智慧工地系统的概述与应用背景

智慧工地系统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安全生产、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现代化管理系统。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规模日益庞大,施工环境愈加复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智慧工地系统的引入,不仅为施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还在多个实际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中国首个全面应用智慧工地系统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项目中,通过引入智慧工地系统,实现了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项目中使用了数千个传感器,实时采集并分析施工现场的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噪声和粉尘等,从而有效控制施工环境,确保施工质量和工人健康。据统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通过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施工效率提高了20%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了30%,项目整体成本节约了15%左右。

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过程中,智慧工地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实现了从材料采购到施工进度的全程可视化管理1。系统对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的使用量进行了精确的监控和预测,有效避免了材料浪费和施工延误问题。数据显示,通过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上海中心大厦项目的材料浪费率降低了25%,施工周期缩短了10%,大大提升了项目的整体效益。智慧工地系统的核心在于其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施工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管理者可以全面掌握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例如,在广州地铁十四号线的建设过程中,智慧工地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成功预警了一次潜在的基坑坍塌风险,避免了可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在建筑项目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项目复杂性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其局限性日益显现。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主要依赖手工记录、经验判断和定期审核,难以实现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信息滞后是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方法通常依赖于定期的财务报告和手工数据输入,这种模式导致了信息的滞后性,无法及时反映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例如,在某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项目团队每月进行一次成本核算,但由于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滞后性,项目经理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准确的成本信息,导致了资金流动性问题和资源调配不当。据统计,该项目由于信息滞后导致的成本超支达到了10%以上。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精确度不足也是一个显著的局限。由于依赖手工操作和经验判断,成本数据容易出现人为错误和偏差。例如,在某建筑公司承建的高速公路项目中,项目团队在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量计算上多次出现误差,导致材料浪费和成本超支。据项目总结报告显示,材料浪费率高达15%,而这些浪费本可以通过更精确的成本管理方法予以避免2。传统成本管理缺乏灵活性和动态调整能力。建筑项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变动性,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和现场突发事件等情况。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往往无法迅速应对这些变化,导致项目预算失控和进度延误。以某市政工程为例,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和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超支约20%,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重新预算和调整。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在数据整合和分析方面存在显著不足。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和高效的数据分析工具,成本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系统中,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例如,在某大型综合体项目中,财务部门和工程部门的数据未能有效整合,导致决策层无法全面掌握项目的成本状况,影响了整体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传统成本管理在透明度和协作性方面也存在缺陷。手工记录和分散管理方式使得项目各方难以共享成本信息,导致沟通不畅和协作效率低下。在某公共建设项目中,由于各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成本信息不透明,导致了多次误解和冲突,进而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和成本控制。

三、智慧工地系统在成本管理中的优势分析

智慧工地系统在成本管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资源优化和风险预警等方面。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智慧工地系统能够显著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有效降低项目成本。以下是智慧工地系统在成本管理中的具体优势分析。实时监控是智慧工地系统的一大优势。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依赖于定期汇报和手工记录,信息滞后性较大。而智慧工地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实时监控,使得项目管理者能够即时掌握现场情况,快速做出决策。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项目中,智慧工地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和资源使用情况,使得项目整体成本降低了约12%。

智慧工地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强大,能够对大量的施工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精准分析,帮助项目管理者识别潜在问题和优化方案。例如,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中,通过对施工数据的分析,项目团队成功识别并解决了多项潜在风险,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了30%,项目整体成本节约了15%左右。资源优化是智慧工地系统的另一显著优势。通过对人员、设备和材料的动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耗3。在广州地铁十四号线项目中,智慧工地系统通过精确调度施工设备和人员,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了约18%,施工周期缩短了10%。智慧工地系统的风险预警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减少因突发事件导致的成本增加。在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项目中,系统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数据实时监测,成功预警了一次可能的基坑坍塌风险,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智慧工地系统在几个实际项目中的具体数据表现

项目名称

成本降低比例

安全事故减少比例

施工效率提升

材料浪费减少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12%

-

8%

15%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15%

30%

20%

-

广州地铁十四号线

18%

-

10%

-

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

-

预警一次基坑坍塌

-

-

智慧工地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资源优化和风险预警等功能,在成本管理中展现了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推动了建筑行业的现代化管理进程。

四、实际案例研究与数据分析

智慧工地系统在多个实际建筑项目中的成功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证明其在成本管理中的显著优势。在此,我们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两个典型项目为例,详细分析智慧工地系统在这些项目中的应用效果。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项目是中国建筑行业智慧工地系统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各项参数,包括人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情况。通过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项目团队能够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和成本情况,从而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据项目数据统计,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项目的整体成本节约了约12%,其中,材料浪费减少了15%,人工成本降低了10%。此外,系统还帮助项目团队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周期缩短了约8%。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中,智慧工地系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建设项目之一,施工规模和复杂程度都非常高。智慧工地系统通过全面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对数万名施工人员和数千台设备的精确调度和管理。项目团队通过系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和粉尘等,从而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4。据统计,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使得项目的施工效率提高了约20%,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了30%,整体成本节约了15%左右。此外,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还帮助项目团队识别和解决了多个潜在的风险,避免了可能的巨大经济损失。在广州市的一个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中,智慧工地系统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了材料的精确使用和成本的有效控制。项目团队利用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对材料采购、使用和库存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减少了材料浪费和库存积压。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项目的材料成本降低了约18%,同时,施工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施工周期缩短了约12%。这些实际案例的数据分析充分证明了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巨大潜力和实际效果。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工具,智慧工地系统不仅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水平,还显著降低了项目成本,提升了整体经济效益。随着智慧工地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预计未来更多的建筑项目将从中受益,实现更加高效、精准和可持续的管理模式。通过这些案例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和重要价值。

五、智慧工地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应用前景

智慧工地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信息化需求的增加,智慧工地系统将进一步提升其功能和应用范围。未来,智慧工地系统将在人工智能、5G通信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在人工智能方面,智慧工地系统将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进一步提升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预测材料需求和施工进度,从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据预测,未来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工地系统,将使项目成本降低20%以上,施工效率提高25%。

5G通信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智慧工地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实现实时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处理5。在上海市的一项智慧工地试点项目中,5G技术的应用使得现场数据传输速度提高了10倍,系统响应时间减少了50%。这一技术进步将使智慧工地系统能够更及时地响应现场变化,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使智慧工地系统能够处理和分析更加庞大和复杂的数据集,为管理者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例如,在广州的一项智慧工地项目中,通过对数百万条施工数据的分析,系统帮助项目团队优化了施工方案,使得项目成本降低了15%,施工周期缩短了20%。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智慧工地系统将在中国建筑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升施工安全和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智慧工地系统将成为建筑项目管理的标配工具,助力中国建筑行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结语

通过本研究,我们深入分析了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智慧工地系统通过实时监控、精准的数据分析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还显著降低了各项成本,提升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实际案例中,智慧工地系统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尽管智慧工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广阔的。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智慧工地系统将在建筑行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成本管理的优化与革新。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激发更多关于智慧工地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吴永杰.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新疆有色金属,2024,47(02):105-106.

[2]莫洪,周江峰.基于BIM+GIS技术的智慧工地系统应用[J].建设监理,2024,(03):56-58+66.

[3]胡芸畅.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4,43(08):113-115.

[4]韩浏.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以X项目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4,(01):67-69.

[5]于程水,黄国胜,张绍秋.“方舱式”智慧工地系统数据标准化探究[J].铁道建筑技术,2023,(11):4-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