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阶段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新模式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唐帆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0

摘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持续发展,铁路的整体运输规模也明显扩大,对铁路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在铁路运输行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保证铁路运输质量,需要全面加强养路工作,并采用大型的养路机械设备,从而有效提升养路工作质量。对此,相关铁路企业需要对大型养路机械做好具体的检修工作,并有效创新检修模式,保证大型养路机械的正常运行,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从而使我国铁路行业的整体运输效益得到有效提高。本文针对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工作展开分析,介绍了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检修意义,探讨了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检修模式的创新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

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模式;问题分析;创新对策

正文


    对于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而言,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作业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而导致其可能会出现故障问题,不仅在施工中具有较大振动和冲击,而且还会产生较高的噪音,增大了养路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与此同时,随着养路机械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相关设备与零部件可能会有老化与磨损问题出现,因此需要全面加强养路机械的检修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在当前阶段,企业逐渐加大对养路机械检修工作的重视程度,但结合检修工作现状来看,在实际检修时还存在相关问题,需要合理采取解决对策,对机械检修模式有效创新,从而有效保证检修工作质量。

一、大型养路机械设备检修的意义

    在铁路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有效利用大型养路机械,但在长时间使用养路机械后可能会出现故障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日常保养、检修和管理,从而使各类故障问题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使相关机械零部件使用时的磨损程度得到降低,使大型养路机械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确保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1]。在实际使用养路机械时,需要结合机械设备的运行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展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因此,在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期间,需要对养路机械设备的检修工作充分展开研究。一些企业在养护工作中如果对养路机械过度使用,将会增大养路机械的实际损耗,而且由于未及时开展维修工作,进而导致相关遗留问题不断积累,产生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有效强化养路机械的检修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也进一步增大了企业的竞争压力。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其需要对资金使用有效实现规范化管理,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具体的维护工作,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对于铁路养护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费用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为了使企业自身的经营水平得到提升,需要严格管理各种机械设备,使养路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使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发生概率得到降低,合理控制维修费用,使设备完好率、开合率、生产率、运转率以及利用率得到提升,使养路机械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合理控制设备使用成本,有效提高铁路运输工程的运行效益[2]

二、大型养路机械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检修模式相对落后

    从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角度展开分析,在行业发展初期,其工业化和机械化程度还相对较低,这也极大地限制了铁路检修工作开展,通常会在冬季对大型养路机械进行集中化的检修。对于此种检修模式,其虽然可以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使大型养路机械的运行状态得到恢复。但伴随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运输任务也在持续增加,这也进一步提升了铁路养护频率。在实际开展铁路养护工作时,需要对养路机械长期频繁使用,由于未做好具体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而导致养路机械容易出现相关故障问题[3]

(二)检修理念不合理

    在实际使用大型养路机械时,需要做好具体的检修工作。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带来的影响,进而导致部分企业未高度重视机械检修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虽然对设备使用十分重视,但对设备保养还存在一定的忽视,所以在检修设备时通常对事后检修方法进行采用。对于铁路养护设备而言,其通常针对大型养路机械进行检修,所以一旦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导致企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4]

三、现阶段大型养路机械检修的新模式

    以某铁路单位为例,其所采用的铁路线路为重载运煤专线,在实际维护线路时,与国铁集中维修有所不同,通常会对线路进行维修保养,定期对固定“天窗”进行设置,并有效捣固与清筛线路,充分利用天窗的间隙,从而做好机械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不同于国铁单位的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国铁的相关养路机械是处于闲置状态,所以夏季的检修时间相对较长,这使机械故障发生概率得到明显降低。当单位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时间相对较少时,检修工作强度相对较大,为了确保机械设备具有稳定性能,需要有效创新检修模式。随着大型养路机械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设备的老化问题也不断加重,故障发生概率也明显提升。因此,需要结合大型养路机械特点,充分探索出全新的检修模式,从而有效提高设备检修工作质量,避免养路机械设备在运行时出现故障问题[5]

(一)加大对养路机械检修管理的重视程度

    目前,许多铁路运输企业还未高度重视养路机械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未对相关机械设备有效进行检修,因此未能及时发现相关的故障问题。通常来说,在大型养路机械正式投入使用后,其往往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由于未做好具体的设备维护工作,进而导致设备运转负荷不断提升,出现了严重的损坏和老化问题。对此,相关铁路运输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管理工作,并对专业的检修技术人员进行安排,使其可以有效检查和维修养路机械。除此之外,相关设备操作人员需要按照具体的技术规范,正确操作大型养路机械,从而使设备得到有效维护,使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得到减少。

(二)有效创新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管理模式

    在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工作中,通过有效创新检修模式,可以使机械检修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现如今,相关施工单位在对大型养路机械开展检修工作时,通常采取定期检修、日常检修等模式,同时还会补充状态修。首先,对于日常检修保养工作,其可以对养路机械的常见故障进行处理,而且还可以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确保可以及时处理常见故障问题。其次,对于定期检修,其一般是在冬季的施工间歇期,全面检查和维修大型的养路机械,通常在仪表阀体校验、走行制动部探伤以及累计故障集中处理等工作中应用,可以全面检查养路机械,从而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对于状态检修,其可以重点检修养路机械的大部件,如在检查和维修捣固装置时,可以结合设备工作状态和修程,有针对性的开展维修工作,确保设备零部件的正常使用。对于此种检修模式,其有着一定的可行性,但在检修任务不断加重后,也降低了此模式的实用性,容易忽视养路机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有效创新检修模式,结合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情况,在检修工作中灵活运用新的技术,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机械故障的数据库进行建立,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准确预判机械故障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除此之外,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保证零配件的合理采购和使用,为养路机械设备提供备用零件,保证养路机械的稳定运行[6]

(三)加强基地建设和创新检修技术

对于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而言,其结构十分复杂,在实际开展养路工作时,所需要的养路机械设备数量也相对较多,有着相对繁重的检修任务,因此为了满足养路工作需求,需要对相关养路机械有效建设检修基地,以此来确保有效检测和维修大型的养路机械。与此同时,由于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具有的特殊性,对机械的检修和维护也具有较大难度,各类技术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对专业化的检修团队进行打造,并对机械检修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招聘,从而使设备检修队伍得到充实,确保检修技术人员充足,从而全面提升养路机械的检修水平[7]。除此之外,对于检修技术人员需要全面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使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确保其可以对养路机械的使用原理和结构设计等充分了解,从而在维修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养路机械的检修效率。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设备也在持续更新,相关检修技术人员也需要对自身的知识体系有效更新和完善,掌握先进的检修技术和工艺,以此来使大型养路机械检修工作质量得到提高[8]

四、大型养路机械的状态监测和修理

在当前铁路铺设与养护工作中,需要针对大型养路机械有效开展状态监测工作,并对机械设备展开维修,从而有效保证养路机械的正常运行。现如今,我国对状态检修制度进行了有效实施,可以有效监测机械状态,并对其展开预防性维修。在具体的状态修过程中,需要合理采用技术手段,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预防,使相关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通过运用此种检修模式,可以使机械使用和维修间存在的矛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避免由于设备故障而进行维修,使相关养路机械的检修成本得到降低。在实际开展养路机械状态修工作时,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组织模式,具体包括信息收集处理、采集传递以及技术分析决策等组成部分。

(一)信息采集传递

    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除了可以在油品监测过程中有效采样,而且还可以采用压力、温度、噪声等状态监测手段,从而有效获取相关机械信息。与此同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采用仪表指示、日常点检、目测、耳听,对设备异常进行定期检查,做好具体的换油和不油工作,有效处理相关故障问题,对零部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在构建信息采集系统时,需要对信息采集人员的职能加以明确,对信息的传递方式和渠道进行确定,确保可以及时、全面、准确的获取信息。

(二)信息收集处理

    在大型养路机械运行过程中,信息收集处理机构包括专职的设备管理和检测机构。相关检测中心不仅需要采用铁谱、光谱和理化分析方式,从而对油样有效进行检测,确保可以获得相关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需要针对数据信息有效统计和处理。

(三)技术分析决策

    在收集和统计信息后,需要安排专业的检测工程师,结合获取到的设备信息,根据大型养路机械的磨损规律、结构原理和技术动态等,全面分析和判定机械运行状态,并明确其存在的故障问题,科学制定技术决策,合理编制检修方案,从而有效维修机械设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铁路铺设和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养路机械设备是十分重要的一类工具,而且通常为大型设备,因此在开展检修工作时具有较大难度。结合当前阶段铁路运输企业的养路现状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养路机械的使用还不够规范,没有对机械操作人员有效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进而导致养路机械保持超负荷运转状态,无法有效落实大型养路机械的安全管理和检修工作。所以,铁路运输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对养路机械的检修工作,对机械设备的检修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使机械检修水平得到提升,保证养路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推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琪. 关于现阶段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新模式的探索[J]. 甘肃科技,2017,33(12):42-44.

[2] 姚乾坤. 关于现阶段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新模式的探讨[J]. 中文信息,2018,14(11):201-202.

[3] 刘光煜,冯贺微. 大型养路机械检修的工艺管理[J]. 铁道技术监督,2017,35(1):23-24.

[4] 曲威. 在大型养路机械检修过程中对日常保养的思考[J]. 数码设计(下),2021,10(6):318.

[5] 王成. 浅议大型养路机械检修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34):539-539.

[6] 赵泽恒. 浅谈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检修模式及对策的分析[J]. 中国科技纵横,2017,32(12):37-38,40.

[7] 陈春棉.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有效检修研究[J]. 科技展望,2017,27(18):77.

[8] 余泽西.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18(4):42-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