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施工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对策浅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汪斌

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200

摘要

建筑工程建设包含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各环节衔接紧密,整体较为繁杂。施工单位只有严格管控每一个施工环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获得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施工单位必须加大施工现场管理的力度,正确使用施工技术,才能在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同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建筑施工技术;现场管理;规划建设

正文

引言

为确保建筑行业在市场内的稳定发展,施工方应根据工程施工标准与质量要求,优化现有施工技术,推进现场的管理工作。下文将以常平中学初中部工程项目为例,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设计规范化的工程技术,实现基于此项工作为施工方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

1加强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全面关注良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使用与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运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这也是当前阶段建筑施工采用最多的施工模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效果,提高民用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相关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改进与优化,以此来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与高效。2)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通过优化当前建筑施工的技术,改良当前阶段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对各种施工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消耗的成本,促进企业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2新时期建筑施工技术

2.1混凝土结构施工

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的承重框架主体,其结构分类主要有水平承重结构、竖向承重结构和底部承重结构。技术人员在制作混凝土时要对砂、石、水泥、水分的比例进行精确的计算,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要尽可能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同时对浇筑区域进行分段、分层,并边浇边捣,以保证混凝土结构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项目部在下达混凝土任务单时,内容必须包括工程名称、地点、桩号、数量,对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要求(强度等级、防腐等级、缓凝及特种要求)、现场施工方法、生产效率,交接班要求,须由供需双方及时协调。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应由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供应商)连同混凝土一起送到现场,交给资料员。①搅拌站生产出第一盘混凝土时,质安员应检验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如符合180~220mm要求,则可以泵送浇筑;坍落度如不能满足180~220mm要求,混凝土倒掉重新拌制,直至符合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坍落度检验,按规范要求执行。②商品混凝土运到现场后,质安员应检验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如符合180~220mm要求,则可以泵送浇筑;坍落度如不能满足180~220mm要求,混凝土退回商品混凝土生产厂,由混凝土生产厂重新调整。

2.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应当以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编制施工设计方案。当前,该类施工技术中最常用的是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正式操作前,施工人员先要整平施工现场,开挖排水沟,并结合施工设计方案确定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以便落实放线工作,进而明确桩位坐标;其次落实桩柱钻孔、浇筑混凝土等工作,[1]在钻孔期间,合理架设水泵与桩架,同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泥浆液面以下;最后将适量的泥浆有序注入孔内,以维持钻孔的润滑度,进而减小后期施工的阻力。若遇到淤泥层,施工人员需要减缓钻孔速度,并提高泥浆浓度,以免引发塌孔、缩孔等问题。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定期开展清孔工作,并严格控制泥浆密度,进而确保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混凝土灌注环节,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混凝土浆液中适量添加高效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切忌将导管埋得过浅或者随意提高混凝土流速,以免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

2.3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施工技术之一,其贯穿了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手段而言,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对建筑整体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此来实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此外,建筑企业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的刚度,通过提高建筑整体承载力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3新时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对策浅析

3.1规范化的施工监督机制

建筑施工是一个长期的项目且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一个完善规划的监督机制尤其重要,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规范的施工监督机制,以此对施工全过程与全环节进行有限的监督监理。这样可以保证施工的每个环节都是有对应的人员负责。如果施工监督机制机制不完善,势必会影响终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会增加施工时间,而且也存在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事故。因此,监督工作必不可少,这样能够把施工与管理放在一起进行,使建筑施工更加高效、安全。

3.2重点关注技术的安全管理

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施工技术,为了加强对各项施工技术的管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管控,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需要及时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以此才可以有效确保各项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实现安全施工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企业可以制订安全施工责任制,将建筑施工的责任分配到每一位参与建设的人员,一旦某一施工环节出现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企业根据出现问题的情况大小来对相关人员进行惩罚,以此来确保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

3.3加强进度控制

要想提升建筑现场施工的管理效果,进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常来讲,建筑工程存在工期紧、工种多、工序复杂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工作量大及交叉工种多等情况,因此进度管控工作十分重要。这就需要不断地加强进度控制管理工作,保障建筑施工项目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加强进度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完善项目领导机构,在建立的过程中,要对项目的职能、规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制定,在管理中要提升办事的效率,根据岗位进行人员的设定,注重项目领导机构设定的科学性,确保对各个分项施工的有效分解。明确施工目标,并实施责任制,确保组织施工措施做到位,进而提升项目的组织管理效果,提高施工效率。(2)在管理措施的制定中,要提升项目管理人员思想的统一性,确保进度管理目标的有效统一。在项目管理中进行动态管理控制,对工作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做好工序的检查工作,确保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有效供应,做好施工的安全防护,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确保各个参与方都能够完成施工进度目标。(3)在施工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保障措施,做好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采取奖惩机制,做好激励,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到人,进而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且必须做好的工作,施工企业在不断改进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还应对项目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全面提升企业的管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效率意识,让建筑工程施工得以有序地进行,以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01):25-26.

[2]王智.剖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其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6(04):2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