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犯罪及预防措施探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原海珍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甘肃 730000

摘要

我们的社会发展至今,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违法犯罪活动都是被世人所唾弃的,因此,不管任何时候,但凡触及法律,都要收到相应的制裁。现代社会,信息网络发展迅速,与之相对应,信息传播的速度比以往也快了很多,这直接导致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以往接触不到的信息,导致青少年过早早熟,也间接导致整个社会犯罪的年龄越来越低,尤其是近些年,高职院校学生的犯罪问题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 近些年,高职院校一直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预防高职学生犯罪,不仅关乎到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问题,也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个案分析为切入点,全面分析高职学生犯罪的现状、类型、原因等,并试图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犯罪 预防

正文


Abstract: In our society, illegal and criminal activities are universally condemned at any time and in any place. Therefore, whenever someone violates the law, they should be punished accordingly. In moder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is rapid, and the speed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s much faster than before. This directly leads young people to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access information they could not access before, causing them to mature prematurely, and indirectly leading the age of criminal activity in society to become lower and lower,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 recent years,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een expanding enrollment,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Preventing crimes committed b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not only concerns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ut also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a whole.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case analysis as the entry point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ypes, and causes of crimes committed b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ries to fi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rime Prevention

 

 

 

 

 

 

 

 

 

 

 

 

 

 

 

 

 

 

 

 

 

 

 

 

 

 

一、高职学生犯罪的概述

(一)高职学生犯罪的内涵

1. 刑法学的“犯罪”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对“犯罪”一词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 人身权 利、民 主权利 和 其他 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根据以上的法条规定,可以将“犯罪”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犯罪行为是一种对社会存在危害的行为;第二,犯罪和刑法的规定相违背;第三,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将收到法律的制裁。

2. 犯罪学的“犯罪”

截至目前为止,犯罪学上对于“犯罪”一词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根据学术界的一些观点,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犯罪学上的“犯罪”比刑法学上的“犯罪”范围会更广一些。刑法学上的”犯罪“主要强调哪些是犯罪行为,哪些不是犯罪行为,而犯罪学上的”犯罪“强调的是为什么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会产生犯罪行为、这些犯罪行为有什么样的社会危害性并尝试提出一些预防犯罪行为的具体措施;第二,刑法学上的“犯罪”强调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例如年满16周岁应该承担刑事责任,14-16对部分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在犯罪学上,“犯罪”一词将所有的人都纳入到研究范围之内,包括儿童甚至精神病人。

3. 高职学生“犯罪”

其实,“高职学生犯罪”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专业意义上的法学词语,但是近些年,随着高职学生犯罪率的不断上升,逐渐成为法学领域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高职学生情况比较特殊,既包括已经年满16周岁的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也包括介于14-16周岁的人,甚至还有一部分的未满14周岁的人。

(二)高职学生犯罪和普通犯罪

高职学生犯罪和普通犯罪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关于二者的不同点,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身份不一样。高职院校学生犯罪的主体首先是在在校的高职学生,他们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普通犯罪的主体只要符合年龄限制都属于普通犯罪。

第二,责任年龄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他们因为没有上过高中,所以年龄普遍偏小,一般为15-21周岁,另一种则为正常高考上来的学生,年龄差不多为18-23周岁。

(三)高职学生犯罪的现状

从最近几年的司法统计数据来看,呈现一个走低、一个走高的形势,首先,我青少年犯罪群体中未成年人罪犯人数持续走低,但是与之相对,以职业高中、职业中学、职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学院学生为主体的犯罪增长趋势明显

1. 团伙化犯罪趋势明显

根据数据统计,在高职院校犯罪中,团伙犯罪占比较大,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一方面,相较于单个作案,团伙作案有组织、有纪律,所以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一些;另一方面,团伙作案一部分是高职在校学生,一部分人是社会人士,这导致一部分的社会人士加入高职学生的犯罪活动中,奖犯罪的范围大大扩大。

2. 犯罪种类呈现多样化趋势

目前,高职学生的犯罪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涉及到盗窃、敲诈勒索、抢劫、诈骗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犯罪,涉及人生、财产等多个方面,如果不加以干预,将给社会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3. 犯罪心理病态话

正常情况下,在开学之初,都会对学生进行心里方面的测试,但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有很多的学生都存在心理问题,甚至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近些年高校出现的投毒、跳楼等事件频发,就和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心理出现问题,也势必会导致犯罪率的提升。

二、高职学生犯罪的类型

(一)兰州市职教园区学生犯罪问题调查

兰州市职教园区的职业院校有五所,分别是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笔者对这五所学校的学生分性别、年龄进行了抽样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1. 常见的犯罪行为类型

1:高职学生犯罪行为类型

类型

盗窃

故意伤害

抢劫

聚众斗殴

诈骗

其他

比例

85%

75%

60%

92%

84%

30%

盗窃、故意伤害、抢劫、聚众斗殴等是常见的犯罪行为,如上表所示:盗窃罪85%、故意伤害占75%、抢劫占60%、聚众斗殴占92%,还有一些属于其他性质的犯罪行为。可以得出结论:盗窃和聚众斗殴占据的比例较高。

2. 男女的主要犯罪行为类型

2:高职男生主要犯罪行为类型

类型

暴力犯罪

盗窃犯罪

诈骗犯罪

网络犯罪

其他

比例

94%

50%

50%

68%

30%

 

3:高职女生主要犯罪行为类型

类型

暴力犯罪

盗窃犯罪

诈骗犯罪

网络犯罪

其他

比例

48%

80%

79%

60%

25%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在高职学生中,男生的主要犯罪类型为暴力犯罪和网络犯罪,而高职院校的女生犯罪行为盗窃犯罪和诈骗犯罪行为居多。

(二)高职学生犯罪的类型

1. 暴力犯罪

一方面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转折时期,思想、行为习惯都在发生改变,而现代社会信息发展迅速,他们能快速的从网络上寻求到很多的信心,导致他们大多比较成熟,增加了暴力犯罪的机率。另一方面,目前的高职学生大多属于属于独身子女,在家里由父母百般呵护长大,从未受过任何挫折,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用暴力取去解决。高职学生目前存在的暴力犯罪问题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显而易见他有两个关键词:首先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其次,故意的行为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伤害。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时间,易怒、冲动、做事不计后果是他们行事的风格,因此,故意伤害罪是高职学生主要的犯罪行为之一。

第二,抢劫罪。

何为抢劫罪,意指主动的抢劫他人财产的行为。抢劫罪有以下几点构成要素:首先,抢劫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要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思,其次,抢劫罪要求行为人当场使用了暴力行为,当然这儿所指的暴力不仅仅指暴力手段,还包括威胁、胁迫等其他方式。

2. 财产犯罪

第一,盗窃罪。

盗窃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为目的,采用秘密不公开的形式窃取他人财务的行为。根据统计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发生盗窃犯罪的数量非常多,至于为什么会发生盗窃行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家庭原因。一部分同学,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就选择了盗窃的行为,包括盗窃他人的手机,钱财甚至还有盗窃食物和生活用品的。

其次,是侥幸心理。很多学生在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区域,看到座位上没人但有遗留的东西的时候,顺手牵羊,觉得没人发现。

再次,还有一部分盗窃是经过学生专门策划的。现代社会很多学生都有一些昂贵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而这些同学做好精心的策划,专门去窃取这些财物。

第二,诈骗类犯罪。

诈骗犯罪行为人的目标一样,同样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务,但是他的行为方式跟之前的几种方式有所不同,主要采取的“骗”的方式。近些年,诈骗犯罪非常的多,尤其是在高职学生群体中也非常的明显,像最常见的电话、短信诈骗。

3. 网络犯罪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即网络犯罪。而高职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每天使用网络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导致他们在网络平台上犯罪的机率大大增加。

三、高职学生犯罪的成因

(一)个人原因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大概在16-22周岁之间,这个区间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热情、奔放、有活力,但同时他们又有很大的心理方面的缺陷,例如易怒、暴躁、自我管控能力较差等。心理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弱。

高职学生犯罪,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比较弱。高职学生的年龄大多为16-22周岁之间,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为家里的独身子女,都是由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大家一起宠着长大的,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些学生甚至不会洗衣服,不换铺床铺等,当然他们在这之前也完全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过。长期以往养尊处优的生活,导致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选择性的退缩,也无法正常的应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挫折。

第二,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目前社会,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学生过早的接触了一些互联网的讯息,网络上有很多不良价值观的导向,见利忘义,贪图享乐、“躺平”等,直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扭曲。

第三,法律意识淡薄。

对于什么是“法”,很多学生基本上接触较少,甚至是完全没有接触。高职院校法律方面的课程是非常少的,关于法律方面的课程,大多数院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但是对“法”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作出深刻的理解,而高职学生本身自学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较弱,更不会主动积极的去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导致在在高职院校里,很多学生都是“法盲”。

(二)社会原因

1. 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职业院校有一个普遍的现状,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他们将全部的精力和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从而忽视了法律教育问题。即便在高职院校也开设了一部分的法律课程,但是因为内容形式单一,授课方式固定,学生大多数都不感兴趣,选择上该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的任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修够学分。同时,目前高职院校都在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但是在学生人数不断上升的时候,相关的管理制度却没有跟上,导致很多问题出现却没有人管或者没有解决的办法。

2. 网络社会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可以非常迅速方便的从网络平台上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的信息也大范围的在网络平台上传播,这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辨别能力。但是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辨别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

3. 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代社会,很多家庭的常态是重视学习,作为父母,他们愿意把最好的一切都给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学生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当然 法治教育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

四、高职学生犯罪的预防措施

(一)家庭层面

我们生活中经常说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重视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一方面,父母自身要做一个懂法、知法、守法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法治教育;另一方面,父母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榜样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对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学校层面

学校生活基本上是大多数学生离开自己的家庭,开始自己人数第一次的独立生活,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学校里面度过,因此学校的法治教育也非常的重要。学校应该改善现有的课程体系,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应该多融入一些法治教育的课程,而不是单纯的类似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样的课程,同时教室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尝试有所改变,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比如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等,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在学校开展一些普法教育主题活动,比如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增强活动的丰富性。

(三)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社会应该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社会应该净化所处的文化环境,让学生能有一个干净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当下的网络环境。第三,社会应该开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多多少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社会应该多组织一些主题活动比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游戏等,帮助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五、结语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高职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高职学生学生的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高职学生犯罪问题,不只影响学生的发展,更关乎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当然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43 页。

2]王宇飞.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3]郭小梅.当代高校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1):85-87

4]刘存艳,刘博.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6):200

5]张秀青. 对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探讨[J]. 今日科苑,2010( 08)

6]刘存艳,刘博.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6):2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