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园林树木冬季养护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高校;园林树木;冬季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正文
引言
在构建高校环境中,园林树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美化空间的元素,更是提升校园空气质量,塑造学术气息的重要手段。我国各地气候各异,冬季时长从数月到半年不等,部分地区甚至长达半年以上。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对园林植物的呵护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采用科学的养护管理策略,根据不同植物种类的特点进行精细化养护。例如,在某些地区,园林设计师会引入花灌木丰富景观,诸如色彩鲜艳的碧桃、紫叶矮樱,以及绽放大花秋葵,构成了独特的视觉盛宴。而在一些地方,乔木如杨树和柳树则是园林的主要构成,它们在冬季也需要特别的照料,以确保其生命力的延续。因此,高校园林管理者需深化专业知识,深入研究冬季植物养护的科学方法,对关键要点有清晰地理解和实践能力,有效地运用这些技术,从而实现优化环境、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的目标。
一、高校园林树木冬季养护管理技术开展的意义
作为高校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园林树木在校园景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茂盛生长不仅提升了校园环境的品质,而且无声地展示了高校的历史积淀和教育的深度,有效地塑造了独特的学术气息。我国多数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严冬少雨的特性对树木的生长构成了挑战。因此,实施有效的冬季养护管理策略对于保障树木的茁壮成长至关重要。针对高校园林中的树木景观,精心的冬季维护工作如同催化剂,激活了树木的生命力,为构建出一幅生动而和谐的自然画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举措旨在提升师生们的心理满足感,进而间接地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宜人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生活环境[1]。
二、树木低温危害原理
1、地上部分
在一些北部地域,冬季严寒的气候条件对树木构成严峻考验,地面以上的树木结构,尤其是那些主干朝南的,更容易遭受冻害的影响。北方地区的日夜温差悬殊显著,白天时,阳光照射使树木的树皮温度升高,促进树木的生理活动。然而,一旦夜幕降临,急剧的降温使得树木面临冷冻损伤的威胁。初冬时节,树木的皮层组织由于气温骤降而收缩,从而导致树皮产生裂缝。需要注意的是,枝杈内部,特别是年轮较窄、导管纤细且营养分配相对较少的部位,成为枝杈冻害的高发地带。这些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降低了树木抵御寒冷的能力,当导管受损后,春季会显现为树液渗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流胶现象,流胶不仅影响树木的外观,还会对其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2]。
2、地下部分
在园林树木地下结构中,根茎区域尤其易遭受冻害的侵袭。首先,根茎地带成为低温挑战的前沿阵地。由于它接近地表,根茎对气温波动异常敏感,其生物活动的节奏与地上部分截然不同,比其他部位早些启动生长,又迟迟不愿进入休眠状态,这使得根茎的耐寒特性显得尤为脆弱。一旦根茎受损,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整个根系的连锁冻害。根系没有自然的休眠机制作为防护,因此抵御冷冻的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那些气候严苛、少雪和干旱的环境中,根系的冻害问题更为显著,但因为根系深藏地下,这些影响通常不那么直观。
三、高校园林树木冬季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1、防治低温伤害
(1)结合具体环境合理选择树种
高校为了构建和谐的园林生态,关键在于精准匹配植物种类,确保它们能在特定土壤条件下展现出勃勃生机,并具备抵御严寒的能力,以免在低温气候下遭受死亡之灾,从而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园林管理者的决策至关重要,他们应谨慎引进物种,切勿过度,否则不仅可能破坏原有的视觉美感,还可能加剧树木因不适应而冻死的概率。
(2)架设风障
在高校园林中,树木的保温养护至关重要,它能有效抵御严寒,保障树木的茁壮生长和繁茂。常规策略是将防护屏障安置在树木背风侧,旨在防止冷空气、干旱和强风对树木造成潜在损害。常用的风障构建材料包括编织的玉米秆篱笆和芦苇围栏,这些选择既经济又实用。对于幼龄树木,风障的高度需略高于树冠,以提供全面的保护;而对于生长年限较长的树木,风障的高度则可适当调低,同时结合杉木支柱或辅助木桩稳固其结构。在风障设计中,要特别注重细节,如发现有通风缝隙,专业人员可以填充稻草、茅草或芦苇,并用细棒加固,外部再施以泥土密封,确保风障功能的充分发挥,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法体现了对树木生长环境的精心呵护[3]。
(3)防雪防盐工作
在冬季的雪季里,每当银装素裹后,园林养护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迅速清理常绿树木上的积雪。量的积雪不仅可能对易损枝条构成潜在威胁,还涉及后续的清雪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谨慎使用融雪剂,以防止其化学成分对土壤结构产生长期影响,为此,挡盐板的应用显得尤为关键。挡盐板的存在具有多方面的益处。首先,它就像一道自然屏障,抵挡寒风并保护植物的生长区域,确保在使用除雪剂时,化学物质能被有效隔绝,避免污染土壤。另外,挡盐板的独特设计赋予了它出色的耐用性,其表面经过精心处理,具备较强的柔韧性和耐久性,能够长久使用,无需频繁更换。最后,挡盐板的安装和移除操作简便,便于清洗,这使得它成为一项既安全又经济的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重视肥水管理
高效的水分和肥料管理对于提升树木的整体生长性能至关重要。在冬季高校园林树木的维护中,技术专家应将这视为首要任务,确保树木在冬眠期间仍能保持活力与茂盛。为此,他们需灵活应对四季变化,以科学的肥水策略为基础,为冬季养护做好准备。春天,技术员应着重于滋养新芽,激发其生长潜力,以最大化光合作用,保障树木的全面健康发展。秋季,他们则需精确调控灌溉,配合深度除草和土壤翻整,适度减缓枝条生长,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期,从而增强树木抵御严寒和病虫害的能力,确保其在冬季也能稳健成长[4]。
(5)涂白
高校园林冬季树木养护管理中,涂白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策略,其核心在于调节树木春季的热量吸收,从而减轻早春温度骤降对树木的潜在威胁,并兼有防治病虫害的功效。实施涂白时,需根据树种特性和预期目标调整配方,首要目标是保暖,其次考虑病虫害防控。具体调配包括石硫合剂、食盐、熟石灰、适量油脂和水,步骤为先将熟石灰与水混合,随后加入油脂搅拌成石灰乳,接着混入石硫合剂原液和盐水溶液。在操作中,务必全面覆盖主干和主枝的底部,确保涂覆均匀。通常来说,涂白作业分为两个阶段最为理想,首次应在初冬启动,然后在早春时节进行二次处理。涂白的标准要求涂层稳固,无滴落,干燥后无翘曲脱落现象。理想的涂白时机应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因降雨或降雪会削弱涂白的效果。
2、防治病虫害
(1)实施冬耕深翻
在土壤进入冻结期前,一项关键的养护管理措施是进行适时的深耕作业。这项操作旨在增强土壤的保水透性,同时松动土壤结构,有利于雨水和雪水的储存,进而促进植物根系的茁壮发展。此外,通过深耕,还能将凋落物和残留枝叶混合入土,使潜伏在土壤中的越冬害虫暴露于地面,经受严寒或天敌的消灭。在此过程中,杂草会被清除干净,连同可能存在的虫卵一起消灭,有助于减少来年害虫的数量。通过深度翻耕,土壤表层的病原微生物和害虫被有意转移到下层,这些病原体在新环境中难以存活,从而破坏了它们适宜繁殖的条件。这种策略有效地改变了病虫害的生存环境,从长远来看,对病虫害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清除枯枝落叶
在我国冬季时节,树木周边的枯叶和枯枝往往成为病原体、害虫及病菌的藏匿之地,它们在此休眠,等待条件适宜时再度活跃并侵扰树木。因此,高校园林树木技术人员需定期清理这些枯枝落叶和杂草,以此减少病虫害的源头。在冬季修剪树木时,务必去除患病的枝叶,并进行妥善处理,防止病源扩散。此外,蛾类害虫的虫茧常附着于树叶上过冬,若不修剪病虫枝,应采取手工摘除虫茧的方法,收集后予以销毁,以彻底消除潜在威胁。
(3)做好无公害防治
无公害防治技术着重于采用相对温和且环境友好的手段,确保人类健康、家畜安全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涵盖生物、自然力、人工干预、生态模仿制剂和植物疗法等多种手段。对于那些季节性明显、冬季休眠的病虫害,提前布局冬季防控显得尤为关键。因为高校环境较为特殊,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在进行园林树木养护管理防治措施需格外谨慎,选择药物时务必谨慎考量,可以选择生物防治策略,比如通过引入天敌昆虫、鸟类或者有益微生物来控制害虫数量,这是一种自然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同时,物理防治也是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运用光、热、声等物理因子,或是借助机械装置,干扰害虫的生活习性和生命周期,间接达到防治目的,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以保护校园园林生态的完整性[5]。
3、整形修剪
(1)夏秋分化类型
早春和春夏交替之际绽放花朵的植物,其花芽通常在夏秋两季形成,以华北地区的碧桃为例。这类植物的花芽在上一年的6月至8月间开始分化,并持续至9月至10月完成。由于这些花芽在休眠期已经成形,因此在修剪时必须谨慎,以免损伤花芽。采取修剪策略应侧重于疏枝和短截,以塑造优美的树体形态,为下一年的花卉盛开打下基础。
(2)当年分化类型
秋季至夏季开花的种类,代表性的北方园林植物是国槐,其花芽分化属于当年型。修剪策略应设定在春季初期,趁树液活动尚不旺盛时进行,目的是防止冬日严寒刺激导致新生嫩芽的无序生长。
(3)一年内多次分化类型
对于那些一年内能多次开花的植物,称其为年内多期分化类别,北方最为显著的是紫叶矮樱。其修剪策略则聚焦于冬季,需剔除老枝叶,同时在花朵凋谢后进行适度短截,这样能够积极提升下一波开花的质量和繁密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园林规划的实践中,应深刻认识到园林树木冬季养护管理的核心价值,致力于研发创新的养护策略以增强树木抵御严冬的能力。这种精细化的管理确保了园内树木即使在冬季也能维持优良的生长状态,从而在四季轮回中持续为美化环境做出贡献,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应按照“因时制宜,因境选树”的原则,通过优化养护手段,巧妙地平衡绿化维护的成本效益,既突显了生态价值,也揭示了其深远的社会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龙霞.园林树木冬季养护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0,2(13):121-121.
[2]张微.园林树木冬季防冻措施探讨[J].新农业,2020,7(11):40-41.
[3]朱丽艳.秋冬季树木养护技术[J].新农业,2020,15(03):49-50.
[4]杨之政,吴明明.皖北地区冬季树木防寒防虫措施探析[J].南方农机,2021,52(1):74-75.
[5]杨玉亭,程松,高尚.高校园林树木冬季养护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3,11(4):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