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管控策略探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冯霞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深入,传统的现浇式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下,涌现出了一些新型的工艺和设备。而装配式施工技术就是建筑行业涌现的新概念之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节能环保,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中也有了较多的施工案例和比较详细的施工经验,能够促进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质量管控

正文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1预制墙板安装施工要点

预制墙板安装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混凝土浇筑技术、PC板安装以及灌浆技术。并且为了促使浆液均匀,配制浆料时应在15min内,根据工程的要求,将适量水加入浆料中进行搅拌。然后通过多次搅拌,然后再静置,将气体排出。在拌和过程中,为了确保浆液的拌和质量,还应避免受到阳光的直射。另外,为了控制好灌浆量,在灌浆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外溢的情况,确保达到充实的状态。钢筋的选择应根据施工标准,直径控制在1240mm之间。灌浆之前,还需要根据现场的温度,做好控温工作,如冬天的时候。结束之后,应将实际和预期的灌浆进行比较,然后才能进行灌浆施工工作,如超过了30℃,搅拌应采用冷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从灌浆套管注入下排灌浆孔,灌浆处理采用压浆法。如果出现了冒浆的问题,可以封堵密实灌浆管,拔掉灌浆管。构件的养护应控制在5℃~30℃之间,在完成灌浆之后。检查灌浆材料的强度应在完成灌浆24h之内,并强度达到35MPa之后,才能进行各种施工工作,避免振动。在PC安装施工技术中,首先应指定位置放置PC板,并将支撑架固定好,然后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掌握好PC板的安装技术。并为了确保PC板与预制墙板紧密贴合在一起,应利用顶面预留吊环吊装PC板。最后应对PC板的位置进行校准,才能完成拼接。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首先应在墙体中灌入适量的水泥砂浆,然后在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中,开始浇筑混凝土,并且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施工人员应把握好这一时间,并控制好振捣时间,才能避免出现裂缝。在振捣施工过程中,浇筑结束后,混凝土与预埋件及钢筋应避免直接接触,并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从而提升墙体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1.2构件的运输与堆放

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运输,需要针对构件的特点规划运输线路。也就是说,厂家生产制造预制构件之后,应直接运输到现场,然后建筑工程应做好一系列保护措施,明确存放场地要求;并且应找专业的、安全的运输车辆来运送构件。选择合适的场地及堆放方式来堆放构件,并按照施工具体标准,将垫块放置在底层和层间中,提升质量安全性。为了确保质量安全,在施工现场应选择合适的场地以及堆放方式,底层和层间需要设置垫块,并上下应对齐平整。选择带有专用架的低平板车进行构件运输,这样可以增强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墙板装车运输时,应采取正确的支垫和固定措施,为了避免碰到构件容易破损的部位,应将构件立起来,保护好构件的边边角角。采用平方运输的方式来运输预制楼板、阳台板等,并且再运输构件过程中,启动运输车时应慢慢地启动,转弯变道要减速,车速应均匀。

1.3预制墙体及楼梯施工技术

在墙体施工技术中,应充分考虑窗台的方向,用螺栓将窗体提前预留的螺母连接起来,提升窗体的安装施工质量,并做好调整工作。浇筑混凝土前,应按照图纸的要求,将梯段板螺栓预埋在相应的位置上,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螺栓末端用焊接成品锚固盘,并用带吊装专用螺栓与梯段板中预埋的螺栓拧紧,与钢筋网绑扎牢固或点焊在钢筋上,塔吊卡环钩住角钢来调运梯段板。另外,在楼梯施工技术中,每个构件上需要标注好序号,然后吊具需要根据楼梯的大小形状准备,吊装时需要根据施工图纸进行。采用灌浆料的方式,固定预制楼梯上端,采用螺栓和细螺栓和细石砂浆将下端连接起来。在施工前,为了固定楼梯平衡,应进行控制线的设置,提升吊装的合理性,方便施工人员校对轴线和标高。

1.4节点防水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防水材料可以避免墙面受雨水天气的侵蚀。因此,除了根据导水为主的原则,合理规划排水路径进行节点防水之外,构造排水构造应选择防水材料,在室外排放外墙内的部分水,防止水进入室内,通过防排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水,避免对整体的构造造成威胁,从而提升住宅的使用寿命。

1.5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吊装施工要点上,吊装叠合板时,应采用可调式四方架从吊点处水平吊运,应尽量减少在非预应力方向因自重产生的弯矩;起吊时,应观察塔吊和塔身是否是整张或者有晃动的情况,在离地面2030cm时起吊,叠合板放下时要停稳慢放,无法继续起吊应立即停止吊运。吊运过程应做好危险标志,并必须沿固定的路线吊运,隔离采用彩条布。叠合板场L4m时,采用4挂钩,>4m时采用6点挂钩。安装前在梁顶、预制墙板立面弹线出各板块位置,预制板吊运至楼层上,需用铁钩构筑牵引绳,2名施工人员应从不同方向牵引。施工之前应确定板伸入支座10mm,安装完成后,需要校核板底接缝高低差,拼缝高低差≤3m。采用吊环和钢丝绳进行卸扣连接,在预制墙板吊环的位置上墙板起吊,并检查构件的质量,确保具体的吊装位置,吊环连接应恰当。起吊前,应在预制墙板的下侧防止多层板,然后缓慢均速地吊起预制墙板。在8mm之内进行构件轴线,5mm之内控制垂直度。

2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2.1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流程

为了提升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现场工序,制定出符合要求的技术流程,有效地分析施工技术流程。不同于传统的结构施工,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在工厂中进行大量的作业内容。因此,在进行装配式结构构件预制过程中,应重视工厂内的质量把控,重点分析各种影响质量的不良因素,从而确保质量的提升。并且在钢筋的布置和设计上,应根据设计要求,确保其受力性能,合理控制钢筋的间距、绑扎以及保护层要求。浇筑完成预制构件之后,必须要将其养护到一定强度,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作业,避免构件出现裂纹,在吊装过程中破坏强度影响。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碰撞的问题,不能叠放太多重量较大的构件,通常在构件中应铺垫防震材料,对于重量较大的构件不能将构件叠放太多。一般情况下,要将防震材料铺垫在构件之中。构件达到施工现场之后,应在第一时间中,施工人员对其验收和保管。卸车时,吊装方案必须严格要求实施,提升对卸车过程的监督力度,确保每块板材和柱等施工材料都在设计好的吊点进行挂钩。另外,施工现场中,在所有预制构件都安装运至之后,应在技术指导下安装预制构件,安装要有顺序,为了避免安装顺序混乱,应合理地对先安装的构件进行安装,避免构件损坏情况的发生。

2.2增强施工人员的培训

建设单位应增强施工技术的培训,促使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项章程,不断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安全施工质量,增强他们的质量管控意识,通过这一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同时,还应增强质量管控工作和安全管理,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优化各道工序,消除施工中各类影响因素,为后续工程开展提供力量支持。另外,在建筑工程前期阶段中,应选择生产资质好的生产厂家,不断增强监督管理工作和生产工艺质量,确保构件质量的提升。构件加工结束后,在运输和堆放构件过程中,应抽样检查构件质量,确保构件完好无损。为了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应在正式施工之前在此检查,抽样检查构件,才能正式投入工程施工中。

 

参考文献

[1]张弦.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探析[J].  2021.

[2]王洪海.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探析[J].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21(28):187-190.

[3]赵亚歌.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方法探析[J]. 装备维修技术, 2021.

[4]韩懿.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方法探析[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