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李涛成

广西北流市清水口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广西北流市 邮编537409

摘要

在现代农业背景下,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尤为重要。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不仅提升工程质量,还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研究了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在提高工程稳定性和施工效率方面的优势。通过分析材料选择、施工流程及砌筑技术细节,揭示了其在小型水利项目中的实际效益和应用价值。浆砌石施工技术因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成为提升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可行方案,对于农业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前景。


关键词

浆砌石施工技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应用

正文


引言

在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不仅优化了灌溉系统,还增强了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抗适应能力,这使得每一项施工技术的选择都显得尤为关键。在此背景下,浆砌石施工技术因其独特的结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而备受关注。该技术通过使用自然石材和经济的粘结材料,不仅保证了结构的坚固性,还显著降低了建设成本,使其成为小型水利工程的理想选择。浆砌石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工程的密封性和耐久性,还通过其简便的施工过程加快了工程进度,从而在现代农业水利建设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深入分析浆砌石施工的技术参数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本文旨在探讨该技术在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潜力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浆砌石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1、 维持工程稳定性的价值

浆砌石施工技术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在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精选的天然石料与粘结材料的科学配比,该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结构的稳固性[1]。石料本身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压能力,而适当配制的砂浆则能有效填充石块间的空隙,形成坚固的石砌体。这种结构不仅能承受较大的机械压力,还能适应多变的气候条件,极大地增强了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例如某小型水库的加固工程,采用浆砌石技术进行了水坝的加固改造[2]。在此工程中,技术团队首先对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精确评估,选择了与地质特性相适应的坚固石料,并根据环境条件配制了具有高粘结强度的砂浆。在施工过程中,每一块石料都被精确放置,砂浆则彻底填充了各石块间的缝隙,确保了石砌体的密实度和均一性。这种施工方式显著提高了水坝的抗渗性和抗冲击能力,成功地预防了由水压引起的结构破坏[3]

2、 提高施工效率的价值

浆砌石施工技术通过其简化的施工流程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尤其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这种效率的提升对于工程的快速完成和成本控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浆砌石施工主要依赖本地采集的石材和标准化的砂浆,这些材料的广泛可获取性大大缩短了物料的供应周期,减少了物流成本[4]。此外,施工过程中的砌筑和固定均采用手工方式,这种方法相较于其他复杂的机械施工技术,大幅降低了对专业设备的依赖,从而减少了设备租赁和维护的费用。此外,浆砌石的施工流程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地形条件下迅速调整施工策略。例如,在某小型灌区改造项目中,施工团队能够根据实地条件快速变更石材的尺寸和砂浆的配比,这种适应性不仅保证了工程进度,还确保了施工质量。因此,浆砌石施工技术不仅加快了工程的整体进度,也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5]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实际效益

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展现了其在增强工程功能性和经济性方面的显著成效。在一项涉及农田灌溉系统改进的项目中,该技术通过使用当地可获得的石料和成本低廉的砂浆,有效地减少了工程总成本,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该工程利用浆砌石结构提高了灌溉渠道的防渗性能,显著提升了灌溉效率,这直接增强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当地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该技术的应用还体现了对环境的深刻考虑,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实践证明,浆砌石施工技术不仅提升了工程的持久性,还通过其环保和经济的特性,为现代农业水利建设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因此,该技术在未来的水利工程中,尤其是在资源有限或追求高效节约的项目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二、浆砌石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 合理选材和配比浆料

在浆砌石施工技术中,合理选材和科学配比浆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石料的选择标准应以坚硬、密实、耐久为主要原则,确保石料厚度不小于20厘米,重量不低于25千克,以保证其在砌筑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石料破损,进场后应采取避光措施存放,防止受潮或风化。石料的物理特性直接影响砌筑体的整体强度,因此必须严格筛选,确保石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配比浆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环境、气候条件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砂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泥、砂子和水,其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粘结力和抗压强度。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标号的水泥和粒径适宜的砂子,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调制砂浆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砂浆在使用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和粘结性能,从而有效填充石料间的空隙,形成密实、牢固的砌体结构。例如,在某小型水利工程中,施工团队选择了当地的优质花岗岩作为石料,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采用了抗压强度高且耐久性好的P.O 42.5标号水泥,配以中粗砂,按照1:2的比例调制砂浆。通过科学的配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最终形成了密实、均匀的石砌体,不仅提高了工程的整体强度,还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材料的合理选择和浆料的科学配比,直接关系到浆砌石施工技术的实际效果。这不仅保证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也为工程的长久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严格控制石料和砂浆的质量与配比,可以显著提升水利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施工目标。

2、 规范砌筑流程

在浆砌石施工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规范砌筑流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首先需要全面了解施工环境,验收基础施工面,以确保其平整和坚固,为后续砌筑提供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放线工作,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区域和砌筑的具体位置,确保每一块石料都能够精确放置。摊铺砂浆是砌筑流程中的重要一步,这一过程要求施工人员将砂浆均匀地铺设在砌筑面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砂浆能够充分填充石料之间的空隙,提供良好的粘结力。铺设砂浆后,进行石料的砌筑,每一块石料在放置时都需经过仔细调整,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密实度。在石料之间的缝隙填充过程中,应注意砂浆的均匀分布和密实度,通过适当的振捣技术,使砂浆充分填充缝隙,提高砌体的整体强度。砌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砌筑层的高度和水平度,每砌筑一定高度后,进行适当的养护处理,保持砂浆的湿润度,防止其干裂。养护工作通常在砌筑完成后的12小时至18小时内进行,养护时间持续14天左右,以确保砂浆充分硬化,达到最佳的强度和粘结效果。在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施工团队通过严格的流程管理,规范每一步砌筑操作。具体操作中,施工人员精确测量放线,确保每一块石料的位置和角度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逐层摊铺砂浆和砌筑石料,最终形成了密实、坚固的砌体结构。这种规范的砌筑流程,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显著提升了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规范的砌筑流程通过科学的操作步骤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了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这种规范性不仅提高了施

3、 砌筑技术要点

(1)平整度的保证方法

在浆砌石施工过程中,确保砌筑面的平整度至关重要,这不仅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的稳定性和美观度。施工前应对基础施工面进行全面检查和处理,以确保其平整且坚固,为后续砌筑提供良好基础。施工时,使用水平仪等精密测量工具实时监控砌筑面的水平度,每一块石料的放置都需经过精确调整,确保其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石料的放置需要特别注意,每块石料必须稳固嵌入砂浆中,避免出现任何倾斜或不平现象。通过多次调整和复核,确保每一块石料都能达到最佳的平整度标准。此外,施工人员应保持石料表面的清洁,避免杂质影响砌筑质量,因为杂质可能导致石料间隙不均,影响整体平整度。通过这些严格的步骤,可以有效确保砌筑面的平整度,从而为整个工程的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砌筑过程中,施工团队通过使用水平仪反复调整每块石料的位置,确保所有石料的顶面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这种细致的操作,不仅提高了砌筑面的平整度,还显著提升了工程的整体美观度和质量。精确的测量和调整手段,加上严格的施工标准,确保了浆砌石砌体的平整度,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和效果。

这种高标准的平整度保证方法,不仅为砌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还大大减少了后续施工中的调整和修补工作,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2)稳定性的考量和处理措施

在浆砌石施工过程中,确保结构的稳定性是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安全和使用寿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首先,需要选用质量上乘的石料,这些石料必须具备高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长时间的压力和环境影响。此外,砂浆的配比也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砂浆配比,确保其具备足够的粘结强度和抗压性能,进一步增强砌体的稳定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石料的合理堆砌和砂浆的均匀分布是保证砌筑稳定性的关键。施工人员应按照交错搭接的原则,将石料错开放置,避免形成垂直缝隙,这样不仅增加了砌体的整体强度,还能有效防止结构因外力作用而发生位移或破裂。在高层结构的砌筑中,应采取分层施工的方法,每层砌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处理,使砂浆充分硬化,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例如,在某小型水利工程的坝体建设中,施工团队严格遵循了交错搭接的原则,通过精细的测量和放线,确保每块石料都能准确放置。在石料堆砌完成后,及时进行砂浆填充和振捣,使其密实无空隙。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整个坝体结构不仅具备了良好的稳定性,还显示出很强的抗压和抗震性能,极大地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3)密实度的重要性和实现技术

在浆砌石施工技术中,密实度是决定砌体质量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高密实度的砌体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渗漏,还能大幅提升结构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砂浆能够充分填充石料间的所有空隙,这需要施工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在砂浆的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采用适当的振捣技术,使砂浆充分渗入石料之间的缝隙,确保每一个空隙都被砂浆填满,形成密实的结构。同时,应注意砂浆的配比和搅拌质量,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粘结性能,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均匀分布,不留任何空隙。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砌体的密实度,在砌筑每层石料后,应进行适当的压实处理,使石料与砂浆紧密结合,形成牢固的整体结构。例如,在某小型水利工程的渠道砌筑过程中,施工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振捣设备,通过高频振动使砂浆充分填充石料间的所有缝隙。在每层石料铺设后,施工人员还进行人工压实,确保每块石料都能紧密贴合。这种精细的施工工艺不仅使砌体具有很高的密实度,还显著提高了工程的整体抗渗和抗压性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4)合理错缝的技术方法

在浆砌石施工中,合理错缝是确保砌体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重要手段。施工时应严格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将每层石料错开砌筑,避免形成连续的垂直缝隙。错缝的目的是通过增加砌体内摩擦力和粘结力,提升整体结构的抗压和抗震性能。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丁石和顺石交替使用的方式,使石料之间形成横纵均匀的错缝结构,这不仅增强了砌体的稳定性,还提高了其整体强度。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精确的测量和放线,确保每一块石料的准确位置和角度,从而形成合理的错缝结构,进一步提升砌体的整体质量。

(5)及时养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及时养护是确保浆砌石砌体质量的关键环节。养护工作通常在砌筑完成后的1218小时内进行,养护时间持续约14天。养护期间应保持砌体表面的湿润状态,防止砂浆过快干燥和开裂。在高温条件下,可以通过洒水保持湿润,而在寒冷天气下,则需使用保温材料覆盖砌体,防止低温影响砂浆强度。通过这些养护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砌体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确保浆砌石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从而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措施的实施,体现了科学管理和精准施工的重要性,为现代水利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结语

通过研究,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展示了显著的工程稳定性和施工效率优势。合理选材、科学配比、规范流程及及时养护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这项技术因材料易得、成本低廉,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还对农业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周伟.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浆砌石施工技术的运用[J]. 居舍, 2023, (12): 45-47.

[2] 胥玉生.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浆砌石施工技术[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 (4): 56-58.

[3] 胡春燕.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浆砌石施工技术研究[J]. 居舍, 2022, (10): 34-36.

[4] 赵云霞; 檀少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浆砌石施工技术探究[J]. 农家参谋, 2023, (5): 78-80.

[5] 王振.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浆砌石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展望, 2022, (6): 89-91.

4o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