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实际生活的幼儿园生活教育探索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李邦勇

合肥幼教集团北岗花园幼儿园 230000

摘要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强调了实际生活对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生活教育应当要立足实际生活,走进幼儿日常,切实帮助幼儿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升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树立面对问题与挑战的自信心,从而热爱生活。教师要通过观察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寻找生活教育契机,开展生活活动,开展密切的家园合作,才能加速课程体系的架构与形成,帮助幼儿学会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全面成长。


关键词

实际生活、生活教育、幼儿日常

正文


一、立足实际生活环境提炼教育价值

1.坚持幼儿为本,立足实际生活。

随着幼儿的年龄变化,幼儿的认知水平也存在差异。小班幼儿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联系具体实物,且基本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认识活动。中班在此基础上有意识行为开始发展,规则意识意识萌芽,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简单的概括分类,能在游戏过程中用一个具体实物代替另一个实物,表征水平得到了发展。大班幼儿的自我意识水平得到发展,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不在依从于成人的判断和评价,思维逻辑水平得到发展,初步理解生活中事物背后的逻辑关系,能从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分类,语言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增强,能生动对事物进行描述。基于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带来的发展差异,教师更应坚持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活动,让活动真正满足幼儿生长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关键期能力的提升。

幼儿生活与教育既有重合又有差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得到发展,生活则是具有随机性,良好的生活环境带来良好的教育,反之亦然。因此想开展好生活教育必须要深入了解孩子真实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实际生活,才能将教育活动与生活日常紧密的联结在一起,最大程度的发挥生活中的实践教育作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随机事件,要及时分辨与筛选其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进行延伸,把握教育契机,才能让教育以幼儿为主体在生活中开展起来。以教师为主观的教育活动往往远离幼儿的实际生活,往往难以得到幼儿的回应,使教育活动如空中楼阁可见而不可得,并在后续的教育延伸中更加空洞。

2.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服务幼儿发展

人往往是基于已有经验,再采取行动。以往遇到的类似事件会成为下一次行动的重要参考。幼儿园的幼儿由于年龄、认知、家庭等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积累的还不够丰富,生活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常常不知所措。所以开展生活教育还要立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不断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让幼儿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体,积极的探索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在生活实践中自我发展、自我服务,促进自身的各项能力发展。例如一些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时,参加常规活动还需要保育员的帮助,在吃、睡、如厕等技能方面还缺乏经验的积累,虽然3岁幼儿完全能掌握这些技能,但是在前期家庭生活中没有积累这些生活经验。在进入幼儿园后无论是教师的教导,还是同伴之间的模仿行为等,都在迅速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在幼儿园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幼儿练习吃、睡、如厕等技能,所以家长往往惊异幼儿在幼儿园里的巨大变化,其实只是在家庭生活中幼儿的发展得不到充足的生活经验而停滞下来了。

二、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的生活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生活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体验与引导的教育,帮助幼儿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为幼儿解读生活中的各种生动事件加深他们对生活本质的感受[]。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重视真实的生活场景,通过日常生活让教育贯穿其中,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不能凭空构建与生活脱离的教育场景,应当立足实处,仔细观察,认真总结幼儿现面临的生活问题,思考开展教育的时机与方式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克服问题、发展自身,激发对生活的热情与活力。

1.还原生活场景,发掘幼儿生活焦点

实际生活是幼儿要面对的真实挑战和亲身的体验,一个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构成了幼儿生活,教师应当从这些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发掘开展教育的契机,让幼儿亲自体验生活,在实际的操作和感受中不断完善自我。

在新学年迎接小班新生时发现:新生的入园焦虑很大程度上是新环境的陌生感带来的。小班幼儿对幼儿园的人和物完全陌生,在短时间内也无法熟悉和接受幼儿园的生活,完全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幼儿之前的生活经验无法帮助他理解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基于这样的情况开展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生活课程就变得十分有必要。





从幼儿园的人和物出发,利用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熟悉幼儿园时进行观察,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好奇,发现幼儿对幼儿园里的事物还是非常好奇的,甚至还有部分比较好动喜欢在幼儿园到处乱跑,幼儿尤其喜欢色彩鲜艳的滑滑梯、装有小鱼的鱼缸、摆满小车的沙池等。为了结合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生成了活动:我的幼儿园,将幼儿园的事物作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将幼儿原本生活内容进行细化帮助孩子感知生活环境,这些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教育活动里,让幼儿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让幼儿能充分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更快的认识幼儿园的事与物,且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帮助幼儿克服入园焦虑,并对幼儿园产生喜爱之情。


在后期幼儿情绪平静后依托幼儿园的事物,教师引导和鼓励幼儿去探索幼儿园,不断去发现幼儿园崭新的一面,和幼儿一起去探索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充分了解幼儿园各个角落区域的功能,认识教师、厨师、保安、保健医等幼儿园工作人员,这样的幼儿园始终让幼儿保持好奇心与探索欲。与此同时教师配合记录观察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情况,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眼中的幼儿园。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就在身边,发挥想象力,从入园到离园幼儿经过的每个地方在他们眼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当幼儿到厨房、保健室、幼儿园大门这些地方,他们自然而然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发挥生活经验的作用,让幼儿在生活中语言表达、理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充分促进了这些能力的发展。并在情感方面知道幼儿园人与物都是能让他愉快的存在,通过这样的探索发现更加喜欢自己的幼儿园,为幼儿种下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种子。

2.让生活教育走入日常,联结一日活动

杜威指出:“生活是指一种机能,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其中包括有机体,也包括环境。”[]生活教育从来就没有时间限制的,是贯穿人的一生,与日常交融在一起。而尊重儿童生活就是尊重儿童的体现,幼儿的一日生活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幼儿学习常规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与形成自理能力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开展生活教育活动时应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交融在一起,从幼儿认知、行为、情感等各方出发,结合幼儿已有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机会,营造合适的教育环境和时机,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自我发展。

教师在结合幼儿现在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的基础上将学习习惯、动手操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锻炼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重视发挥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机会,教师对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包办,给予幼儿尝试和探索的机会,通过生活教育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学习生活技能。

笔者所在园的中班举例:结合中班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情况,通过将一日活动的各个场景融入教育活动中开展了专门性的生活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这些生活教育活动,抓住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机会,细致的帮助幼儿锻炼自理能力、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重视节日、生活环境、突发事件等因素也开展了特色生活教育活动,让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生活教育产生了密切联结,将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能力发展的过程融于生活,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通过日常的生活活动,幼儿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生活里的成功也会帮助孩子建立对生活的自信心。

 

3.开展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活动

陶行知“三力论”中包含:生活力、自动力和创造力,并且他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对“生活力”作了具体细分,从五个方面概括出 70 个典型行为。 他指出,生活力指适应、改造现代社会生活该有的力量。 培养生活力、自动力和创造力,注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综合和超越。[]所以生活教育既然要立足实际生活自然要去面对生活实际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及时发现幼儿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在开展的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这些问题。

例如大班幼儿都有过逛超市的经历,但是实际生活中在超市选择商品、自主结账等行为对目前的幼儿来说依然有挑战。超市物资的摆放以及区域规划更是结合超市环境和顾客心理等因素,帮助孩子逛超市,了解超市购物的流程,也为了帮助孩子解决这一实际生活中出现问题。因此大班开展了生活活动“热闹的超市”,通过对核心经验、情感经验的总结,完善资源整合,立足于幼儿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了“超市知多少”“超市怎么开”“逛超市”的子活动,帮助幼儿对超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解了人民币的面值大小、不同面值之间的换算、买东西时不能把商品弄乱、买的东西拿不下可以放购物篮里、蔬菜水果需要先称重再付钱等,掌握了实际生活中逛超市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4.家园生活的统一与和谐

幼儿园的生活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家庭、社区里的生活也是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家园、社区、幼儿园的不和谐、不统一则会让生活教育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干扰了幼儿发展。面对家庭、社区和幼儿园的不同,要做到求同存异,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从相同点出发巩固生活教育培养的良好习惯,发挥不同之处独特的教育作用与价值,将三者利用时间轴变成一个整体,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始终潜移默化的接受生活教育的影响。

家长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和教育需求,共同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计划。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家长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幼儿园生活教育的理念和实施情况,与教师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另外积极发掘家长资源,一些家长的职业会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例如:有的家长是消防员,可以邀请他进入幼儿园为幼儿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帮助孩子建立安全用电、用火的生活习惯。职业是警察的家长则可以进入幼儿园,为幼儿普及自我防护的知识,丰富幼儿的认知建立安全意识。另外组织家长沙龙、家长学校等集体活动,也会帮助家长分享彼此家庭教育的差异,交流幼儿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彼此取长补短,为幼儿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发挥家长的作用,与家长的教育理念、目标保持一致,尊重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差异,积极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为幼儿一早一个自由民主、轻松快乐且真实的生活环境。

社区也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医院、药店、超市、学校、警署、银行、书店、公园、居委会、文化中心等设施能极大的吸引幼儿探索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与认知。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可以开展丰富的生活课程,让幼儿走进社区,亲身感受,使课程落在实处。

真实、实际的生活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土壤,脱离实际生活开展的生活教育无疑是空中楼阁,在实际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成长,真切的感受生活,并热爱生活才是我们开展生活教育最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卫晓萍.走近真实且面向未来的幼儿园生活教育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22(9) : 52-56.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73.

[3]苏玉凤.整合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生活教育课程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5

[:4]周洪宇.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述:陶行知的“三力论”和“常能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1).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Ⅰ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