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栽培技术及管理策略探讨
摘要
关键词
板栗;栽培技术;栽培管理;
正文
引言:
伴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飞速提升,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此种情况下,为了提高板栗产量和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创造较高经济效益,应当科学研究和应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同时加强板栗栽培管理,比如加强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等,以保证板栗良好生长[1]。
一、板栗栽培种植现状
(一)板栗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板栗,一种在亚洲广泛分布的硬壳果实,属于壳斗科板栗属。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板栗不仅因其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还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在植物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板栗是一种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纵向开裂,枝条粗壮,具有锐利的刺。这种刺的存在是板栗树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能有效防止动物啃食其树皮和枝条。板栗的叶片呈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锯齿,表面光滑,深绿色。板栗的叶片在秋季会变成金黄色,为秋天的景色增添了一抹亮色。板栗的花期通常在每年的4月至5月,花朵呈黄绿色,雌雄同株,雄花序为长条状,雌花序呈球形。板栗的果实呈圆形,外包一层硬壳,壳内是甜美的果肉和一到两颗种子。板栗的果实成熟期通常在每年的9月至10月,此时果实的外壳呈深褐色,果肉饱满,香甜可口[2]。
(二)板栗栽培种植现状
板栗,被誉为“干果之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得板栗在市场上备受欢迎。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对板栗品质要求的提高,板栗栽培种植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板栗栽培技术研究不断深化,加强新品种的选育、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研究与应用,为板栗的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板栗栽培种植现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板栗种植过程中存在着病虫害严重、产量不稳定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板栗的品质,也制约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总之,板栗栽培种植现状既面临着挑战也充满了机遇。只有不断创新、提高品质、适应市场需求,才能推动板栗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美味的板栗佳品。
二、板栗栽培技术
(一)板栗品种的选择
板栗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干果,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板栗栽培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板栗品种的选择。此种情况下合理选择板栗品种,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即:其一,因地制宜。板栗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在生长习性、产量、品质、适应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某些品种可能适合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而另一些品种则可能更适应寒冷干燥的环境。因此,种植者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的板栗品种,以期提高板栗的产量,保证板栗的品质。其二,分析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也是选择板栗品种的重要因素。种植者需要了解市场对不同品种板栗的需求情况,并且考虑消费者的口味偏好,选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需求高的板栗品种[3]。
(二)种植区域的选择
板栗,被誉为“干果之王”,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板栗,合理的种植区域选择至关重要。其一,明确板栗的生长习性。板栗属于喜温、喜光、喜湿润的果树,适应性强,能在多种土壤类型中生长。然而,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板栗,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在5.5-7.0之间的土壤;板栗树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此,种植区域应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和排水设施。其二,分析气候条件。板栗树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年平均温度应在10-18℃之间,年降水量在800-1500毫米之间。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确保板栗树能够正常生长。其三,考察土壤环境。土壤是板栗树生长的基础,对板栗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对当地的土壤环境进行详细考察,尽可能选择砂质壤土或壤质砂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还要尽可能保证所选种植区域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微量元素较高[4]。
(三)适时种植
为了保证板栗良好地生长,需要种植者适时地种植,也就是注意以下几点,即:1)种植时间。板栗的种植时间因地区气候差异而异,一般来说春季是最佳的种植季节。在北方地区,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土壤逐渐解冻,此时种植板栗有利于根系生长和萌芽;而在南方地区春季雨水充沛,温度适宜,也是板栗生长的关键时期。2)种植处理。一般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板栗种子,确保种子的品质。之后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用湿布包裹,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3)种植方法。种植过程中,首先将苗木栽在植穴中,确保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之后利用细土回填,将苗干摆正并微微上提,使得细土进入根部,依次填满、覆盖、压实,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盖草后能有足够的水。
(四)人工授粉
板栗栽培中人工授粉的做法板栗,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坚果,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提高板栗的产量和品质,人工授粉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良好地展开板栗人工授粉,一般在板栗花蕾开始展开,雄蕊开始散粉时进行授粉。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雄花,轻轻摘下后,将雄蕊上的花粉收集到干净的容器中。注意,采集花粉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免影响花粉的活性。之后将收集到的花粉用软毛刷或细纱布等工具均匀地涂抹在雌蕊的柱头上,以确保花粉充分附着。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力度,避免损伤雌蕊;同时要确保每个雌蕊都能接收到花粉,以提高结实率[5]。
三、板栗栽培管理策略
(一)加强施肥管理
板栗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支持,包括氮、磷、钾、钙、镁等多种元素。因此,在板栗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当科学施肥。首先需要种植者在施肥前对土壤进行化验,了解土壤养分状况,根据土壤缺乏的元素进行针对性施肥。又因为板栗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应根据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调整施肥方案,有效施肥。通常情况下种植者应当在秋末转冬之际施加基肥,它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农家肥、绿肥等,同时配合适量无机肥,如尿素、磷酸二铵等。一般以树干为基准,在树冠边缘挖1条放射沟,种植人员将腐熟有机肥料均匀地撒在土壤里,做好整地、翻土工作;在板栗发芽生长阶段要进行追肥,根据板栗树生长阶段的需求,在生长过程中适时补充养分。追肥应以速效肥为主,如尿素、硫酸钾等,以满足板栗树对养分的急需;果实肥大阶段做好第二次施肥工作,此阶段以施加复合肥为基本肥料,施肥量最好按照板栗树的实际情况决定。
(二)做好密植工作
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内,根据板栗的生长特点和土壤、气候等条件,科学安排树木的数量和分布,使板栗树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光能、水分和养分,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合理密植不仅可以提高板栗的产量,还可以改善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在加强板栗栽培管理之际应当做好密植工作。由于土壤条件是决定板栗栽培密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若种植区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适当增加栽培密度,反之则应适当降低。一般来说,在坡度较缓、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每亩可以种植板栗树50-60株;而在坡度较大、土层较薄、排水不良的地方,每亩则应种植30-40株。又因为气候条件也是影响板栗栽培密度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如若种植区域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可以适当增加栽培密度,以充分利用光能;如若种植区域气候寒冷、光照不足,则应适当降低栽培密度,以保证板栗树的正常生长[6]。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
加强板栗栽培管理中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通过加强预防、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以及加强监测等措施,有效地控制板栗病虫害的发生,为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农业防治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病虫害发生率,需要在板栗栽培之际做好农业防治工作,即:在板栗栽培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具有优良抗病抗虫性能的品种,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合理施肥,提高板栗树的营养水平,增强其抗病能力;合理修剪,保持树形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例如为了能够有效防治干枯病,种植人员可以用石灰将植株的树干涂白,嫁接的苗木要在嫁接愈合的接口位置涂抹 Be 石硫合剂[7]。
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方法。它主要利用生态平衡的原理,通过引入或保护板栗病虫害的自然天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①保护和利用天敌。天敌是板栗病虫害的自然控制者,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在板栗园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以免误杀天敌。同时,可以通过增加天敌的栖息地,如设置鸟巢、种植蜜源植物等方式,为天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②利用微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引入一些对板栗病虫害具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例如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板栗象甲等害虫。
3. 化学防治
板栗生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如蚜虫、红蜘蛛、栗疫病等。这些病虫害会导致板栗叶片枯黄、脱落,果实变形、腐烂,甚至整株死亡。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板栗栽培管理中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有效扼杀病虫害。种植者应当详细了解板栗种植实际情况,明确病虫害发生情况,之后对病虫害予以调查,确定其发生特点及危害,进而选择适合的农药予以防治。在这一过程中种植者应当注意合理控制农药的浓度和用量,以便喷洒农药后既能够有效扼杀病虫害,又尽可能地降低对板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种植者还要注意轮换使用农药,合理混用农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使用在防治其他病虫害的同时节省了人力和物力[8]。例如栗小爪螨的识别栗小爪螨的成虫体型微小,通常为红色或橙黄色,具有细长的足和吸盘。它们多聚集在叶片背面,以刺吸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变形、卷曲等症状。受害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甚至导致叶片枯死、脱落。可在每年三四月份喷洒 Be 石硫合剂,5~6 月喷洒杀虫剂,从而达到有效消灭害虫的目的。
结束语:
板栗已经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型作物,为了提升板栗的产量与质量,种植人员有必要对板栗的栽培过程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经本文分析,认为要想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一方面要选用适合的栽培技术,以便板栗种植期间,可以合理选择板栗品种、选择种植区域、适时种植及人工授粉等;另一方面加强板栗栽培管理,比如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等,以便促进板栗良好生长。
参考文献:
[1]朱文华, 板栗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贵州省, 望谟国周兵吉新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2020-12-17.
[2]王涛. 板栗栽培管理与修剪技术分析 [J]. 山西农经, 2020, (13): 94-95.
[3]鲁刚,曹德松,卞秀云. 山东板栗高效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 40 (17): 79.
[4]孙筠. 板栗树栽培管理与修剪技术研究 [J]. 种子科技, 2019, 37 (17): 100-101.
[5]辛磊,于莲,张波. 山东即墨板栗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J]. 农业工程技术, 2019, 39 (17): 87.
[6]董玉珍. 板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 [J]. 云南农业, 2017, (07): 37-38.
[7]于秋香,张树航. 京津冀地区主栽板栗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J]. 落叶果树, 2017, 49 (02): 46-48.
[8]李国翠. 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14): 161+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