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摘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措施
正文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随处可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身影,它已经成为了教师构建高质量课堂的重要辅助工具。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里,受应试教育理念的荼毒,教师总是习惯于按照个人讲解、引导学生大量做题的方法去学,导致课堂沉闷法为,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如果能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活跃现场氛围,聚焦学生的关注度,推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让信息技术成为驱动初中数学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动力。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下面就说一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措施与方法,希望能给同行们完善后续的教学过程带去一定的参考借鉴。
一、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作用
首先,可以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效果十分突出,另外还能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实践中,教师会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团队合作的任务,大家可以集合所见所闻展开主动的思考、合作学习,进一步优化大家的创新素养。其次,对提高学生的信息水平也有一定助力。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融入信息技术可以调动学生的多元感官,可以让他们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不断提高自我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次,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辅助,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充分地认识外部世界,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展个人的视野。最后,能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自新课标落地后,初中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大量知识,学习用理论解决复杂抽象的生活化问题,最终就能让大家逐步具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多项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原则
(一)材料需要进行适当处理
在搜索材料时教师必须要做好基本处理,要确保材料与教学内容维持相关,紧扣教学目标。在设定课件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对选择的材料进行处理,不能直接套用,否则有可能导致反效果。在过去一部分教师会直接将多媒体素材呈现在学生面前,最终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甚至学生还滋生了厌烦、抗拒的情绪,由此说明这些信息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反而让大家觉得枯燥乏味。为此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应该科学地选择多媒体素材,突出了教材涉及的重难点,参考着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选材灵活、准确
所谓灵活准确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各类辅助学习资料和素材不但要与教材内容紧密关联,而且还应该贴合学生当下的年龄、认知水平,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快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
三、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措施
(一)利用大数据采集信息,加强教学指导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初中数学带去了极大便利,依托大数据教师可以对班级几十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形成充分认知,为教学提供方向引导。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将学生的基本信息汇总形成档案,再借助筛选功能提取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部分完成授课。在大数据的助力下,学生与教师能实现频繁亲密的沟通,促进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后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提高自我应用大数据的能力,做好学生的信息收集、筛选等各项工作,参考着强化教学指导。举个例子,在围绕《正数和负数》展开教学前教师要先明确教学的目标,对正数负数的概念形成基本认知,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为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当下学生对正数负数的认知情况,结合他们此前在课堂上的态度、情感体验等综合表现做好数据汇总,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创设有针对性的正负数教学情境,向学生们展示正数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让大家从个人熟悉的画面经验中过渡到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地探讨,最终大幅提高学习的质量。另外,为了满足部分基础薄弱学生的需要,确保大家可以在课上跟上整体进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基础知识演练活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保持对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设计微课视频,深度剖析数学知识点
将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有正向的作用,这样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突破在学习中的困境、难点,加深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微课视频能将教材内所涉及的各类碎片化知识汇总整理起来,以简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大范围、更深度地汲取数学养分,提高知识的学习价值。教师要围绕学生的真实需要,结合着大家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为参考,将它们融入视频中打造微课并引导学生观看,让大家结合个人情况自主探索和研究,锁定更适合的学习方法,减少在学习路上的阻力,完成从表面到深度的学习,实现更快突破。在微课的助力下,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自省,了解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确保未来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指向性。举个例子,在围绕《勾股定理》展开教学时,为了确保学生对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把握更充分,能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数学问题,建议教师可以设计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勾股定理的发展历程,让他们了解到底古代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是如何探索并发现勾股定理的。在结束微课视频的展示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导出问题,同学们,请问本视频中正方形的面积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把它们转化后可以得到什么?从数量来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如何?是不是所有直角三角形都具备这类特色?让学生围绕着此前听到的、看到的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全面剖析勾股定理的内容,提高个人对勾股定理的认知度,实现对这一理论的灵活有效应用。
(三)云课件辅助讨论,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毫无疑问,云课件的落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以教师讲解、书写板报为主教学方式的不足。在课前教师可以先将云课件档案分享到共享平台上,让学生对照着导案展开学习,对于即将接触、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理解,锁定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这样一来在课上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教师就可以将其用在刀刃上,将主要时间都聚焦于解决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难题,学生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融入学习过程,毕竟有了云课件的预习基础,学生可以更高效回答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快速跟上教师的节奏,以更灵活的思维完成探索和研究。另外,站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在设定云课件时教师不但要确保云课件内充分体现了新章节涉及的知识点,还应该调动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让他们可以在预习后自觉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在与他人意见的碰撞交流后形成更多元的数学思维,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为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应该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设计科学的云课件,助力学生完成高效的自主预习,打破僵化思维。举个例子,在围绕《相似三角形》展开教学前,为了帮助学生先初步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特色、判定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设定云课件时将与几者相关的知识点汇入其中,向学生介绍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在看完文字后形成基本认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否预习了,在预习中是否遇到了难题,再留出时间让学生以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相互穿插的方式组成多个小组展开探索和研究,试着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结合着学生的不足提供完善和补充。在探讨期间,部分学生会问到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该怎么判断、两个相似的三角形之间会有怎样的必然关系,教师要从旁提供引导让大家各抒己见、大胆交流,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动态演示,突破难点
在新时期下,初中数学教师不但需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应该向他们分享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践行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真理。在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提供适当点拨,确保大家能在记住概念公式定理的基础上大胆地探讨、经历知识生成全过程,确实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但在传统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会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用于理论内容的讲解,很多学生都表示自己听不懂、学不会。如果能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上就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帮助学生实现更高效的学习。信息技术具备生动、形象、直观的特色,可以让学生在外部刺激下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说在课上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希沃白板,它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目前已经走进了初中阶段各课程的课堂上,不但能为学生带去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还能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地演示出来,同时希沃白板具有强大的功能,如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希沃助手,就能够将拍摄的图片、视频等同屏互传,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教师要好好地利用起来。比如说在围绕着《解直角三角形》展开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合理地应用希沃白板,对课堂活动中涉及的“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知识点做好配对练习,确保学生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同步掌握相关知识点。
(五)思维可视化,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这时大家的思维以形象为主、正逐步转向抽象,对于学困生来说,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一些复杂晦涩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有较大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让一些抽象的、彼此存在关联的知识点以可视化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直观清晰地完成知识探索、掌握各项技能,提高自我的问题意识、强化个人的问题思维品质。具体来说,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有效扩展现有的知识体系。比如说在围绕着《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展开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实目前的知识结构,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合理地借助计算机技术,在明确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将直接和圆的位置关系梳理清楚。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以flash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直线和圆从相互远离到相互接近到再次远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结合着所见分析判断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可能。在学生探索期间,教师应该积极地整理不同学生给出的答案,并且将这些答案填入思维导图中,帮助大家完善这一主题的思维导图框架,确保大家能全面、充分地梳理知识脉络,掌握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总的来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应试理念的影响导致初中数学教学以黑板、粉笔、教师口头讲解这老三套作为主要依托,导致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不够到位,整体显得沉闷乏味,学生的学习态度、效果都不佳。在未来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环境,实现更高质量的教与学,教师应该持续更新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以科学的方法向学生提供点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现代化信息技术层出不穷,对推进教育改革发挥出了积极的价值与作用,建议教师要认真学习掌握前沿的技术,并且将它们合理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立足利用大数据采集信息、强化微课视频设计、以云课件作为辅助讨论、突出动态演示、引导学生绘制导图等这几个角度作为切入做好统筹性的安排,借此扩展学生的知识学习范围,避免大家的学习停留在教材理论的层面上,而是尝试朝更高阶方向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俊阁.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设计及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8).
[2]王刚.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120-121.
[3]沈拓.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11):83-83.
[4]陈爱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天津教育,2019(3).
[5]馬公仕.浅析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4):160-161.
[6]肖云.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