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思政课“六元五位四维”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胡素杰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菏泽 274500

摘要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将其融入到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学业质量评价的效率,还能够保障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结合当前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现状,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点以及主要思路,进一步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学业质量评价中的具体应用,总结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支持,有助于充实相关领域研究内容。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中职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

正文


引言:随着当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中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但与此同时,单纯的成绩评价方式,已然不再适用于当前综合能力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的培养需求。因此,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化技术融入到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当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积极意义。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现状调查与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前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的现状,包括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存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以及主体单一的情况,缺乏对于学生个人成长、思政素养等方面的关注,学生主体性难以得到有效凸显。而且在评价结果的运用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缺乏对于评价结果的重视,学业质量评价结果并未有效被利用到教学改进和优化当中。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实际构建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中职思政课程特点,以及教育目标和方向,构建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值得注意的是,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以中职思政课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为基础,确保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同时需要结合数字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丰富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以便于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为实现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此外,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讨论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并实现对于学生课堂表现数据的高效收集,以此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在中职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学业质量,为后续教学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数字化技术在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信息的高效收集和分析,借助线上学习、考试平台,收集学生学习数据,然后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强大处理能力,对相关数据展开深度挖掘和分析,以此揭示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果和互动反馈情况等,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师提供更为精准的教学支持和指导。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学业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方面,能够实现对于学生作业、论文和考试答案的自动识别和分析,并在不断完善和学习的过程中,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不仅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于学生学业表现的客观评价,在提升学业质量评价效率和客观性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三)评价数据的采集分析

评价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中职思政学业质量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体系构建的要点,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数据采集分析,能够实现对于评价数据的实时采集和高效处理,确保评价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2]。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可以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效果,使得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的实施策略研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的实施,意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思政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全面覆盖学生的校内外学习生活,以及线上、线下多样化学习途径,从而构建全方位评价体系,为教学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支持,进而激发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效果[3]。该评价体系是以思政课程学业质量评价数据信息为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而构建的,强调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协同,最终形成了“六元五位四维”的评价模式。

(一)“六元”

“六元”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包括学生自身、朋辈、教师、家庭、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其中学生自身是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主体,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朋辈评价则能够从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是进行评价结果分析的主要客观依据。教师评价过程中,则需要从专业教育从业者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专业指导。家庭评价可实现对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为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指引和参考。企业评价则是从与学校合作,或者学生实习的企业角度进行评价,着重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工作表现,对于学生职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政府评价则是根据教育政策标准,从宏观层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监督和评价分析,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公正性以及客观性。

(二)“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是指评价目标的五个维度,即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实践技能。这五个维度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框架,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效果。通过“五位一体”评价框架,能够帮助教师全方位地衡量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思政课程的优化提供明确指引,更好地落实思政教育目标,提升学习成效,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专业思政理论知识,更能够实现能力、情感、价值观和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均衡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道德品质,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

(三)“四维”

“四维”评价方式指的是学业质量评价的四个维度,包括过程性评价、个性化评价、增值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进步情况;个性化评价则主要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评价,为后续针对性指导提供支持;增值性评价更加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利用和分析,展开教学工作,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养;综合性评价则是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多个方面展开评价,形成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思政课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构建和应用,根据当前评价体系当中存在的评价主体单一、结果运用不足等问题,结合中职思政教育目标,构建“六元五位四维”评价模式,强调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展开评价,并提出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结合课程特点、教育目标,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评价方法,提升评价质量效率。

参考文献:

[1]游磊.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43(08):84-87.

[2]王姣宇.大思政背景下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践策略研究[J].教师,2024,(16):12-14.

[3]刘欢,周娟娟.中职思政课表现性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运用[J].教育科学论坛,2022,(09):26-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