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的创新之路探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杨佳

​宁夏广播电视台 宁夏银川 750002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科技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之间的不断完美融合、携手共赢,新媒体时代大幕正式开启。在新媒体环境下,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想要从容应对各类新媒体的冲击、压力和挑战,就必须要创新传统媒体思维与采编方式,不断学习与借鉴新媒体理念、新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传播策略,进而为受众和媒体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报道和媒体服务。基于此,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提升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展开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以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创新

正文


前言: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新媒体形式逐渐增多,融媒体时代悄然来临。新媒体的发展为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带来诸多挑战和机遇,编辑记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强化对自身的要求,才能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同时,编辑记者要做到与时俱进,增强新闻节目的有效性,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树立创新意识,将本职工作做好,勇于面对挑战,把握住机遇,保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深入推进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进程。

1新媒体环境下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新闻传播能力亟待提高

媒体融合的新时期,编辑记者原有的编辑思维、采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发展需求,需加大更新力度。媒体形式的创新及发展让受众在获取信息中发生了很大改变,应用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整体提高了媒体新闻内容生产及传播要求。如,传统媒体环境中,受众在获取信息中很被动,对广播、电视、报刊等依赖性很强,如今,受众可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主动性更强,如利用今日头条、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这些平台可为受众信息获取带来诸多便利,也能满足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受众接收信息时,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除了要加快新闻生产速度外,还要保证创作出的新闻能满足受众阅读习惯和需求。但纵观融媒体中心工作状况,编辑记者快速生产和传播新闻的能力有待提高。新闻生产中,部分编辑记者无法有效利用新技术与新设备,对新闻素材的收集、加工及整理的能力待增强,致使新闻生产速度较慢。新闻传播中,部分编辑记者因长期受传统采编理念、模式及方法影响,致使新闻不能快速发布,对各类平台的利用率低,如微信公众号等,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更不能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与服务。

1.2新闻筛选能力低

新媒体时代下,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面临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媒体的深度融合,信息筛选难度加大,信息传播渠道缺乏多元化。传统编辑转为融媒体中心编辑相对困难,需主动克服融媒体时代带来的各种冲击和挑战。部分编辑记者能力偏低,不能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运营,对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利用率低,无法在短时间内筛选有效信息,降低了新闻内容的质量。因此,为保证融媒体中心竞争力的提高,编辑记者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加强创新,主动与新媒体融合,提高自身信息筛选能力,让新闻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宽,确保受众可主动接收新闻信息。

1.3与受众缺乏互动

融媒体环境下,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要全面提高能力和水平,主动迎合新标准与新要求,积极与受众沟通和互动,以便新闻内容能精准推送。但一些融媒体中心的编辑记者日常工作中,不能主动融入到融媒体实践中,不具备相关经验,或者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导致在工作期间对以往的工作模式、理念、方法依赖性强,与新闻受众的互动性较差,思想意识亟待增强,甚至部分编辑记者不能主动与受众沟通和互动,致使信息的接收速度较慢,不利于新闻整体质量的提高。部分编辑在工作期间,不能将与受众互动沟通的渠道彻底打通,受众阅读新闻信息后,无法通过相应的渠道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表达出来,导致编辑记者无法为受众提供个性且具有较强精准性的新闻信息服务。因此,融媒体中心的编辑记者应该主动与受众沟通和互动,结合受众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新闻素材进行筛选和甄别。

2新媒体环境下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对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的宝贵机遇而言,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科技更为创新化、完善化。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局限性已能借助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多种媒体传播途径与渠道全面打破,最终形成一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间融合发展与渠道共享的最佳效果。新媒体环境下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在日常新闻采编与报道中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新媒体理念与新媒体技术,深入展开创新化的采编工作,更加清晰地倾听群众想法与心声,深刻了解当前百姓群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以发掘与捕捉更详细、更全面、更真实、更准确的优质新闻报道素材与内容。在新媒体技术与设备的辅助下,迅速提升新闻采编报道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其次,对新闻编辑记者面临的挑战而言,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已与广播、报刊等媒体一样,不再是各类新闻信息发布与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渠道。当前百姓与媒体用户也开始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接收互联网上“海量化”“碎片化”“多样化”的新闻信息和媒体资讯。因此,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应转变传统新闻报道策划思路和采编理念,需基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传播理念下,让自身新闻采编与报道工作能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的形态展示、传播与推广。新闻编辑记者既应能独立完成新闻采访撰写工作,也需掌握扎实的新媒体采编技术及传统方式,独立完成各种图文编辑及视频剪辑与后期制作等多元化的媒体任务。同时,新闻编辑记者也需要能够肩负正确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媒体职责,能有效分辨和甄别各类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融媒体中心新闻报道过程中始终传播媒体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

3新媒体环境下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的创新之路

3.1强化对传统思维的创新

1.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主动对新媒体理念进行运用,让自身视野得以开阔。简言之,新闻编辑记者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转变传统角色定位,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借助新媒体、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充分掌握受众在新闻方面的关注点,明确受众群体对各类新闻的需求和口味,以此为依据,促进新闻采编与传播效率的提高。编辑记者要加强对新闻热点的关注,充分挖掘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新闻素材,保证本区域内的新闻报道和传播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在新闻传播期间,重点关注社会普遍性问题,以便融媒体新闻报道以及传播能力得到增强。

2.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要加强对各类媒体平台的利用,不断创新采编方式,优化传统新闻报道形式在日常新闻报道期间,主动找寻新闻采编工作与新媒体融合的方法,保证融媒体中心的新闻采编、报道效率和质量能整体提高。编辑记者在工作期间,要具备新媒体理念,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高效运用,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快速掌握热搜新闻,诸如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收集更多优质的新闻素材,采取科学的方式与本地区衔接,保证所生产的新闻内容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打造本地化新闻,实现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3.2应不断丰富新闻传播媒介寻找各种新途径与新渠道

新媒体环境下,想要全面提升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新闻编辑记者自身还需要不断丰富新闻传播媒介,主动积极寻找更多媒体传播新途径和新渠道。众所周知,传统媒体时代背景下,受到时间、地域、设备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电视新闻采编与报道工作往往缺乏应有的时效性。比如说,一些电视新闻报道节目通常在每天早间或者晚间一个固定的时间播出。一旦受众错过观看时间,许多新闻信息就无法有效掌握和了解。而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只要拥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以及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络的支持,受众与媒体用户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新闻报道的回看功能进行重新观看,也可以主动搜索一些自身喜爱的新闻话题与新闻信息。当前阶段,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需要迎合新媒体环境的主体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利用和借助更加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彻底打破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各种限制与禁锢。

,新闻编辑记者在当前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与报道中,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以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官方账号发布一些最新的新闻信息与短视频新闻内容,完美展现出新媒体自身便捷、快速、生动、及时等优势与特色。与此同时,新媒体环境下,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也可以利用各类新媒体传播平台与受众和媒体用户进行积极地互动与交流,让受众发表自身对于各类热点新闻与热议话题的观点与看法,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热度与话题度,增强新闻编辑记者日常新闻采编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此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受众与媒体用户之手将本地区颇具看点以及流量话题的优质新闻进行“二次传播”与多平台全面推广。

3.3强化对新闻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在工作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在思路、思维方面加强创新,还应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以便新闻内容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质量也能有所提高。在新闻报道内容方面,加大创新力度,除了要坚持“内容为王”,还要将视线放在百姓关心的问题上,诸如农业致富政策、农副产品价格变化等。加强对采访编辑视角的创新,编辑记者要对报道角度加以不断丰富,将新闻事件的信息全方位地呈现给受众。

比如,在报道民生新闻的过程中,编辑记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渠道对相关信息加以搜集,并站在受众的层面进行考量,选择多元化的视角展开全面的报道。在采访期间,提出受众关心的问题,直指问题核心,以便民生事件背后所隐藏的信息能够在受众面前直观呈现。加强对工作流程的创新,主动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诸如网络新闻直播、移动端编辑制作等,以便整体提高新闻生产效率。

3.4秉承“内容为王”采编原则创新新闻采编方式与方法

首先,新闻编辑记者需在日常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展开大胆的创新与实践。新媒体环境下,尽管各类新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更具时效性、生动性与亲民性,并且拥有更加广阔的传播途径与传播手段,但“内容为王”这一采编原则仍旧不可或缺。为此,新闻编辑记者需要结合自身媒体发展现状,将采编主体视线与方向能够放在百姓群众日常关系与关注的各类问题上。新闻编辑记者只有在日常新闻采编与报道中将百姓群众最为关心的事情作为报道主体内容与方向,才能真正拉近与受众和媒体用户之间的距离,才能利用优质的新闻报道抓住受众和媒体用户的眼球。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应不断创新自身采访工作与编辑工作的视角。如今,受众能够通过多元化、多样化、丰富化的途径与渠道获取各类新闻信息。只要拥有移动通信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支持,受众也能随心所欲、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传播信息、推广信息。为此,新闻编辑需要丰富报道角度,创新采编视角,确保能够将各类新闻信息更加细致、全面、生动地呈现给广大受众与媒体用户。如,在日常针对各类民生新闻展开创新化采访与报道中,新闻媒体编辑记者需首先借助多种途径和渠道搜集并整理与新闻事件有关的各类信息,随后,能结合百姓群众在当前最为关注的话题,站在受众的角度进行深入化的采访与全面化的跟进报道。让自身新闻报道工作能剑指问题核心,并能将一些民生事件及民生政策背后所隐藏的重要信息传递给受众,满足不同媒体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

最后,新媒体大环境下,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应灵活运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传播方式改善与创新自身媒体工作流程。所以,新闻编辑记者能够虚心学习移动端编辑制作方式、网络新闻直播方法、新媒体采编设备及各类短视频新闻报道与剪辑方法等,有效提升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质量与生产效率。

结束语:

概而言之,通过上文的详细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发展,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的角色和责任变得更加重要。他们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创新形式,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内容,满足受众的需求。同时,他们也需要保持对新技术和趋势的敏锐感知,并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以适应媒体行业的快速变化。通过不断进步和创新,新闻编辑记者将为传播当地信息、推动地方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郎军军.新媒体环境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创新之路[J].新闻文化建设,2020(4):36-37.

[2]陶娄波.新媒体环境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的创新之路[J].记者观察,2022(3):31-33.

[3]李亚丽.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记者的创新之路[J].记者观察,2022(32):97-99.

[4]张连丰.新媒体时代下加强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策略探究[J].电脑采购,2022(24):127-1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