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课堂思想情感融入的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安怡静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063000

摘要

在当今社会,高职音乐课堂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将思想情感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情感价值,这是每位高职音乐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音乐课堂中思想情感融入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找到贴合学生实际需求、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的教学方法。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研究,我们期望高职音乐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丰富情感的音乐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情感融入;策略

正文


引言:思想情感融入教学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悟和情感认知。在高职音乐课堂中思想情感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提升对音乐艺术的鉴赏力和创作力,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教学不再是单调的技能训练,而是一次心灵的触摸和情感的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将思想情感融入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情感的波澜,领悟人生的真谛。

一、高职音乐课堂与思想情感融入的重要性

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的语言,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在高职音乐课堂中将思想情感融入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比如说,当教师在教授一首古典乐曲时,不仅是传授演奏技巧,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探寻乐曲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作曲家的创作情感。例如,《歌唱祖国》这类充满爱国情怀的歌曲,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在铿锵有力的旋律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自豪。这样的音乐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音乐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1]。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情感的流露,当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演奏也会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在演奏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曲子时,如果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感受到曲中的思念之情,那么他们的演奏就会更加动人,更能够触动听众的心灵。因此,高职音乐课堂中思想情感的融入,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音乐课堂思想情感融入的教学策略

(一)以情动人,音乐背后的故事解读

在高职音乐课堂中,实施“以情动人,音乐背后的故事解读”,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理解能力,深入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历史脉络,从而更加真切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例如,在教授《梁祝》这首经典音乐作品时,教师传授旋律和技巧,着重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教师详细描绘两位主人公的相识、相知到相爱以及最终无法相守的悲剧结局,将这些情节与音乐中的旋律变化、情感起伏紧密结合。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故事场景,感受到了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恋和无奈分离的悲痛,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演奏这首曲子,更在心灵深处与音乐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开始主动探寻其他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和表达音乐中的情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这种“以情动人,音乐背后的故事解读”的教学方法,可以丰富高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情感交流,创设互动式音乐课堂

情感交流,创设互动式可以打造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进而在交流中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情感体验。例如,以“民族音乐”为主题的课堂上,教师介绍不同地域的民乐曲风,安排一次小组合作的互动环节,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首代表性的民乐曲目进行研究和演绎,学生们需要共同分析曲目的旋律、节奏和情感特点,共同探讨如何将这些特点通过演奏和表演传达出来[2]。在小组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对所选曲目的理解,有的通过乐器合奏,有的加入舞蹈元素,还有的结合诗词朗诵来营造氛围。这样的互动式音乐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准备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深入交流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的交流和共鸣,让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了共同话题和更多乐趣,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课堂的期待,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塑造更加全面的人格。

(三)寓教于乐,音乐游戏中的情感教育

在高职音乐课堂中,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尤其是通过音乐游戏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将音乐教育与游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和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名为“音乐情感猜猜乐”的游戏,教师会播放不同情感色彩的音乐片段,如欢快的、悲伤的、热烈的或是宁静的,然后学生们需要猜测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无论是通过语言表达、肢体动作还是即兴演奏,来回应这种情感。这样的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让他们在猜测与表达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识别和传达不同的情感。教师还可以组织“音乐故事接龙”游戏,每个学生根据前一个人播放的音乐片段,继续播放下一段音乐,共同编织一个完整的音乐故事,这个游戏不仅考验学生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掌握,还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情感投入。学生们在游戏中逐渐学会如何用音乐去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如何在音乐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音乐游戏,高职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提升音乐技能,培养他们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也让音乐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

(四)心随乐动,引导学生感悟音乐节奏

心随乐动,引导学生感悟音乐节奏是深化学生音乐理解、提升艺术修养的关键环节,强调让学生通过身心去感受音乐的节奏,从而在心灵深处与音乐产生共鸣。例如,以国内经典曲目《二泉映月》为例,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展现了深沉而内敛的情感。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们播放《二泉映月》的音频,让他们闭上眼睛,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之中。随着曲子的缓缓流淌,教师轻声引导学生们去感受那如泉水般流动的节奏,去捕捉每一个音符的跳跃和每一个节拍的转换。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们的心灵开始与曲子产生共鸣,他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种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节奏变化,仿佛看到了阿炳在月光下独自拉奏二胡的孤独身影。接着,教师让学生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这首曲子的节奏。有的学生选择用手拍击桌面,有的学生则用脚打节拍,还有的学生甚至尝试用身体语言去诠释这首曲子的韵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感悟音乐节奏,更在心灵深处与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开始懂得音乐不仅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更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更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五)视听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情感体验

在高职音乐课堂中,采用“视听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情感体验”的教学,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理解。多媒体技术的融入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方位、多感官的艺术体验[4]。以教授《黄河大合唱》这首具有浓厚历史感和民族情感的作品为例,教师先通过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壮观的黄河景象和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形象。视频中黄河的波涛汹涌、抗战将士的英勇无畏,以及合唱队员们激昂的歌声,都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感受到了歌曲中所蕴含的浓厚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在视频播放的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歌曲中的各个部分进行拆解和展示,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声部的配合,感受到音乐与歌词的完美结合。这种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黄河大合唱》这首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在心灵深处被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作和表达,学生们可以自己制作音乐视频,将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影像和声音展现出来,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深刻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六)文化熏陶,结合民族音乐进行情感教育

在高职音乐课堂中,实施“文化熏陶,结合民族音乐进行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是深化学生对音乐与文化的理解,培养他们民族情感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如蒙古族长调、陕北信天游或是云南山歌等,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教授这些民族音乐时教师可以介绍音乐的基本旋律和节奏,着重讲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讲述这些民族音乐与当地人民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5]。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实地学习和采风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前往民族音乐发源地,亲身体验当地的音乐文化和生活氛围,与当地民间艺人交流学习,亲自演奏和演唱民族音乐,让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了解,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和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结合民族音乐进行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高职音乐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学生们开始更加珍视和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也更加开放和包容地欣赏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

(七)实践体验,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与表演

实践体验体现在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与表演,能够直接触及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的内涵,在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思想与情感。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家乡”为主题的音乐创作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以及那些与家乡有关的温馨瞬间,然后鼓励他们用音乐来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音乐风格、乐器和编曲方式,创作出一首代表自己家乡的音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升音乐创作能力,在音乐中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实现情感的深度融入。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将他们的音乐作品呈现给全班同学,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通过音乐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表演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技能的一次检验,更是对他们情感表达能力的一次锻炼。这种实践体验,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与表演,让高职音乐课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学生们在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提升音乐技能,更学会如何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他们在音乐的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音乐课堂中思想情感融入不仅是音乐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培养与表达,希望能为高职音乐教育注入更多的情感元素,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能够提升技艺,学会如何用音乐去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更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广大教师要继续关注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不断探索和完善思想情感融入的教学策略,让音乐教育真正成为连接学生与美好世界的桥梁,为他们的成长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冷商睿.高职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45):1.

[2] 王佳苗.将情感教学融入音乐课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2):184-184.

[3] 武绍宏.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黄河之声, 2014(10):1.

[4] 李光华,刘丽娟.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对策[J].成才, 2023(5):38-39.

[5] 王光师.高职音乐教学中应融入情感教育研究[J].黄河之声, 2017(10):1.

 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4年度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将“思政元素”融入高职学前教育《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TSSKL2024-0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