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视域下谈高校与幼儿园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构建探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李晓梅

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后勤处幼儿园

摘要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在高校和幼儿园之间构建合作共同体,不仅可以推动幼儿园和高校双重发展,也可更好的为学前教育专业培育更多高质量师范生,为整个幼教行业的发展融合新鲜的生命力和活力。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高校和幼儿园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中还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需要对合作关系进行完善和优化,为我国幼教事业的整体发展增砖添瓦。基于此,本文先阐述了高校与幼儿园合作伙伴模式的提出背景,在此基础上对现状和构建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有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

高校;幼儿园;合作伙伴关系模式

正文


前言:在当前,幼儿园和高校构建有机合作关系,成为当前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时代呼唤。在现阶段,高校和中学小学的合作获得长足发展,但高校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却一直遭受到人们的忽视。伴随着幼教改革的推进,如何更好的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成为热点话题。这就需要在全新视域下构建高校与幼儿园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真正的做到互相服务和促进,构建“双赢”局面。

一、高校与幼儿园合作伙伴模式提出背景

    当前,身处在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的社会,传统封闭式师范教育也朝着专业化、开放化、多样化趋势不断发展[1]。各类高校开始纷纷和周边幼儿园构建合作关系,力求为学前教育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基地和空间。在合作关系下,幼儿园也获取到更多专业的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真正的达到双方的共享和共赢。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幼儿园—高校合作共同体的构建已成为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可真正的对人才培养产生良好的辅助作用,推动高校和幼儿园共同发展,突破以往独立发展的困境,找寻到更多的发展出路。

二、高校与幼儿园合作伙伴模式现状

(一)文化差异

    幼儿园中的教师和高校中的教师由于文化氛围、专业背景、工作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师群体[2]。部分高校中的教师专注于研究,对外界的了解相对较少,存在着和市场脱轨的问题,不利于教学实践的开展。这样就会导致在学前教育人才培育中和当前市场环境互相脱节,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做到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效结合。这就使得高校在和幼儿园构建合作伙伴模式中,高校教师更加侧重于理论化,而幼儿教师则关注于实践层面操作,导致双方在沟通与交流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困难和障碍,文化差异较为严重,很难构建默契的合作关系。

(二)地位失衡

    在对合作伙伴模式构建中,高校和幼儿园间合作地位不平衡也是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3]。高校的研究氛围浓郁、在学科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掌握着幼儿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理论基础。在幼儿园中,教师则秉持着保教结合的思想理念,学术研究能力相对较弱,两者在文化和学术上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这就使得彼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地位失衡,高校的指导性更强,而幼儿园中的教师队伍在这其中只能被动接受,缺乏双方互动和及时反哺。这样就会导致幼儿园和高校之间存在上下位的关系,关系间并不平等。部分幼儿园教师出现失衡心理,在合作中很难积极、主动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导致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隔阂,难以达到最佳的合作效果。

(三)实践缺失

    在合作中,实践融合的缺失也是非常不利的一个问题[4]。在合作关系构建的过程中,无论是幼儿园还是高校都需要将实践作为重要取向。如,站在高校的角度上看,在日常的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于理论传授,缺乏对市场环境的关注与研究,导致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较差,并未将现实环境作为土壤加以滋润。而幼儿园在合作中并未对先进理论进行获取,很难为后续的教育实践进行指导,无法对幼儿教育的专业化、理论化、系统化进程进行推进。导致彼此之间的合作缺乏实践,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四)空间狭窄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要想真正的构建幼儿园和高校间的合作关系,发挥出1+12的作用,也需要对广阔的活动空间积极的进行拓展[5]。这就需要对多元化的合作项目有效的进行推进。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双方在合作中合作项目内容较为单一,只是包含课题研究、教师培训、见习实习等等,合作形式和范围较为固定,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很难满足合作模式的需要。导致双方在合作中未能对互相作用最大化的进行发挥,需要在后续有效的进行完善和改进。

三、全新视域下高校与幼儿园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构建路径

(一)凝聚共同愿景——实现文化融合

高校和幼儿园首先存在的就是文化差异。要想真正的构建良好、和谐的合作关系,就需要凝聚共同愿景,实现双方之间的文化交融。以此作为第一步,让高校和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得到生成和构建。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应该做到求同存异,保障合作关系得以稳定发展和持续运行。

例如,在关系模式构建中,需要推动双方文化互融,将创造共同愿景为前提。幼儿教师和学前专业指导教师的价值认定、事业追求、专业理解、职业素养认知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共同点。可以以此作为立足点来推动幼儿园和高校的共同发展,营造“双赢”局面。幼儿园和高校文化各有独到之处,双方主体在学习经历、知识结构、教育经验、思维方式和信念体系方面都有着一定差异和独特之处。这些也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合作资源,需要有效地找寻契合之处,使得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彼此影响、互融,对各自优越性进行发挥,使得双方各自不足得到弥补,对全新文化进行衍生。作为幼儿教师在合作中需开放视野和眼界,对,高校理论知识、专业文化快速吸收,为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教学设计、学习支架构建提供专业理论指导,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反思意识和研究精神,对高校教师的优点有效的进行提取。高校教师在理论知识研究同时也需更好的向幼儿教师学习,将更多实践情境融合到教学和课程中,保障幼教课程有情有理,便于对学前教育人才进行培养,力求在双方共同追求和努力下让文化融合变成现实。

(二)做到平等对话——调动合作热情

在传统合作关系构建中,之所以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平等也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导致很多幼儿教师在合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双方的合作关系较为薄弱。在现阶段的幼儿园和高校合作过程中一定要对平等理念进行融合,双方之间并不存在着一方追随或孰高孰低的关系,而是实现平等对话,彼此之间都是自愿的、主动的、真诚的,不存在强制合作和行政压迫。

例如,在合作关系构建过程中,幼儿园和高校应该始终处在平等关系上,在选择合作中的内容时需要做到共同规划和协商,这是非常关键的基础和前提。在合作中需要借助协作、互动,保障教学项目和科研任务持续推进,使得彼此关系快速拉近,提高合作的智慧和默契度,在合作中双方地位平等,并不存在的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关系。特别是幼儿教师一定要勇敢的发出自己的声音,深刻的懂得自己并不处在从属关系内。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双方思维的碰撞和交流,让每一方教师都可以拥有更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回归教育实践——促进教师成长

回归实践才是幼儿园和高校合作关系构建中的关键之处。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开展中都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互相融合。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的有效合作,弥补双方的不足和缺陷,真正的做到教学相长、共生共赢。

例如,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高校教师,要想获取到专业成长都需要将教育实践作为回归点,开展实践类的研究活动。一方面,作为学前专业的教师需要突破以往的局限性,也亲临幼儿园对幼儿园中的教学过程进行观摩,深刻地进行感受。在这之后,将更多的实践经验融合到教学中,并且围绕着实践问题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让科研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强。而作为幼儿教师也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在教育实践中对一些新型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思维有效的进行实践,并善于反思,通过和高校教师间的合作来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困境,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在其中获得专业层面的发展和成长。

(四)追求资源互补——拓展合作空间

幼儿园和高校在双方合作时一定要对合作范围持续性的扩大,进一步的拓宽合作空间,对多样化的合作内容和合作项目持续性的进行丰富和拓展。从而让双方在彼此合作中共同发展、资源互补。

例如,1.可积极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开展相应的课题探讨和研究,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对彼此的资源优势进行发挥,对课题研究结对活动进行开展。可围绕课题结成对子。高校教师起到指导作用,鼓励幼儿教师投入到专业科技研究、论文撰写中,上升一定理论高度,持续提高幼儿园师资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使得其将更多实践经验提升至理论层面,站在探讨和研究者对学前教育领域进行深耕。2.共同凝聚合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师范专业学生,高校和幼儿园在培养中需要共同关注,彼此发挥各自优势,为师范生赢取理论和实践双重提升的空间。高校可以在幼儿园中聘请高质量人才在学校担任指导教师,保障培育人才任务的达成,投入到人才培育方案制定中,更加有助于对人才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得人才在后续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获取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3.可基于网络平台对“学习共同体”进行构建。高校教师、幼儿教师、部门人员都可以在平台上定期开展交流。每个成员都可以坦诚的对自身见解和观点进行发表,成员加强对话与交流,将教学中的疑问和困惑抛出来,引发思考共鸣,实现多方思想的碰撞和互动,使得合作空间得到拓展。

结论:总之,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可有效的通过凝聚共同愿景、做到平等对话、回归教育实践、追求资源互补,真正的让高校和幼儿园传统合作的问题和弊端得到消除,让双方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实现教育力量的凝聚,为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邵佳乐, 慎蓓蓉, 王京龙. TDS与高校合作背景下学前教育见习生保教能力提升策略——以湖州S幼儿园为例[J]. 科教导刊, 2023, (24): 150-152.

[2]严肃. 合作育人视角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02): 64-66.

[3]陈兴宇, 毕凯悦, 盛婷宜, 潘淑洁, 李佳仪, 李琳, 季云飞. “馆校合作”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鉴赏教育能力[J]. 幼儿教育, 2022, (09): 44-48.

[4]周天甲, 郝雪丽. 茶文化下高校与幼儿园合作共同体构建研究[J]. 福建茶叶, 2021, 43 (12): 159-160.

[5]唐利.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作”现状及思考[J]. 大学, 2021, (46): 42-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