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正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例如,由于降雨集中、强度大,造成洪涝灾害;在雨水收集方面,由于缺乏对雨水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导致大量雨水通过地表径流方式进入河流湖泊,使得河湖污染严重。此外,还有很多城市绿化区域采用硬化地面,即“硬质铺装”,不仅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也不利于雨水下渗和净化。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效益,海绵城市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海绵城市,通俗来理解,就是像“海绵”一样,在降雨季节“吸水”,在干旱时“放水”,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一、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这种理念强调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即通过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韧性。
图1.海绵城市
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成为了许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海绵城市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的西雅图、加拿大温哥华等城市都采用了海绵城市理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海绵城市主要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一)建设雨水花园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内容就是建设雨水花园,其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土壤的蓄水性能,使之形成一个小型的微型蓄水池,然后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储存。当然,除了雨水花园之外,还可以应用其他形式的储水设施,如渗透塘等,这些都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强调的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储水系统,以确保其能够高效发挥作用,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
图2.雨水花园原理图
从实践来看,海绵城市理念已经在多个城市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后,各地区在开展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积极借鉴和学习海绵城市理念,全面提升园林设计水平,切实增强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1]。
(二)充分发挥生物净化功能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通过借鉴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时可以充分发挥其生物净化功能,使园林景观中植被对污染物具有吸收、吸附以及净化作用。具体来说,首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进行过滤,将部分悬浮物截留下来,实现净化水体的目的;其次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氧化分解,使有害物质得到降解;最后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空气质量。还需要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合理选择耐旱、耐寒、耐贫瘠等不同类型的植物,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园林绿化需求。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植物容易受到冻害,应选择能够适应寒冷气候的树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其生长。总之要想使海绵城市理念更好地融入到景观园林设计中,就必须要加强对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尽可能地降低暴雨天气对城市造成的负面影响[2]。
(三)设计开辟绿地,为城市建设海绵载体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应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划绿地,相关部门应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尽可能多地种植树木,增加绿化面积。当然,在进行城市绿化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原有的植被,防止出现破坏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节约用水,避免浪费水资源。利用现有地形、水系,在不影响原有自然地形地貌的前提下,适当开辟湿地、旱溪等区域,使城市地下水位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设计,如有条件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设置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景设施,丰富城市景观效果。还可以利用部分水体建设湿地公园,打造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游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四)利用渗透性铺装增强城市透水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雨水管理系统是城市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的排水系统替换为下渗、净化、回用等功能相结合的新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和水污染问题。通过植被种植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实现雨水滞留,增强绿地及土壤对雨水的吸纳能力。通过硬质铺装材料设置渗透单元,改善地表径流,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利用透水性路面代替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提高道路透水性,选用透水砖代替传统地砖铺设于人行道和车行道,进一步增强路面透水性,利用透水型碎石或沙粒代替传统砂石铺装于广场、停车场等地,增强城市地表蓄水性,缓解城市排水压力[3]。
三、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多元价值
(一)生态价值的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扩张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诸如水涝、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这些都是与原有城市规划中对自然的忽略密切相关的。因此,为提高城市景观的生态价值,就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重要意义。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实现了生态价值的提升,改善城市微气候,使得城市降雨更有“韧性”,实现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强化生态系统功能,通过构建多样的植物配置,营造良好的生态群落,维持生态平衡,净化水体水质,提升城市生态效益。促进低碳生活方式,通过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出行通道,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绿色出行活动,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社会价值的增强
城市发展建设中,海绵城市的概念正被广泛运用于各大城市建设之中。对城市景观园林进行设计与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海绵城市理念,将其融入其中,从而提高景观设计的综合性能。在社会价值方面,海绵城市理念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在生态价值的方面,通过对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合理利用,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能减少城市内涝现象发生。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加强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4]。
(三)经济价值的挖掘
海绵城市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将生态空间与城市中的各种元素相连接,创造出可持续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不仅包括了人类居住环境,还涵盖了公园绿地、道路广场、小区庭院等各个方面。“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顺应现阶段的时代发展潮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海绵城市”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节约土地资源;其次,“海绵城市”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宜居生活。“海绵城市”符合现代社会节能环保的要求,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最后,“海绵城市”能够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吸引力,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海绵城市”理念既满足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需求,又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必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规划引领,科学布局
为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的价值,首先应该规划引领,科学布局。规划引领是实施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在城市规划中,应明确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范围、布局等内容,以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为先导,推动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落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布局是实现海绵城市理念的关键,在具体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技术和措施,实现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地势较低、降雨强度大的地区,可以通过设置渗透式绿地、透水混凝土路面等方式,提高雨水的蓄积和滞留能力;而对于地势较高、降雨强度小的地区,则可以通过增加雨水调蓄设施等手段,减少径流的产生和排放。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对海绵城市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同时还需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真正发挥出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
(二)管理精细,长效运行
与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不同,“海绵城市”在规划设计上强调生态优先,把恢复城市自然水文循环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对现有城市空间的梳理、改造和利用,增强城市水体自然循环能力,充分发挥绿地、树木等生态系统功能,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此外,在日常运行管理中,注重从源头上控制水污染,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实现雨水回收再利用。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完善相关制度标准体系,强化组织实施保障[5]。
海绵城市理念是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产物。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应当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城市设计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雨洪收集系统和排放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合理的景观空间结构。为实现对海绵城市的长效精细化管理,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学习、深入研究海绵城市理念,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性。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得到更好地落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例如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均具有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应结合我国国情,并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力度不足、资金投入不够以及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予以解决[6]。
(三)宣传普及,提升意识
要想使海绵城市理念深入人心,需要做好宣传工作。目前,很多人仍然存在着对海绵城市理念不够重视的情况,导致该理念无法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为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宣传工作,不仅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深入解读,而且还应通过媒体平台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广泛传播,进而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意识,逐渐接受这一新的理念。政府、企业、公众三方面主体也需要加强合作,积极推广“海绵”理念,从多个角度入手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支持“海绵”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海绵”理念的应用与普及;公众需要树立正确观念,主动参与到“海绵”建设当中来,共同打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结语
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对这一现状,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城市设计人员需要大力推广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构建海绵城市,积极推动园林景观设计创新,为人们创造出更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云雷,马爱晖,巩向艳.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4(06):167-169.
[2]李朝阳.数字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新城建科技,2024,33(02):76-78.
[3]杜嘉仪,王凤.数字媒体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24,54(01):95-98+113.
[4]郑亚菲.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思考[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02):7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