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对策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魏家宝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人民政府 青海 海东 810799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可持续战略的持续深入与实施,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但是由于高海拔地区对植树造林的要求相对苛刻,这也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对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对策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期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的同时,可以为林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对策

正文


引言:乐都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大部地区均为山区,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一直以来,受气候、土壤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面临着诸多困难。现阶段,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证植树造林活动有序进行的同时,进一步改善高原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一、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树木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除了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以外,还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改善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相对于低海拔地区而言,高海拔地区环境更为恶劣,通过合理的开展植树造林工作,能够有效的改善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当地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中,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善生态环境。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土壤贫瘠,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通过合理的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既能够提升环境承载能力,又能够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第二,提供木材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合理的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既能够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木材,又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1]。所以说,无论是林业生态环保还是经济发展,都应该提高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度,并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管理,以此在提高植树造林质量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影响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的因素

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高海拔地区地处位置偏远,大部分造林地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再加上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当地人民不够了解植树造林,这也就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植树造林工作的难度系数,导致植树造林整体效果也并不是很好。通常情况下,影响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气候环境。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整体气温偏低、空气稀薄,常常会发生极端气候,这也就会影响树木幼苗的存活与生长。第二,土壤贫瘠。相对于低海拔地区而言,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更为贫瘠,缺少营养成分,再加上开垦难度较大,这也就会限制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第三,交通不便。乐都区大部分地区均是山区,具有地势复杂、沟壑纵横的特点,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且在运输方面缺乏保障,这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树造林工作的难度,甚至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2]

三、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对策

树木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但是由于高海拔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苗木栽培技术不够成熟,且气候环境相对恶劣,这也就导致植树造林一直都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为此,下文对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对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一)因地制宜,科学处理土壤

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以及海拔高度均是不同的,所适宜的种植植物也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有必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劳动力等,选用适合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种植的树木品种,如板栗、青杨、白桦、红松等优良的品种或者强壮的幼苗,以此来保障植树造林的效果与质量。与此同时,土壤质量与植物存活率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处理土壤前,综合检测和分析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如,土壤酸度过高的话,可以增加草木灰;土壤碱性过高的话,则可以增加腐熟松林木。为了预防病虫害问题的出现,工作人员也要按照规定要求,选择合适的药剂对土壤消毒,以此保证消毒效果。如,针对土壤中的立枯病、角斑病,可以在播种前一周,将50毫升的福尔马林药剂与6-12千克的水掺在一起,再将其均匀的浇灌在土壤之中。或者使用30%硫酸亚铁水溶液2kg/平方米来进行均匀的浇灌。之后再覆盖5天的塑料膜,直到气体挥发干净以后再进行植树造林[3]。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相关工作人员也要注意整地时间,尽可能的在头一年秋季(一般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来整地挖穴,并于第二年春季造林。

(二)引进高海拔地区树种,合理栽种

不同环境所适合种植的树种、树木成活率、经济效益也均是不同的。在引进苗木之前,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要提前对不同树种开展试验工作,并在其试验成功以后再大量引进,以此保证树木的成活率。与此同时,也要遵循林木种子调拨原理,尽量选择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相似的苗木种类。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地势海拔会对气候产生较大的影响,垂直范围引进树种的时候,必须要将海拔高度控制在300-500米之间。除此之外,在实际播种树种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选用3年生、苗木在30厘米以上的优质苗木,并使用“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方法进行栽植,以此来舒张苗木的根系部位,避免树根缠绕在一起,确保树根能够汲取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也要将覆土踩实,促使苗木根部与土壤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苗木根系透风失水而死亡情况的出现,而且还可以提高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的效果[4]。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针对根系有伤口的苗木,也要正确的使用ABT生根粉溶液来浸根,也就是1克的ABT生根粉使用50毫升的酒精来拌合,直到无颗粒的时候再加入水到100mg/kg的浓度。之后再将苗根浸泡30分钟以上,这样不仅可以加快伤口愈合、促进须根生长,而且还可以促使苗木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三)明确植树造林时间,提升生存率

不同的苗木类型,其幼苗的生长周期也会有所差异,只有选择合适的植树造林时间,才能够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提升植树造林的品质。而且再加上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开展植树造林作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根据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高海拔地区一般都是5月份左右的时候天气才渐渐变暖,树木也会一点点发芽,在这一时间段进行植树造林的话,则可以有效的提高苗木的生存率,提升植树造林效果。

(四)明确要点,把控苗木质量和造林技术流程

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植树造林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仔细的检查苗木状态,及时剔除带病虫害、有损伤、生长不良的苗木。尤其是新引进的树种,则需要做好苗木检疫工作,必须要具备“两证一签”,并留下质量好、符合种植要求的苗木,并将不符合的苗木退回或者销毁处理。如,针对生根困难的苗木,可以进行催根;针对失水严重的苗木,可以进行浸泡,以此来提高苗木对环境的适应度和成活率。另外,在实际进行植树造林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苗木的安全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第一,在运输的过程中,在幼苗根部包裹湿润的泥土,禁止在太阳下暴晒,并采用容器盛苗的方法,以此在保护苗木的根系和枝叶,使其在短时间内有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取一棵、栽一棵,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第二,在运输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的选择温度适宜的环境和平稳的路面进行运输,从而保证幼苗根部的完整性。第三,在选择栽种点的时候,需要选择距离幼苗培育地点近的位置,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运输时间,保证根部的水分充分,而且还可以使其在到达种植区域以后,能被及时栽种到土壤之中,对于提升苗木幼苗的成活率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5]

(五)加强幼苗抚育管理,提高植树造林效果

在植树造林结束以后,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也要实时的监管苗木生长期间的水肥、病虫害防治等情况,以此来促进苗木茁壮成长。第一,松土除草。幼林的成活率与松土除草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及时的将杂草清除干净,才能够促进幼林健康的生长。反之杂草则会与幼林争夺营造,限制幼林长势,甚至死亡。通常情况下,幼林抚育基本上都是连续进行3年的,其中第一年为2次,第二、三年分别为1次。针对次生林采伐迹地造林的,还要在5年时间内完成7-8次的割灌作业,也就是造林当年和第二年分别2次,以后3年各1次,于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进行。第二,幼林管护。其是造林后成林的关键,由于高海拔地区的造林地与牧地交错纵横,如果不加强管护的话,必然会受到牛、羊等牲畜的影响。因此,在造林地必须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幼林地。第三,抚育间伐。此项作业基本上是在植树后的15-18年后进行,及时伐除弯曲木、病虫木等质量不好的林木,以此促进健康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间伐后的林分郁闭度需要在0.7以上[6]。第四,病虫害防治。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也会对植树造林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这也就需要结合地区林业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病虫害类型及成因,制定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并采用合理的技术,从而保证植树造林工作的有序进行。如,每年春季是病虫害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可以定期在苗木上喷洒杀菌剂,以此消除虫卵和细菌等。而针对病虫害发生率较低的冬季,则需要根据病虫害出现规律喷洒药剂,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苗木的病虫害抗性,并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六)提高人员素养能力,强化造林地后期管理

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工作相对较难,工作人员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在保证植树造林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海拔地区林业资源的价值与作用。目前,由于部分部门不够重视醋香工作,再加上管理人员素养不足、能力有限,导致人为破坏等现象时常出现,甚至严重的损坏了地方的林业资源。现阶段,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第一,在地区内挑选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人员来组织植树造林队伍,之后再定期邀请专家、讲师开展培训或者讲座活动,为他们讲解苗木管护、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或者指导他们技能操作方法,直到考核合格以后再上岗,这样不仅可以确保他们能够按照造林技术流程进行植树造林,而且还可以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第二,加大执法力度,积极的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及短视频等渠道宣传有关林业的法律法规,以此来进一步提高造林地的抚育管理水平,并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7]。例如,针对工作表现不好、相互推诿的工作人员,则需要严厉的惩处,追究其法律责任,以便于起到警示作用;针对工作表现好的工作人员,则可以给予物质方面或者精神方面的奖励。

结论:通过上述文章的研究可以得知,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群认识到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但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更为恶劣,且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效果也一直都不是很好。鉴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有必要提高重视度,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植树造林的工作水平,而且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乔生清,杨艳丽,雷占梅. 基于青海高海拔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林木生产力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22(23):111-113.
[2]罗布顿珠. 简述高海拔地区本地细叶红柳扦插育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 种子科技, 2022, 40 (07): 111-113.

[3]崔小宁. 关山高海拔山地造林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 2021, 62 (08): 32-34.

[4]吴永军. 创新造林模式 建设美丽西藏[J]. 国土绿化, 2020, (12): 39-41.

[5]次旦卓玛. 西藏的砂生槐生物特点和综合利用情况分析[J]. 农家参谋, 2021, (21): 177-178.

[6]李乐. 浅谈漳县高海拔地区提高云杉造林质量技术[J]. 甘肃科技, 2021, 37 (12): 189-190.

[7]王大州, 张植志, 朱昕. 地形对高海拔地区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J]. 湖南林业科技, 2020, 47 (04): 131-1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