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老化试验检测技术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谭京华

​广西桂通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022

摘要

公路工程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行车安全和舒适度。在众多公路工程材料中,沥青路面因其良好的平整度、行车噪音低、施工周期短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沥青路面会逐渐老化,导致路面性能下降,影响道路使用。因此,对沥青路面老化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与评估,对于公路养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老化;试验检测技术

正文


1公路沥青路面老化机理

1.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沥青路面老化的主要外部驱动力。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能够破坏沥青分子链,导致沥青发生光氧化反应,从而使其软化点升高、延度降低,硬度增加,逐渐失去弹性和柔韧性。此外,空气中的氧气也会与沥青中的不饱和键发生反应,生成氧化产物,进一步加速沥青的老化过程。同时,高温、低温、水等环境因素也会对沥青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例如,长时间的高温会使沥青发生热分解和热聚合反应,生成有害物质,增加沥青的硬度和脆性;而低温则会使沥青变得僵硬,降低其抗裂性能。

1.2材料因素

沥青材料本身的性质也是影响其老化过程的重要因素。沥青的组成成分、分子量分布、官能团种类等都会影响其抗氧化、抗紫外线、抗热老化等性能。例如,含有较多不饱和键的沥青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分子量较大的沥青在热分解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此外,沥青中的添加剂和改性剂也会对其老化性能产生影响。合理的添加剂和改性剂选择可以显著提高沥青的耐老化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1.3施工工艺因素

施工工艺对沥青路面的老化也有重要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摊铺、压实等工艺控制不当,会导致沥青路面的密实性、均匀性和稳定性降低,从而加速其老化过程。例如,如果拌合温度过高或拌合时间不足,会导致沥青中的轻组分挥发过多,重组分比例增加,使沥青变硬变脆;如果摊铺和压实工艺控制不当,会导致路面出现空隙和裂缝,使水分和氧气更容易侵入沥青内部,加速其老化。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老化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

2.1压缩回弹试验

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老化研究中,压缩回弹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力学性能评估手段。该试验旨在模拟路面在实际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压缩与回弹行为,从而评估沥青混合料在老化过程中的弹性恢复能力和抗永久变形能力。试验过程中,首先需制备符合标准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并对其进行不同条件的老化处理,如模拟紫外线照射、高温老化等。随后,将老化后的试件置于压缩回弹试验机中,施加一定的垂直荷载,记录试件在压缩过程中的变形量。待荷载撤除后,再次记录试件的回弹变形量,计算其回弹率或残留变形量。

通过对比不同老化程度试件的压缩回弹性能,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沥青混合料在老化过程中的弹性损失和塑性变形情况。一般来说,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沥青混合料的回弹率会逐渐降低,残留变形量则相应增加,这表明其弹性恢复能力减弱,抗永久变形能力下降。表1为压缩回弹试验结果示例。

1压缩回弹试验结果表

 

压缩回弹试验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沥青路面老化的力学机制,还为优化沥青混合料设计、改进施工工艺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在沥青混合料配方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整沥青种类、改性剂用量等参数,提高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在施工工艺控制方面,则需加强拌合、摊铺、压实等环节的监控,确保路面施工质量;在养护策略制定时,则需根据路面老化状况及时采取修补、加固等措施,延缓路面老化进程。

2.2渗透度试验

渗透度试验是评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老化后防水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沥青路面的老化,其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导致空隙增大、密实度降低,进而影响路面的防水能力。在试验过程中,首先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老化沥青路面样本,确保样本能够真实反映实际路面的老化状况。随后,采用标准的渗透度测试仪,对样本施加一定的水压,并观察记录水通过路面样本的速率或渗透量。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路面材料阻止水分渗透的能力。

通过对比不同老化程度路面样本的渗透度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化对沥青路面防水性能的影响。一般而言,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沥青路面的渗透度会逐渐增大,表明其防水性能逐渐下降。这一变化不仅可能加剧路面的水损害问题,如坑槽、剥落等,还可能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不同老化状态下沥青材料渗透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2不同老化状态下沥青材料渗透度测试结果表

 

渗透度试验的结果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渗透度较高的老化路面,需要优先采取防水处理措施,如铺设防水层、加强排水系统等,以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该试验也为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优化材料配比、改进施工工艺等手段,提高路面的初始防水性能,减少后续老化过程中防水性能的下降幅度。

2.3动态模量试验

动态模量试验是评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在动态交通荷载作用下力学响应的高级技术。随着道路使用时间的增长,沥青路面的动态力学性能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承载能力和行驶舒适性。动态模量试验通过模拟实际交通荷载的动态作用,测定沥青混合料在不同频率和温度下的模量值,从而评估其动态力学特性。

在试验中,通常使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或类似的设备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加载。加载过程中,设备会施加一个正弦波形的动态荷载,并同时记录试件的应力和应变响应。通过计算应力与应变之比,得到试件在特定频率和温度下的动态模量值。这一指标能够反映沥青混合料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刚度和阻尼特性。

动态模量试验对于理解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损伤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老化过程的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模量增大表明材料刚度增加,但也可能伴随着韧性降低和易损性增加。因此,通过动态模量试验可以评估沥青混合料在老化过程中的动态力学性能变化,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2.4软化点试验

软化点试验是评估公路工程沥青材料热稳定性和高温性能的经典方法,对于理解沥青在老化过程中的热敏性变化尤为关键。沥青的软化点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开始显著软化和流动的温度,这一指标直接关联到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和耐久性。

进行软化点试验时,通常使用环球法或环球软化点仪进行。试验中,将制备好的沥青试样置于标准模具中,并置于升温的介质(如水或甘油)中。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沥青样品开始软化,直至一个标准钢球能在无外力作用下落入沥青样品底部预定深度,此时记录的温度即为该沥青的软化点。

对于老化后的沥青样品,软化点的变化能够直观反映其热稳定性的变化。一般来说,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沥青的软化点会升高,这意味着沥青在高温下抵抗变形和流动的能力增强,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沥青的脆性增加,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性变差。因此,软化点试验需要结合其他试验数据综合分析,以全面评估沥青的老化性能。表3为软化点试验结果示例。

3 软化点试验结果表

 

软化点试验的结果对于沥青材料的选择、配方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材料选择方面,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种类和来源的沥青软化点,选择热稳定性更好的沥青材料;在配方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整沥青的组分比例、添加改性剂等方式,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在施工工艺方面,则需注意控制摊铺和压实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导致沥青老化加速。

 

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老化试验检测技术难点

3.1老化模拟的精准度

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老化试验检测中,如何精准模拟实际道路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环境是一个技术难点。实际道路的老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紫外线辐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交通荷载以及化学物质的侵蚀等。在实验室条件下,要完全复现这些复杂因素并精确控制其影响程度,难度极大。因此,目前常用的老化模拟方法,如紫外线老化箱、高温烘箱等,往往只能模拟单一或少数几个因素,难以全面反映实际老化情况。

3.2试验结果的标准化与可比性

由于不同研究机构或实验室在试验设备、试验方法、试验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试验结果的可比性较差。这不仅影响了试验结果的推广应用,也给沥青路面老化性能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试验标准和规范,明确试验设备的要求、试验方法的具体步骤、试验条件的控制范围等。

3.3老化机理的深入研究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老化试验检测技术的难点还在于老化机理的深入研究。虽然目前已有许多关于沥青路面老化的研究成果,但对其老化机理的认识仍然不够全面和深入。例如,关于沥青老化过程中化学结构的变化、物理性质的演变以及这些变化对路面性能的具体影响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4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老化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措施

4.1加强多因素综合老化试验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实际道路的老化环境,应进一步加强多因素综合老化试验的研究与应用。这包括开发能够同时模拟紫外线、温度、湿度、交通荷载以及化学物质侵蚀等多种因素的试验设备。通过综合老化试验,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性能,为路面养护和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这也有助于揭示不同老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老化机理奠定基础。

4.2建立老化性能评价体系

针对沥青路面老化性能的评价,应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应包括多个评价指标,如动态模量、软化点、疲劳寿命、低温抗裂性等,以全面反映沥青路面的老化性能。此外,还应明确各评价指标的测试方法、标准值及判定依据,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建立老化性能评价体系,可以为不同沥青路面材料、结构类型及使用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性能评估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4.3推广先进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先进的检测技术被引入到沥青路面老化性能的研究中。例如,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可以深入探究沥青老化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变化和微观形貌特征。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老化机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沥青路面的养护和设计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因此,应加大对先进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力度,促进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4.4加强数据共享与交流

为了促进沥青路面老化性能研究的深入发展,应加强不同研究机构、实验室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流。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举办学术交流会议等方式,可以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与传播,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同时,这也有助于发现不同研究之间的共性和差异点,推动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因此,应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沥青路面老化性能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结语: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老化问题是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通过不断优化老化试验检测技术、提高老化模拟的精准度、加强试验结果的标准化与可比性以及深入研究老化机理等措施,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沥青路面的老化性能,为路面的养护和设计提供有力支持。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有理由相信,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老化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这也将促进公路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高塔拉.公路路基路面的试验检测技术实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2):228-229.

[2]宋水薪.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3,(14):116-117+120.

[3]李晓哲.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技术与质量提升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3,8(14):140-142.

[4]何涛,黄莹.公路沥青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3,8(15):125-1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