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5G在应急广播建设补点工程中的运用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何勐骠

兰溪市融媒体中心 浙江 兰溪 321100

摘要

现阶段,自“十四五”规划推行后,建设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成为核心内容之一,既是提升广播行业服务水平,也是全面推进科技成果应用的手段。而广电5G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上述进程提供了长足的推进力,其能够实现大基数繁杂信息的整合应用,还能基于应急广播补点工程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优化,提高系统及时性、安全性。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广电5G在应急广播补点工程中应用的技术方案,明确其技术优势所在,并提出实质性的执行措施,以期为应急广播、智能广电等目标奠定基础,推动行业的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广电5G;应急广播;补点工程

正文


引言:应急广播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重大突发事件多发、频发、重发的形势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应急广播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从2005年开始实施全国应急广播建设工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相继发布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标志着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正式启动。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由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广播体系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国家应急广播网络,若想进一步发展,需要依托于极具时代特色的科技手段,也就是广电5G技术,科学应用可以更新工作模式,提升补点工程建设成效。

一、广电5G在应急广播补点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一)实现同频交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是以补点工程为核心,其中广电5G技术由4G技术发展而来,以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和覆盖网为载体,实现与各级各类应急信息发布系统互联互通,构成一个涵盖电视、卫星、无线、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对此,在其核心技术的支撑下,能够保证应急广播补点工程在应急状态下能够正常传输,广电管理单位也能据此规划建设多个不同级别的覆盖网络,以频道作为基石,将各部门的职能设置为负责接收和转发上级平台消息,并根据不同级别的指令下发到各级平台,实现实时地同频交流,避免因为时间、距离等因素,导致广播信息出现异常[1]

(二)增加应急广播功能性

    由于广播电视的特殊性,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广播补点工程更具优势,同时在广电5G技术的影响下,这种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即:在灾害发生时,应急广播补点工程可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帮助公众及时了解灾害信息,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在灾害发生时,应急广播能够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公众,有利于救援工作的开展;在重大活动期间,应急广播可通过大喇叭播放安全提醒、紧急通知等,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在特殊时期,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重大紧急情况时,应急广播补点后可快速传递政府指令、发布权威信息,维护社会稳定。由此可见,如果将应急广播系统与5G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应急广播的功能性,同时还能促使其更加适合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保障行业稳定发展。

(三)有效节约成本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应急广播系统是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所进行的广播预警信息传播活动,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配合广电5G技术进行信息宣发,能够减少过程时间浪费,也能让各地基层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减少无意义的成本损失或人员伤亡。另外,在广电5G技术的影响下,应急广播补点工程系统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应急广播工作总体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建设应急广播系统基础设施、构建应急广播工作体系时,能够借助卫星传输系统、数据广播传输系统、无线发射与接收系统等新型技术的力量,减少系统负荷,从根源上降低成本,再加之数字化技术的特性,能够节省许多人力消耗,从而减少成本。

二、广电5G在应急广播补点工程中的技术应用方案

(一)LTE 5G广播技术

    在传统的广播系统中,广播节目通常是由播出终端将节目信号传送到播控平台,再由播控平台进行统一控制和播出。且由于广播节目在播控平台和播出终端之间传输,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所以传统的广播系统采用模拟方式传输信号。对此,在广电5G技术应用后,为实现对广播节目的统一控制和播放,无线通信网络必须支持多个无线接口[2]。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便是LTE 5G移动通信系统,该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更快的数据传输和更低的时延。另外,LTE系统能够支持多种技术接入,如窄带、宽带、移动、固定等,无需SIM卡便可以支持所有通信运营商的信号接入,终端所支持的互联网服务类型同样有所增加。

(二)5G NR广播技术

    5G NR广播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承载,基于5G NR的广播系统可大幅提升信号传输稳定性,以适应当前多变的客户需求。时至今日,5G NR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为减少无端损耗,还需要设置足够科学的方案。对此,须知5G NR广播技术主要有以下特点:支持高速率、大容量业务传输。相比于4G系统,5G NR系统带宽将提高10倍以上,能够支持更高速率的数据业务传输,满足更多用户对视频、数据等业务传输的需求;支持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5G NR系统在空口实现了对时延要求极低的5G广播业务,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高的车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低时延业务需求,功能性显著提升[3]

(三)应急信息接收处理方案

    应急广播补点工程系统作为国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其技术方案应严格按照《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予以构建,须知建立统一的应急广播系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另外,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广播电视单位需要结合已有广电网络资源,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托中国广电5G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套可供各级应急广播指挥调度机构、省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县级广播电视台等使用的应急信息接收处理系统,提升服务能力。

(四)终端网络架构方案

    目前常见的终端网络框架中,应急广播终端采用NB-IoT/5G双模设备,通过广电5G网络,与运营商公网连接,通过两种网络接入方式实现应急广播终端接入。从结构层面来看,该框架体系属于广域网的通信技术,具有连接数大、功耗低、覆盖广、部署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支持窄带物联网和宽带物联网,并且在不改变原有用户使用习惯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4]。另外,须知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的特点,与4G相比5G网络具有更高的上行速率和上行容量、更低的延迟以及更多的连接数,所以未来即使终端网络方案优化,也需要注意技术特性,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三、广电5G在应急广播补点工程中的运用策略

(一)做好前期准备

    应急广播补点工程是应急管理部门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此,在当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合理利用广电5G技术优势,实现应急广播在基层的最大程度覆盖,为公众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灾害预警信息,进一步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和体系建设。另外,利用5G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等优势,在应急广播网络覆盖不到或者覆盖效果不佳的地区,通过5G网络建设和无线网络覆盖,实现应急广播在基层的有效覆盖和广泛传播,但过程中需要注意各项基础设施、材料的完备度,以免影响后续工作的推进[5]

(二)分析预算组成

    根据现行的应急广播补点工程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应急广播系统的主要成本包含以下部分:应急广播节目制作:包括节目编辑、后期制作、播出控制及播出数据传输等开销;应急广播信息播控:包括播控平台、播控设备、终端软件运维、使用等成本;应急广播设备:包括扩音设备、电源设备、直播设备等成本;传输覆盖网络:包括传输线路、机房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成本;应急广播安全传输保障设施:包括应急广播安全传输保障系统,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含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和数据备份系统等运营和更新成本。对此,相关人员在开展广电5G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所需消耗的成本类型,同时考虑应急广播建设的基本需求,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成本开销,保障系统性价比。

(三)编制运用方案

    结合我国应急广播工作实际情况,配合“十四五”时期国家推动出台的制度政策,在地方的应急广播补点工程工作中,需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用方案。对此,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国家“十四五”时期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要求和地方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方案,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整合资源、整合力量的建设原则。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运行管理的要求,积极推动地方各级广电部门推进应急广播补点工程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应急广播平台的规划建设进程。另外,需要结合技术特性,对体系的细微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降低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四)加强过程管理

    应急广播补点工程的实施,需有相关政策制度、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等来支撑。对此,工作过程中要遵守《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标准》《国家应急广播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为各地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导和依据。而后,应急广播工程实施过程中,需建立相应的工程管理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比如,需要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方职责,协调好资源整合、设备采购、系统集成等工作;建立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机制,将工程建设标准与工程质量相结合。另外,需要针对应急广播补点工程的建设方案,对各部门进行责任分化,确保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溯源,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能提升工程管理框架的紧凑性,避免出现工作遗漏、推脱的问题。

(五)重视硬件运维

应急广播补点工程是一项技术难度大、覆盖面广、内容要求高的工程,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对此,须知应急广播补点工程所需的设备,需要有稳定可靠的交互、通信及控制网络,并确保设备在运行中不发生故障或性能退化,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并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信道线路老化、传输信号不稳等情况。另外,对于应急广播补点工程而言,应建立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体系,保证应急广播系统设备能够连续、稳定运行,且在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设备运行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出现电源线路短路等情况导致设备烧毁。同时,还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供电线路进行合理布局,设置规划周期,以减少故障次数,若已经出现故障问题,需要迅速启用应急处理方案,由专业检修人员到场处理,并随之建立日常检查机制,确保能够防患于未然。

结束语:综上所述,应急广播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为了更好地发挥应急广播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加强广电5G和应急广播系统的融合创新发展,并规范开展补点工程,提高网络覆盖面。另外,须知在应急广播建设补点工程中运用广电5G技术,将为应急广播系统补齐覆盖短板、提高覆盖质量、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可以推动应急广播系统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发展,为行业转型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河慧,陈德凯. 5G广播的技术需求与发展探究 [J]. 传媒论坛, 2020, 3 (21): 53-54.

[2]张峻. 5G时代下广播电视传输技术转型升级研究 [J]. 电子世界, 2020, (14): 179-180.

[3]代勇. 广电5G+应急通信专网建设和应用分析 [J]. 广播电视网络, 2020, 27 (07): 19-23.

[4]李巍. 广电5G促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转型升级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 (07): 6-8+23.

[5]庞硕. 基于5G广播技术的应急广播业务设想 [J]. 现代电视技术, 2020, (02): 127-1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