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史青丽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观城镇远庙小学 ,山东聊城 252427

摘要

小学英语读写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而备受社会各界瞩目,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们积极探索并实践读写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的核心价值及其实施策略,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方法,本文期望能够帮助小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强化写作技能,为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主题意义;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

正文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共通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打下英语基础、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如何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来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奠定坚实的英语读写基础,将为他们未来的学术与职业生涯开启更多可能性。

一、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意义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以主题为核心,通过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结构化读写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系统性认知,通过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读写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语言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比较、评价文本信息,这些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基于主题意义的读写教学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主题文本,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策略

(一)结构化解读,确定主题意义

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课堂上,教师需要精心研读和分析教学材料,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内容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系统构建相关的教学内容框架,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主题。通过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教师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对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种结构化解读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主题意义,还能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内化主题内涵,从而达到提升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探究外研版三年级Module 4 Unit 1 It's red! 这一单元的主题意义时,教师可以通过结构化解读来构建教学内容框架,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主题,本单元以颜色为主题,通过熊猫Panpan和变色龙Chameleon的有趣相遇,向学生展示了颜色的多样性和变色龙独特的变色特性,教师可以首先分析整个单元的结构,明确各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导入环节“Listen, point and say”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或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和辨认red、blue、green、yellow、black等颜色词汇,并让学生通过听和说的方式加以巩固,这一环节为后续的颜色认知和语言输出打下了基础。接着,在语篇故事部分,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和角色扮演,带领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感受Panpan对变色龙变色能力的惊奇和好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重点句型“It’s…”,并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并模仿运用这一句型来描述物体的颜色,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语境中学习和运用新句型,还能加深对颜色主题的理解。在“Listen and say”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操练活动,如颜色配对游戏、小组竞赛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颜色词汇和“It’s…”句型的掌握,这些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准确性和流利性,同时增强他们对颜色主题的感知和理解。在“Practice”环节,教师可以结合读写训练,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例如,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颜色词汇和句型来描述教室内的物品或身边的景物,并鼓励他们将这些描述写下来,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对颜色主题的深层次理解。

(二)语境铺设搭建主题支架

语境铺设是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精心构建的语境,教师能够为学生搭建起一个理解和探索主题的支架,从而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领略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意义,语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语境中,词汇、句型和语法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与主题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语言环境,通过搭建主题支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小学四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1 I was two then.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婴儿和孩童时期的照片,为学生创建一个关于成长和变化的语境,这些照片可以包括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从出生到几岁的成长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本单元的主题——过去时态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的表达。接着,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照片来教授和操练关键词汇和句型,如“was/were”以及描述个人过去状态的句子,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自然运用这些语言点,从而加深对过去时态的理解。为了进一步搭建读写主题支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写作任务,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小短文,在写作前,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或提纲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教授如何组织语言和篇章结构,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经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选取与成长主题相关的趣味故事或短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主题。

(三)结构化推进,提升阅读技能

结构化推进是提升学生阅读技能的重要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理解通过设计清晰的教学框架,将阅读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围绕特定的阅读技能和策略展开这种结构化的推进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还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结构化推进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预测、概括、推理等高级阅读技能通过预测,学生可以激活背景知识,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根据的猜测;通过概括,学生能够提炼文章主旨,形成对文本的整体理解;通过推理,学生可以深入分析文本信息,挖掘作者的言外之意这些技能的训练,都需要在结构化的教学框架内有序进行,以确保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下册Module 9 Unit 1 “Did he live in New York?”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呈现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如人物、地点和时间,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本的基本框架例如,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简短视频,提问:“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story?”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主要人物和背景。接着,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如:“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will be about based on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这样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并鼓励他们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多个层次的阅读理解任务。初级任务可以是识别课文中的基本信息,如:“Where did the main character live in the past?” 中级任务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推理判断,如:“Why did the character move to a different city?” 高级任务则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层分析和总结,如:“How did the character’s life change after moving?”为了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输出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写作任务例如,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或家人过去的生活经历,运用本课所学的过去时态句型和词汇这样的写作活动不仅能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在整个结构化推进过程中,教师应不断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确保他们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这样的结构化阅读教学,学生的读写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四)结构化迁移,提高写作水平

结构化迁移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常常面临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难题,即如何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结构化迁移策略强调在阅读与写作之间建立明确的桥梁,使学生能够把在阅读中获得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通过结构化迁移,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将不同的信息点有逻辑地组织在一起,形成连贯的篇章。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Module 3 Unit 1 “Where did you go?”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炼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表达方式接着,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写作任务,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近一次旅行的短文在写作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结构和表达方式,鼓励他们尝试将这些元素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例如,学生可以模仿课文的开头方式,先简要介绍自己的旅行目的地和时间;然后,借鉴课文中的描述手法,详细描绘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最后,可以仿照课文的结尾,总结自己的旅行体验和收获。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指出学生在写作中成功运用了哪些阅读中学到的技巧,或者建议学生在某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和丰富自己的表达。

结束语

总之,在主题意义下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通过结构化解读、语境铺设、结构化推进和结构化迁移等策略,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主题,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强调语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振金. 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结构化教学 [J]. 中学生英语, 2024, (12): 37-38.

[2]顾玲意. 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结构化教学 [J]. 教学与管理, 2023, (14): 54-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