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
混凝土是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频率高且消耗量较大的材料之一,其不仅关系着建筑结构稳定性、耐久性,也直接影响着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在实际房屋建筑工程中如何有效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概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1)混凝土建筑体积较大,结构面层厚度通常在80cm以上,结构质地坚硬,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较多,施工要求较高。此外,在实际施工中水泥会释放一定的热量,如果集中这些热量将会引发结构变形问题,为了降低温度的影响,施工单位需要在混凝土中合理掺加减水剂等化学试剂。2)影响因素,较多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引发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因素包括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其影响因素具体如下:(1)温度因素。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外界温度发生变化,那么混凝土温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外界温度升高之后,将会增加混凝土的温度应力,随着温差不断加大将会进一步提高温度应力,从而在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痕。(2)自缩因素。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水分,水分蒸发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材料中包括矿渣和添加剂等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注重混凝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要在前期进行缜密的准备计划。首先,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要结合施工场地条件设定专项施工方案,既要考虑到各个班组之间的连续性配合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变化,尤其是天然降水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的配合比变化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其次,前期准备工作还要对混凝土浇筑部位进行标号,并考虑浇筑时间、振捣时间以及振捣距离等,如果采用商品混凝土要提前与拌和站进行联系,尽量避免市内交通的拥堵时段,保证混凝土初凝前到达浇筑现场。最后,在混凝土工程开始之前要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预埋件进行检查备案,确保预埋钢筋的规格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混凝土的运输
在做好混凝土配制工作后,需要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便于施工人员使用。为避免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性能发生变化,就要制定合理的混凝土运输体系,科学地推进混凝土运输工作。其中,会将施工运输时间、运输工具、运输速度、运输线路等纳入混凝土运输体系之中。同时提前构建防运输途中干扰因素的应对策略,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把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还需要检查混凝土的质量,以便从源头上把控施工质量。
2.3钢筋搭接技术
在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的钢筋搭接技术有两种作业方式,即钢筋焊接与钢筋机械连接。钢筋搭接施工质量是决定建筑物承重力水平的关键,如质量不过关,不仅会威胁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还会降低施工建设的安全性。为此,需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来着手开展钢筋搭接施工,并将避免搭接裂缝问题出现作为工作控制重点。在进行钢筋焊接施工时,为保证骨架与焊接网制作效果,应采用电阻点焊,或者按照接头受力性能控制要求,采用闪光对焊,以在保证基本施工功能情况下,简化施工。T型接头钢筋焊接施工,应采用埋弧压力焊。在对钢筋搭接垂直与倾斜位置进行焊接施工时,应采用气压焊。机械连接钢筋施工可供选择的连接施工方法有:径向挤压连接、轴向挤压连接以及锥螺纹连接,具体施工选择应结合钢筋搭接建设等级要求来确定。
2.4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作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运用时关键环节,严格把控该环节技术运用要点,有利于促进施工质量提高。制模、拼模、拆模等均是模板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主要工艺,整个施工技术流程既繁琐又复杂,若上述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为建设完成后的房屋建筑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其中变形、漏浆等均是该环节常见的施工问题,是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与强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后期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前期实地勘查工作,结合现场勘察报告对模板施工流程明确规划,实现对模板施工误差的有效控制,并反复确认模板安装是否牢固,并对存在的模板缝隙妥善处理,防止后期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漏浆等问题。另外,在实际模板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展开与模板施工技术相关的各项作业,从根本上确保模板施工质量,为后期现场混凝土浇筑作业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可尝试选用拼接模板工艺,其目的是优化混凝土浇筑操作流程,起到预防模板变形与漏浆情况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后期开展模板拆除作业提供便利。针对模板拆除,通常情况下,在正式拆除模板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现场检测,确认混凝土结构强度是否达到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规定要求的强度等级,无任何问题方可准许开展模板拆除作业,特别是作为承重的墙体的混凝土结构强度需要重点关注,避免因强度等级未达到规定要求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
2.5混凝土水化热现象控制的施工技术要点
水化热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特殊性所产生的热量反应,在施工过程中水化热现象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原因,较小的表观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美观,较大的结构内部裂缝则影响混凝土工程的结构安全,因此要对混凝土水化热现象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首先,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采用粉煤灰进行代替,这样可以减少水泥水化热反应速率,并为混凝土的温度扩散提供更多时间。其次,如果是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在拌合过程中可以利用冰块代替水,或者在骨料中加入冰水,进一步进行降温。最后,对于大大跨度混凝土浇筑,为了更好让水化热反应所产生的热量扩散出去,可以在模板内安装流水管道,让循环水流带走内部热量,让混凝土局部降温,以降低水化热反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为满足现代城市建设需求、城镇化发展要求等,建设了一些土木工程。另外,建筑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扩展事业版图等,也规划了一些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负责承担土木工程的具体建设工作。当前,国家与建筑单位对土木工程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其提出的土木工程建设要求,高质量地推进建设活动。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的框架构成部分,为做好土木工程建设工作,施工单位需要应用合理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科学地进行施工工作。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注重总结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经验,从而顺利指导后续施工工作。国外的一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为此施工单位可以引进国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根据土木工程建设质量要求、需求等,改进与优化施工技术,强化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瑞.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176-177+180.
[2]刘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 (03):190-191+193.
[3]黄张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9):109-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