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孔秀英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宋楼镇中心小学 253219

摘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深层次的数学思维,体验式学习模式逐渐引起了学者和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着重探讨采用这一模式的意义以及实际应用的策略。通过对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遵循、情景体验的具象思维构建、生活资源的巧妙链接等策略的详细分析,将探讨如何通过体验式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实践能力;情景体验;学生兴趣;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学科兴趣和激发创造力方面显现出一定的瓶颈。当前教育实践中,单一的知识灌输和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学往往难以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认知和实际应用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激发数学思维,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强调实际体验和情境感知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供深刻的洞见,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创新性的思路和有益的启示。通过对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深入研究,教师追求发现新的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富有启发性、实践性的数学学习体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朝着更为综合、深入的方向发展。

1.小学数学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意义

1.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学生在抽象概念面前难以建立实际的联系。而体验式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情境体验,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在学习几何形状时,通过亲身参与绘制、触摸实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形状的特征,从而深化对几何概念的理解。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被置于具体情境中,通过实际体验形成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例如,在学习计量单位时,通过实地测量、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数值之间的关系,更容易理解抽象的长度单位概念。这种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不仅促进了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还培养了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量化和计算的实际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数学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意义在于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1.2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意义

传统的数学教学常使学科呈现出一种抽象和枯燥的形象,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体验式学习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和情境设计,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时,采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科兴趣,还激发了对数学的主动学习欲望。此外,体验式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自信心。通过实际体验和操作,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成功体验,这种积极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学科态度,使其对数学充满信心。例如,在学习算术运算时,通过实际物品的分组和计数,学生能够形成直观的数学概念,从而增强对数学的自信心,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主动性。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纯粹的理论知识为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建立实际应用的直观感受。相较之下,体验式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情境体验,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学习加减法时,通过实际的物品操作和情景模拟,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提高对概念的把握程度。体验式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使学习更具参与性和体验性。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2.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遵循学生心智发展规律,从具象思维中架设情景体验

遵循学生心智发展规律,从具象思维中架设情景体验,针对小学数学中的知识点《小数乘整数》,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体验式教学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明白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处于具象阶段,学生更善于通过实物、图片等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具象的形式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可以设计一个具体的情景体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数和整数的实物模型,如小球、长条等,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概念,比如0.5乘以3等于1.5。这样的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效[3]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来设计情景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通过购物场景,让学生模拟使用小数乘整数的情况,计算实际购物花费。通过这样的情景体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小数乘整数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之一是遵循学生心智发展规律,从具象思维中架设情景体验。通过设计具体的情景体验和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效。

2.2创设体验学习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对于《梯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至关重要,通过数字化的实际操作,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更为丰富的学习情境,从而在梯形面积计算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不同的卡片,上面标有梯形的底边长度和高度的具体数字,例如,一组卡片上写有底边长度为8,高度为5的梯形,另一组为底边长度为12,高度为7的梯形,以此类推。学生需要根据这些具体数值亲自绘制梯形,并通过计算得出各自梯形的面积。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字化的实际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梯形面积计算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引导学生到操场,选择楼梯或坡道等梯形结构,利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底边长度和高度。例如,测量某一楼梯的底边长度为15,高度为8。学生在测量后,回到教室应用所学的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计算这个梯形的面积。通过这一数字化实地测量的活动,学生将直观地感受到梯形面积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以上数字化的体验式学习情境,学生在实际数字操作中能更深刻地理解梯形面积计算的原理,并因此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种数字化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字素养、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这种全方位的体验式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概念,还培养了学生在未来数学学科中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4]

2.3巧妙链接生活资源,加强学生生活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涉及《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时,通过巧妙链接生活资源,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式教学的例子可以设计得更为贴近生活,使学生在实际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借助身边的日常用品,如餐盘、圆桌等,来引导学生探究圆的面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餐盘,并让学生测量餐盘的直径。通过观察和测量,学生能够发现直径与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随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测算,利用所学的圆面积计算公式,计算餐盘的面积。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而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连接,激发了学习兴趣。

通过户外探索活动,将学生带到学校周围的操场或者花园中。在花坛中,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圆形的花坛或者底座,利用测量工具测量花坛的直径。学生可以通过实地测量的方式,将所测得的直径带回教室,然后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花坛的面积。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同时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测量技能。通过这些体验式教学的例子,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并在实际体验中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直观认识。这种巧妙地链接生活资源的教学策略不仅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且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4创设体验情境,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百分数的应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创设体验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百分数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组织“打折购物”活动。每位学生被分配一定的“购物金”,然后带领学生到模拟的超市环境中进行购物。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商品的标价和折扣信息,计算出实际支付的金额。例如,某商品标价100元,打七折优惠,学生需要通过百分数的运算得出最终支付70元。这一实践性的购物体验旨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百分数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可以进行一个“兴趣调查”项目。每位学生设计一个关于班级同学兴趣爱好的调查问卷,并对同学们进行采访。收集完数据后,学生需要使用百分数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呈现。例如,某项活动有60%的同学表示喜欢,30%的同学不确定,而10%的同学不感兴趣。通过这样的调查与百分数应用结合的体验,学生既能锻炼调查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通过以上创设的体验情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百分数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2.5注重问题的情境化、多元化,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涉及《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注重问题的情境化和多元化,通过具体的体验式教学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数字为例子来更具体地说明这一理念。教师设想一个实际的情境,学生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卫生纸筒的包装盒。假设卫生纸筒的高度为10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学生需要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包括底面和侧面。这个问题情境化地将学生置于实际设计的场景中,通过具体数字的计算,学生能够理解如何应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同时思考如何设计出经济实用的包装。可以进行一个有趣的“器物表面积估算”活动。教师展示一个水杯,学生需要估算其表面积。例如,水杯的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度为15厘米。学生通过测量、估算,应用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得到水杯的近似表面积。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常见器物联系起来,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字和计算的实际感知。通过以上情境化、多元化的问题设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更加具体地应用数学知识。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既满足了学生对实际场景的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为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通过对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入研究,教师深刻认识到这一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激发学科兴趣方面的重要作用。体验式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教师迫切需要更积极地采用体验式学习,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的魅力。同时,教师应该注重符合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育环境。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进,为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邓燕飞.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20(2): 83-85.

[2]陈雪娇.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5): 117-118.

[3]江宁. 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 科教文汇, 2020(3): 87-88.

[4]吴威.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20(1): 2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