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赵志龙

陕西地建土地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

在当今世界,随着建设工程的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装配式建筑是指在施工现场预先进行有关配套设施的布置,并将其组装起来,从而构成新的建筑物。相对传统的施工技术,它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成本,因此,它被许多建筑项目青睐,特别是在绿色建筑的建设中,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正文

引言

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模式来说,其优势和价值相当突出。不仅能够提升建筑施工效率,质量、性能,还能有效地降低建筑成本的消耗,包括材料、人工和设备的投入,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装配式建筑还能大幅度的控制建筑施工中各类污染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符合绿色建筑施工理念,因此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概述

装配式建筑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由生产厂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对相关部品部件进行预先制定,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构造起一个整体的建筑结构形式建筑。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和优化,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样、灵活,可以实现成批建造,且投入成本较低,工期相对较短,促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逐渐形成更为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包括:板材建筑、骨架板材建筑、砌块建筑等。这类施工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均是由生产厂商提前加工完成的预制件,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使用相应的工艺或是机械设备,就能够直接进行组装和安装,施工效率比较高。与此同时,预制构件安装和工程项目其他很多施工环节可以同步开展,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及装修作业的同步进行,有效的缩减建造工期;二是预制构件类型丰富多样,包括:预制柱、叠合板、内外墙板、预制梁等,通常建筑需要较多的构件数量,所以为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进度及效益,必须做好施工设计规划的工作,包装预制构件质量、规格、性能等均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与标准;三是预制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无需养护,能够直接进行应用,即借助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拼装和吊装即可,这就大大减少了施工成本;四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污染较小,既符合了绿色施工理念的要求,还能够实现安全文明施工;五是装配式建筑具备优良的保温、防震及防水性能,不仅符合现代居住者对建筑物的基础要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材料的消耗,而且安装施工非常简便,满足应急的需求;六是装配式建筑能够引入规范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从而显著提高建筑构建的精准度,有效控制各项误差,确保预制构件的强度与质量,最终获得更为理想的建设效果,为企业创造更大化的综合效益,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1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吊装施工要点上,吊装叠合板时,应采用可调式四方架从吊点处水平吊运,应尽量减少在非预应力方向因自重产生的弯矩;起吊时,应观察塔吊和塔身是否是整张或者有晃动的情况,在离地面20~30cm时起吊,叠合板放下时要停稳慢放,无法继续起吊应立即停止吊运。吊运过程应做好危险标志,并必须沿固定的路线吊运,隔离采用彩条布。叠合板场L≤4m时,采用4挂钩,>4m时采用6点挂钩。安装前在梁顶、预制墙板立面弹线出各板块位置,预制板吊运至楼层上,需用铁钩构筑牵引绳,2名施工人员应从不同方向牵引。施工之前应确定板伸入支座10mm,安装完成后,需要校核板底接缝高低差,拼缝高低差≤3m。采用吊环和钢丝绳进行卸扣连接,在预制墙板吊环的位置上墙板起吊,并检查构件的质量,确保具体的吊装位置,吊环连接应恰当。起吊前,应在预制墙板的下侧防止多层板,然后缓慢均速地吊起预制墙板。在8mm之内进行构件轴线,5mm之内控制垂直度。

2.2构配件的运输和存放管理

装配式建筑整体施工质量与预制构件运输和存放具有直接联系。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种类众多,不同预制构件自身物理和化学性能各不相同,倘若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可能导致内部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在未来施工过程中存在众多质量安全隐患。由于部分企业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意识较差,没有对预制构配件做好运输与管理工作,最终导致预制构件损坏率较高,企业成本增加。需加强关于预制构件运输以及管理环节的监管力度,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划分预制构件类型,根据不同预制构件的性能选择针对性的运输方式,防止受到人为损害。预制构件存放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确保各类预制构件能够分类存放,避免将其聚集到一个地方,防止某些预制配件之间相互反应,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同时,存放仓库内温湿度还需达到相应标准,以此提高预制构件的安全性能。

2.3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技术是对传统技术方法的一种革新,它迫使传统的技术方法得以实现和运用,同时也使建筑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优化。同时,随着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的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也发生了变化,工程的最后成效性也越来越好。BIM技术被运用到了装配式建筑技术中,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地运用成本控制。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的动态管理,精确地计算和管理项目的相关零部件,从而达到最优的成本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使用,最终达到改善施工质量的目的。第二,利用BIM技术中的报表资料,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疏漏问题进行检查,并能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提高工程造价的计算效率。此外,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运用,能有效地优化施工资源,节省人力,对于提高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有效地运用成本控制。BIM技术的优点很多,包括跨界、管道等,同时还需要大量的预设设备,因此,利用BIM技术可以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仿真和分析,从而合理安排管道问题,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第四,有效地运用建筑安全管理。在BIM技术的运用中,能够完成技术交底、图纸审核与优化、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识别,特别是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可视化控制。而在BIM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施工的安全方案,将有关的信息传递与分享,可以极大地降低施工风险,从而提高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最后,有效地运用于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通过运用BIM技术,可以动态地对工程项目进行动态管理、优化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从而达到优化施工进度的目的。

结语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技术、组织设计、管理等都有新的要求,这也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做好管理措施优化提升。但是与之而来的也是对施工管理的新要求和新标准。文章就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纪飞.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105-106.

2]贾方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1,(10):62,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