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侗族草龙编织技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龙胜侗族;草龙编织技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正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草编艺术,特别是侗族的草编技艺,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能的展示,更是民族智慧与审美情感的传递。侗族草编艺术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其是其代表性作品如草龙、草狮、草鱼等,不仅用于日常生活,更在各类民族节庆中扮演重要角色,体现了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1.草编艺术引入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草编艺术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是一个创新的教育策略,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凭借与草编艺术的直接接触,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更能在实践中深入体验到侗族文化的独特美学。草编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涉及到形状、色彩与纹理的选择和搭配,这些元素的综合运用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表达能力。草编艺术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断试验和调整,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一个草编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思考如何将传统技艺与自己的创意结合,[2]如何通过手中的材料来表达个人的艺术视角,这种从构思到制作的完整过程,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极大考验和提升。因此,草编艺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民族文化的窗口,更是一个通过艺术创作来培养其审美和创造力的有效平台。
2.积极进行课程实践探索
将草编艺术融入现有的美术教育课程需要细致的规划和创新的课程设计,其核心在于如何有效地将草编技艺与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师需要对草编艺术进行适当的简化和调整,[3]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这涉及到将复杂的草编技巧分解成更易理解和操作的小单元,或是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草编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教师可以将草编项目与美术课程中的其他内容如绘画、雕塑等进行跨学科整合,例如,让学生先通过绘画设计草编作品的图案,然后再通过草编技术实现设计,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材料特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为了确保草编艺术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和作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4]凭借这样的课程实践探索,草编艺术可以成为美术教育中的一个有力的教学工具,不仅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还能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龙胜侗族草龙编织技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3.1选择适宜的草编项目
在设计侗族草编艺术的教学内容时,重点在于挑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并能体现草编文化精髓的项目。草编教学不仅需要考虑到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应关注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保证学生能够在操作中感受到成就感并逐步掌握技艺。选择草编项目时,首要考量是项目的文化代表性,如选择侗族的经典草编作品——草龙或草鱼,这些作品不仅富含侗族文化特色,[5]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神话和历史故事。技术难度的适配是至关重要的,应从简到难逐步推进,例如起初可以选择制作较为简单的草编小饰品,如草编花环或小动物,这类项目易于上手,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随着学生技能的提高,逐步引入更复杂的作品,如全身草龙的制作,凭借这样的项目梯度,不仅可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还能有效激励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草编艺术。
3.2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为了提升侗族草编艺术的教学效果,应设计包含竞赛和展示的多样化教学活动,这类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作热情,凭借组织草编比赛,学生不仅能在竞争中挑战自我,提高技艺,还能通过观摩同学的作品获得新的灵感和创意,这种竞赛形式鼓励学生将所学技能运用于实践,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比赛的评选过程应充分考虑创意、技巧和文化表达等多个维度,确保评价体系全面而公正。定期举办草编作品展览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在展览中,学生作品可以被更多人欣赏,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展览也是家长和社区成员了解侗族草编文化的窗口,有助于整个社区对这门传统艺术的认识和支持,凭借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草编艺术的教学将更加生动和有效,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3.3采用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被广泛认为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参与感的有效教学方法,尤其适合手工艺类的教学,如侗族草编艺术。在实施项目式学习时,教师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小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围绕着草编技艺的某个特定技能或文化元素展开。学生在完成每个小项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具体学习到草编的技术细节,更能在实践中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例如,可以设计一个为期一个学期的大项目,主题是“侗族传统节日的草编装饰制作”,在这个大项目中,学生需要分小组完成从设计草编图样到选材,再到实际编织的整个过程。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节日或文化主题,如草龙的制作,草狮、草鱼的编织等,凭借这样的项目设置,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实际操作的经验,更能在合作中学习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的技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更多是指导者和协调者,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同时也是评估学生工作的专家,凭借项目式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动态和互动,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侗族草编艺术的学习兴趣和深度。
3.4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传统艺术的教学中,其作用不可忽视。草编艺术作为一种需要较高技巧的手工艺,通过视频演示和在线互动平台的辅助,可以显著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学视频使得复杂的草编技术过程可视化,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中的每一个细节,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比传统的面授教学更加直观,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系列草编技艺的教学视频,从基础的材料选择和处理到复杂的编织技巧,每一个步骤都详细展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要选择观看。利用在线资源和平台,教师可以创建一个互动的学习社区,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上传自己的作品,进行在线展示和讨论。
4.草龙编织技艺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4.1面临的主要挑战
4.1.1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
在探讨龙胜侗族草龙编织技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时,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在动手操作草龙编织技艺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技能和兴趣。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手眼协调能力较弱或缺乏耐心而难以完成编织任务,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因为对编织技艺的浓厚兴趣而能够快速掌握技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比如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以促进学生间的互助与学习。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编织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草龙编织的活动中来。此外,通过引入游戏化元素和竞赛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有效缩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草龙编织技艺学习中的均衡发展。
4.1.2课堂时间的限制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龙胜侗族草龙编织技艺时,课堂时间的限制是一个主要挑战。草龙编织技艺的学习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和掌握编织技巧,而小学课程安排紧凑,每节课的时间有限,这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深入实践的机会。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继续草龙编织的学习。此外,教师可以设计紧凑高效的教学流程,确保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如通过快速演示、分步骤指导和小组合作等策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可以考虑将草龙编织技艺作为特色课程,融入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中或安排专门的工作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这些对策,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草龙编织技艺教学的潜力,促进学生对这一传统技艺的学习和传承。
4.1.3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龙胜侗族草龙编织技艺,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大挑战。草龙编织不仅是一种技艺,更蕴含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和历史,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理解和技艺操作能力,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组织专门的培训工作坊、邀请草龙编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以及提供相关的文化和技艺学习资源,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此外,鼓励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和教学研讨,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措施,教师不仅能够增强自身对草龙编织技艺的掌握,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侗族文化,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传达给学生,确保这一传统技艺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得到恰当的传承和发展。
4.2应对策略
4.2.1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施龙胜侗族草龙编织技艺教学时,面对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差异性,教师需采取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的策略。分层教学意味着根据学生对草龙编织技艺掌握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个性化指导则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特定需求和兴趣点,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支持。通过观察学生在编织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发现他们的潜能和挑战,进而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同伴互助学习的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互相协助,共同进步,从而营造一个包容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4.2.2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草龙编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技巧和步骤,因此需要一个明确的教学蓝图来指导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教学进度的安排应当从基础的编织技巧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图案和设计。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速度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进度,不会因为过快或过慢的教学节奏而感到挫败或无聊。此外,教学进度中还应包括定期的复习和巩固环节,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提高技艺。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进度,可以有效地平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掌握草龙编织技艺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4.3.3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草龙编织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编织技能和对侗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学校和教育部门应组织定期的专业培训,邀请草龙编织的专家和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工作坊、研讨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编织技艺和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索,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自主研究草龙编织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培训和学习,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将草龙编织技艺融入美术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这一传统技艺的理解和传承。
4.结论
美术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人文素养的任务。将草编艺术引入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新的学习素材,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尊重,凭借亲手制作草编作品,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刘耐青,王冬梅.基于迹象论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4,(06):172-174.
[2]孔凡朋.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小学美术教育实践的思考[J].大众文艺,2024,(06):145-147.
[3]蒋晨希.小学美术色彩感培养策略探究[J].色彩,2024,(02):145-147.
[4]姜美娟.昆曲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4,(04):178-180.
[5]刘菊红.“互联网+美育”视域下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4,26(03):233-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