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乔野

哈尔滨理工大学 150080

摘要

本研究针对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专业定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和明确专业定位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理工类院校;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正文


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一门年轻的专业,在理工类院校中的发展和定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该专业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专业定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以及专业定位不清晰等。针对这些问题,对理工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议,并明确了专业的定位,旨在为该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性

(一)汉语国际化需求的增加

汉语国际化需求的增加是近年来全球汉语学习热潮的显著特征,这一趋势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全球范围内对汉语学习需求的持续增加表明了汉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希望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和经济圈中。二是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学习汉语,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促进国际友谊和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汉语成为连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对外汉语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理工类院校的特殊优势

理工类院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展现了独到的"三明治"式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体现了培养过程的“国内—国外—国内”的循环,更深刻地映射出“理论—实践—理论”的深层次教育理念。自2011年起,哈尔滨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便以此为导向,开始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之路,至今已成功培养出五届毕业生。"三明治"式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国内外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在理工类院校的背景下,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学校丰富的科技资源和教育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理论学习环境。同时结合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教学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汉语国际教育的需求。此外理工类院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育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议题,其作为必然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教育体制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二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不断涌现,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界也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与机遇。教育改革需要与国际接轨,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促进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二、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存在内容过于单一的情况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跨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国际教育环境时缺乏综合应对能力。二是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够合理一些课程过于零散,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整体的认知框架。另外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缺乏连贯性,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和应用。此外课程设置缺乏与实际需求相符的内容随着国际汉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对象和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而课程设置无法及时跟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的教学需求。存在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问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技巧,然而部分课程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和教学实践的环节,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实际工作时难以胜任。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在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实际工作时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技巧,而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了解教学实践的要求和挑战,难以胜任汉语国际教育相关岗位的工作。二是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辅相成,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难以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到在未来教学和工作中的表现。此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到影响。在现实社会中,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的简历显得单薄,难以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存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不够合理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然而由于设计和组织不够合理,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三)专业定位不清晰

在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专业定位不清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专业定位不清晰导致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的认识模糊,无法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其职业发展方向包括汉语教师、文化交流专家、教育顾问等多个方面,而专业定位不清晰使得学生无法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二是专业定位不清晰导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专业定位不清晰使得教学目标和要求不明确,无法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发展路径。这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专业定位不清晰导致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配置的不足。教育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核心内容,而专业定位不清晰使得学校对于教学人员和教学资源的配置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存在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随着国际汉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专业定位不清晰导致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无法为社会提供满足需求的专业人才。

三、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更加完善,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就业需求。一是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等,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需求。基础课程应该注重汉语语言基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注重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帮助进一步拓展知识领域。二是课程设置应该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应该与国际汉语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学环境和文化背景。课程设置还应该与社会的就业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课程设置还应该更加灵活和可调整。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汉语国际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课程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保持与时俱进,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最后课程设置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完善。实践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组织,增加实践性课程和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关键举措。一是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通过设计实践性强、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如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学校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学校还加强与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合作,拓展实践教学的资源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资源。另外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帮助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学校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了解实践教学的效果和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明确专业定位

在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明确专业定位是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的关键,一是专业定位应明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核心任务和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优秀汉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国际汉语教育和文化交流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专业定位应突出汉语语言能力、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方向。二是专业定位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明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和特色理工类院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置方面与其他院校有所不同,强调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特色。因此专业定位应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明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另外专业定位还应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明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汉语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为国际文化交流和国家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最后专业定位应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相匹配,明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特色和职业发展路径。学校应通过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发展指导,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职业目标。

结论

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通过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专业定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明确专业定位等举措有助于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与就业情况调查——以广州华商学院为例[J].华商论丛, 2022(2):116-123.

[2] 彭兆婕.OBE理念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J].大众文摘, 2023(25):0099-0101.

[3] 韩新明,邵宏熙.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双轨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成都大学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 32(4):5.

[4] 王倩.凸现地方特色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以晋中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 2022, 8(12):87-90.

[5] 席晶.新时期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实践体系的建设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 35(23):167-169.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重点课题。“理工类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课题类别:省重点课题。课程编号:GJB142107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