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莫美荣

荔浦市大塘镇盘村小学

摘要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已由单纯地教授知识,转向了对学生语文技能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因此,要想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建立一个有效语文课堂。文章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怎样建设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正文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新一轮的新课改理念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理念与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们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学识,而且要更加深入有效地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给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引起同学们的关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与有效性。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注意到课程的超前与创新,把握好新课程标准的需求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持续提高自身的教育与教学能力。

一、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的出台与执行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课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提升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这就需要改变小学语文教育的常规教学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经过细致的安排,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之中,达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效果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而学生则是处于一种消极接受状态。而有效的课堂则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重点放在对语文技能的发展上,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积极表达,勤于实践。在这种课堂上,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征,细心地创造出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去合作探究,把学生的各种感觉都给激发出来,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体会到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其他科目时,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文技能,如听、说、读、写等。然而,由于其所蕴涵的丰厚的人文底蕴,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意味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掌握语文的知识和技巧,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其人文素质。营造有效的课堂,打造有趣的教学情景,进行启迪式的语文教育,让学生们自己去阅读,去合作交流,去探究和质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体会到了语文特有的韵味,体会到了语文的妙处,充实心灵。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

(一)贯彻教学目标原则

教学目的是实施有效教育的起点和最终目的因此,有效教育要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进行。在课堂上,要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重点在于对文章中的景物进行记忆,了解文章的意义,体会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过程与方法的目的,即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语文的美感,体会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旨在使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珍惜眼前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使学生有一种正确人生态度,不断地开拓自己眼界,不断地去追求美好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目的。

(二)培养兴趣原则

创设情景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建立有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如绿色的树木,蓝色的天空,白色的白云,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学生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在阅读了文本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引起学生的同情,更好地了解文本的意义。在启发同学们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可以用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比如牛顿是从一个苹果里掉下来找到了重力,又或者是比尔·盖茨小时候要成为一个顶尖的编程大师让同学们认识到,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有一个伟大的目标。情景的营造能使学生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学生的情绪感受,使教学气氛变得生动、有效。

(三)主观能动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同学们提供合适的教材,让学生进行自学,并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去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给出回答,而应采用“启发式”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此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启发,促进学习。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制订自学方案,使学生形成自学的习惯。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实践,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完善导入环节,做好教学铺垫

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做好课堂导入工作。好的教学引入常常能很快抓住同学的眼球,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在飞速地发展,学生独立意识正在萌芽,任何能够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因素都必须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抓住学生思想,将学生的学习激情完全地释放出来,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学习动力。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之初,将有趣的课堂引入方法进行巧妙的应用,在教学之初就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主动地去探究,去品味,使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要改进课堂教学程序,重视课堂的前期准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课堂引入,为以后的教学作好准备。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做好三方面的前期工作:一是,要对语文课堂进行设计,营造一个比较完美的语文学习情境;二是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方法和程序,把最好的教学模型转变成一种实际的教学形态,明确教学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工作。三是,老师根据需要,对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设置,这样可以迅速地引起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融入老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之中,主动地去探究所掌握的知识。

(二)创设多元情境,深化学习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能够将情景教学方法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部情感,而且能够通过情景渲染,促进学生深入地了解文本的内容和内涵。在新的语文标准中,对老师提出了要加强课堂教学的情景化,要立足于学生的语文生活,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合作和探究地学习。

1.生活情境

生活是生命的源泉,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应该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去感受人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真实的生活为视角,创设生命化的教学情景。小学教材中的大部分文本都很好地融入了实际生活。在进行相关的情景教学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老师要将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老师营造的教学情景中寻找到一种熟悉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课堂之中。

2.表演情境

表演情境指的是把戏剧因素融合到教室里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们去饰演小说中的人物,亲自体验一下剧情,体会到小说的主旨,在场景中对文本中的词语和含义进行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演出情景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吸引力,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和表现自己技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语文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生的表现和团体精神都发展起来,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创造更大的舞台。

(三)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学法指导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不断地将学生放在了课堂的主导位置上,老师们应该把课堂当成一个主要的教育平台,要把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完全的重视起来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将整个的课程都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分析技巧和阅读技能,并且能够通过对文章的一些具体的地方进行深入的探究,理解作者的想法和情感。通过对比喻的整体架构进行梳理,提取文章大意,进而加深对比喻哲学的认识与把握。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紧紧地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问题的解析和回答,有效地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教学支持

信息技术已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活动之中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们在进行课堂教育过程中,要将现代信息科技运用课堂上,建立起一套高质量的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系统,让信息技术的支撑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比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资源,充分体现了笔者对西沙的热爱。其目的在于让同学领略南海的广阔与富饶,领略西沙的美景,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

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对文中的精彩词句的积累,掌握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例如,将电子地图和风景录像放在屏幕上,把西沙群岛的具体位置显示出来,把美丽的西沙群岛的景色展现出来。然后,老师可以通过演示微课的录像,让同学们按照顺序进行课文的朗读,然后引导同学们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解、归纳和总结。在此期间,同学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喜爱。

(五)组织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活力

在教学中,互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步骤,它不但可以创造出活泼的课堂气氛,让更多的学生加入课堂中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融洽的教育环境。所以,老师要注重课堂的交互,按照教材的要求,设计出合适的思路进行深入思索,在问题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动力被调动起来,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沉浸在学习之中,主动地和老师进行交流,创造出一个高效愉快的语文课堂。

组织合作指的是以问题作为媒介,通过相关情境的设置,以群体为单位,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老师应开展趣味化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因此,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并组建一个学习团队,让学生用协作的方法,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在分组中定期引入竞赛制度,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相互沟通。

(六)完善教学评价,巩固教学成效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其教育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既能作为一种评估与反馈的手段,也能给师生进行反思,是一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老师们要更加注重改善和提高课堂教学评估的质量,以更多元化的评价准则和更科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古代诗歌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来一场诗歌诵读大赛。竞赛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评估。老师在评估学生朗读的表现效果时,重点要看学生朗读的熟练程度和流畅程度,有无言语上的失误,还要看学生朗读时的情绪是否恰当。另外,老师也运用了垂直比较的方法,将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了比较,使其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将横、纵两种评估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背诵能力,取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结束语

总之,老师们要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持续的完善,以多样化、智能化、趣味性的课堂教学,让同学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益,有所提升,奠定良好的根基。在这个进程中,要始终把新课程标准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在核心素质的指引下,把学生的积极性都激发出来,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理解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苏琳.探讨新课改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2(43):153-155.

2]田甜.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2(3):56-58.

3]吴玲玲.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J].试题与研究,2023(16):141-143.

4]张绍云.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5):43-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