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达巴尔水电站喀斯特地貌调压竖井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谭忠元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喀斯特地貌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形态,其特殊的岩溶特征给竖井施工带来了诸多挑战。本研究针对波黑达巴尔水电站喀斯特地貌区域调压竖井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分析了喀斯特地貌的地质特点及其对施工的影响,然后概述了竖井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地质勘察与风险评估、施工方案设计、岩土控制技术以及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要点。最后,探讨了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施工方法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本研究旨在为喀斯特地貌区域的竖井施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以确保施工安全、高效和环保。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正文


1. 引言

   1.1 喀斯特地貌特点及其对竖井施工的影响

   本项目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解岩石(灰岩和砾岩)在水的作用下溶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这种地貌特征包括溶洞、天坑、竖井、地下河等,其地质结构复杂且多变。在竖井施工中,喀斯特地貌带来的主要影响包括地下水位波动、地下空腔不稳定等问题。这些特点对施工安全、施工方法选择以及施工进度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1.2 竖井施工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竖井施工是达巴尔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竖井作为改善压力管道压力、发电机组在负荷变化时运行条件及供电质量,限制水击波进入压力管道和减少气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竖井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电机组安全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喀斯特地貌区域,由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竖井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更显迫切,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工程里程碑计划按时完成。因此,开展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技术的研究,不仅对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2. 调压竖井喀斯特地貌概述

   2.1 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和形成机制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灰岩和砾岩上由水流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地貌。其形成机制主要依赖于水对岩石的化学溶解作用,以及伴随的物理冲蚀和沉积作用。在适当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下,逐渐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形态。

   2.2 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和分布

2023年,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特雷比列分公司再次对达巴尔水电站进行地质勘探调压井大部分基岩裸露,偶尔可见局部岩屑、粘土和碎石。呈层状、堆积且巨大,由于构造和岩溶作用,分为几十厘米大小的块状(Kr1)、几十厘米至数米大小(Kr2),以及数米以上(Kr3)。

   2.3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及其施工难点

   调压竖井的地质主要特征是其结构复杂多变,包括岩石的溶解、断裂、塌陷等。这些特征使得竖井的施工面临诸多难点。首先,地下空腔和裂隙的存在可能导致地面不稳定,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其次,地下水系的复杂性可能导致施工中出现水害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此外,喀斯特地貌区域的地质条件对施工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采用特殊的支护和排水措施。因此,在喀斯特地貌区域进行竖井施工时,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采取有效的技术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竖井施工技术概述

   3.1 竖井的定义

   根据其用途和施工环境,达巴尔竖井为井。竖井施工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质稳定性、地下水位、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3.2 竖井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竖井施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按照设计要求在地下开挖并形成井状结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挖掘法和现代的反井钻导孔加钻爆扩挖法。挖掘法通常适用于浅层和较小尺寸井筒直径6m以下的竖井施工,通过人工或凿岩机挖掘的方式进行。反井钻导孔加钻爆扩挖法则适用于深层和较大尺寸的竖井,通过钻孔、反扩,再钻孔装药、爆破的方式开挖岩石。

   3.3 竖井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挑战

   竖井施工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井壁稳定性控制、地下水治理、施工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等。井壁稳定性控制技术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井壁稳定。地下水治理技术则涉及到如何有效地控制和排放地下水,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施工安全保障技术要求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环境保护技术则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弃物处理等。竖井施工面临的挑战包括复杂地质条件的处理、深井施工的技术难题、施工效率和成本控制等。

4. 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技术研究

   4.1 地质勘察与风险评估

      4.1.1 喀斯特地貌地质特点分析

      喀斯特地貌的地质特点主要表现为岩溶作用下的复杂地质结构,包括溶洞、暗河、裂缝、天坑等。这些特点使得喀斯特地区地下空间发育,但同时也带来了地面塌陷、地下空腔不稳定等风险。在进行竖井施工前,必须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包括地表和地下的岩溶形态、岩石的完整性和强度、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情况等。地质勘察工作通常涉及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坑探、地下水监测等多种方法,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4.1.2 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

      在喀斯特地貌区域进行竖井施工,风险评估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步骤。风险评估方法通常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定性评估侧重于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描述,如岩溶塌陷、地下水渗透等,通过专家经验进行初步判断。定量评估则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计算和预测。风险评估的标准需要参考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评估结果将指导施工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如采取特殊的支护措施、改进施工方法或调整竖井位置等,以降低施工风险,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4.2 施工方案设计

   4.2.1 施工方案的制定原则

   施工方案的制定原则是确保竖井施工的安全、高效和经济性。首先,方案必须基于详尽的地质勘察数据,确保对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和合理的应对措施。其次,方案应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此外,施工方案应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经济性也是方案制定的重要考虑因素,需要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最后,施工方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4.2.2 针对喀斯特地貌的特殊施工方案

   针对喀斯特地貌的特殊施工方案需要特别关注地质稳定性和地下水控制。首先,施工方案中应包含对岩溶地区的详细地质分析,以及对潜在溶洞、裂缝等不稳定因素的评估。在施工方法上,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地下支护技术,如预应力锚杆固结灌浆等,以增强竖井的稳定性。对于地下水问题,施工方案应包括有效的排水和防水措施,如先期降水、阻水帷幕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TRT地质超前扫描,对施工区域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对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还可能需要采用创新的施工技术,如冻结法、注浆法等,以适应喀斯特地貌的特殊要求。

4.3 施工过程中的岩土控制技术

   4.3.1 岩层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质构造、地下水状况以及外部荷载等因素。通过地质勘察获取的数据,结合岩土力学原理,运用数值模拟和解析计算方法,对竖井开挖前后的岩层应力分布、位移变化和潜在塌陷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此外,稳定性分析还应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突发事件的预测,如岩层突然失稳、地下水突涌等,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措施。岩层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将直接指导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调整,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4.3.2 岩土加固与支护技术

   在喀斯特地貌区域进行竖井施工时,岩土加固与支护技术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由于喀斯特地区岩层可能存在较多的裂缝、溶洞等不稳定因素,传统的支护方法可能难以满足施工需求。因此,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加固与支护技术,如注浆加固、预应力锚索、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等。注浆加固可以通过填充岩层裂缝和空洞,提高岩层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预应力锚则通过施加预应力,增强岩层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喷射混凝土则通过在岩面喷涂混凝土,形成坚固的支护层。这些技术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并结合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动态调整。通过有效的岩土加固与支护,可以显著降低竖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4.4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4.4.1 安全防护措施

   在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中,安全防护措施是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基石。首先,施工现场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熟悉施工现场的潜在风险和应急措施。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警示标志等,以及应急救援设备,如救生设备、急救包、消防器材等。对于特殊作业,如爆破、高空作业等,应制定专项安全措施,并由专业人员执行。此外,施工现场还应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如视频监控、实时安全监测系统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4.4.2 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在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中同样重要,它们旨在减少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的影响。首先,施工现场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识别可能的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计划。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音和粉尘污染,如使用低噪音设备、设置隔音屏障、定期喷水降尘等。对于废弃物的管理,应实施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合规处置。此外,施工活动应避免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如保护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如设置三级沉淀池回收再利用、控制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等。通过这些环境保护措施,施工项目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5. 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5.1 技术创新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深入,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技术的创新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施工效率、安全性和环境保护上。未来技术创新将更加侧重于智能化和自动化施工设备的研发,如无人机测绘、机器人施工等,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施工精度和速度,降低人为错误。同时,绿色施工技术,如低碳施工方法、废物循环利用等,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以实现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5.2 施工方法的优化

   施工方法的优化是提高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质量的关键。未来的优化方向将更加注重施工方案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设计最合适的施工方案。例如,对于不同的岩溶地质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支护技术和施工顺序,以确保竖井的稳定性。同时,施工方法的优化也将更加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反馈,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避免潜在风险。此外,优化施工方法还包括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作业,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喀斯特地貌的特殊要求,确保竖井施工的成功。

   5.3 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策略

   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策略是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具体措施包括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扰动和生态破坏;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如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耗结构等;推广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减少施工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此外,可持续发展策略还涉及到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保障施工人员的权益。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策略,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将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实现绿色建筑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6. 结束语

通过对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领域的技术挑战与机遇并存。喀斯特地貌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施工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研究从地质勘察与风险评估、施工方案设计、岩土控制技术以及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旨在为喀斯特地貌区域的竖井施工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本研究成果不仅为喀斯特地貌区域的竖井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启示。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继续深入探索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技术的奥秘,为推动地下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创新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本研究工作的专家和学者,感谢他们对本研究的支持和指导。同时,也感谢所有关注和支持喀斯特地貌竖井施工技术研究的同行和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景锋.关于喀斯特地貌建筑防雷施工技术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6):3.

[2] 金玲玲,金仁才,宋克备,等.喀斯特地貌下拱桥斜桩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 2018, 45(6):2.DOI:CNKI:SUN:JZKF.0.2018-06-034.

[3] 余亮.喀斯特地貌下超百米桩基全套管施工技术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

[4] 李新明,张春龙,桂磊.喀斯特地貌岩溶发育区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S2):74-79.

[5] 彭真,宋威.喀斯特地貌桩底探溶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 2021(23):2.DOI:10.3969/j.issn.1006-8872(z).2021.08.068.

[6] 陈宽,刘帮,陈建光,等.山区喀斯特地貌大跨高墩超深桩基人工挖孔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DOI:CNKI:SUN:HSGX.0.2020-01-009.

[7] 李峰.通过岩溶地段的隧道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3.DOI:CNKI:SUN:JTSJ.0.2013-08-08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