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房地产经济发展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萨仁

青岛世园新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省 青岛市 266000

摘要

低碳经济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但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着能耗高、建材能耗高等突出问题,这既要求企业在建材、员工意识、企业体制等多个层面上不断完善,同时也要求政府部门加大对产业的监管和指导力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房地产经济发展研究

正文

引言

目前,随着全球暖化的趋势,各国都纷纷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能源密集型、高污染和高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降低其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强其绿色发展的实力。因此,在此基础上,以低碳概念来探讨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期对我国房地产业实现低碳、高质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低碳经济理念概述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引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费,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一种既能让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达到共赢的目的。低碳经济以推动经济增长和降低碳排放量为主要目的。在整个低碳经济体系中,能源转换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中,以矿物燃料为代表的非再生资源的发展,而在低碳的发展过程中,提倡利用清洁的资源,如太阳能、风力和水电。利用洁净的能量能够降低对矿物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通过对可更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如,将太阳能电池面板装在楼房里,不但可以使电能自我供应,而且还可以降低建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推动能源的有效使用与回收,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低碳经济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为目标的经济。目前,“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成为我国房地产业的主流。绿色建筑是指利用对环境友好的可更新建材,对建筑物的构造进行最优的设计,注重节水与废物处理,从而达到降低能源消费与对环境的污染的目的。比如,在建筑中设置节水器、雨水循环设备等,可以降低建筑用水量;利用可回收的木头及环保建材,可以降低对原料的要求。这些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资源回收与减排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低碳科技与工业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技术主要是指清洁能源技术、储能技术和能源效率提升技术,其综合运用可有效提升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智能能量管理、储能、楼宇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

随着我国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环保产业,例如新能源开发与制造,清洁科技等。绿色工业不仅能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能,而且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总之,低碳经济包括能源转型,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低碳技术,绿色工业等方面的内涵。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低碳”的发展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对策。比如,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倡绿色建筑与可持续的设计、提升能耗效率、促进科技创新等,可以促进房地产业的低碳发展。总之,在今后的发展中,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如图1。

 

1 低碳城市

2低碳经济理念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问题也日趋严重。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同时,也给周围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低碳”概念有利于降低房地产业对能耗的过度依赖,促进住宅建设的节能、降低能耗。通过对建筑进行低碳化设计,可以降低建筑能耗,降低碳排放量。(2)以低碳经济思想为基础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的生态质量。住宅产业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很好的降低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基于“低碳”思想,房地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促进绿色环保技术、建材及装备研发的政策建议。这对于整个地产行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机会与竞争力。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是十分必要的。这既能减少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又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力,将绿色建筑思想应用于房地产业,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当前房地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能源利用率低

1)建筑能源消耗管理不到位。当前,我国部分楼宇存在能耗管理体系与能耗管理战略,管理者无法实现对能耗的监控与监控,且未对房地产行业能耗状况进行周期性评价或对其进行有效监控,造成能耗过剩,造成能耗过剩。2)设备与技术落后。当前,我国部分房地产业存在着施工机械、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节能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比如,在某些陈旧的采暖、空调及照明等方面,若采用能量效率不高的装置,则会造成更多的能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外,我国房地产业能耗偏高,这与住宅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不足有关。

3.2建筑材料的碳足迹大

1)使用高碳含量的材料。传统建材如水泥和钢筋等采用高能耗的制造过程,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另外,在制造、运输、安装等环节,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对环保极为不利。所以,降低高含碳量物料的用量是降低房地产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个关键步骤。2)建筑废弃物处理不当。我国房地产业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和处置的制度,导致了许多建筑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置就被相关部门随意丢弃或烧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和资源化水平不断提高

4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对策

4.1提高能源利用率

1)引入先进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能耗控制体系,以便于管理者对楼宇能耗进行实时监控、控制与优化。另外,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温控系统、楼宇自动监控系统等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方法。2)收集并评估能源消耗数据。房地产行业应建立健全的能耗信息管理系统,并有专人负责对能耗的统计、统计、分析等工作。这种方法能够精确地辨识出可能存在的能量损耗,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为管理者制定合理的节能政策提供依据。3)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房地产行业应通过定期组织各类的节能教育活动,加强员工的节能意识和节能技术水平。4)提供政策支持并建立激励机制。国家及有关部门应给予一定的倾斜,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促进房地产行业节能降耗。政府可以制定和实施与能源利用率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同时通过财政激励、税收减免、补贴等措施,引导企业和业主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来。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房地产业节能减排提供新思路,也将为我国房地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它也是我国为达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

4.2减少建筑材料的碳足迹

1)推广使用低碳建筑材料。促进绿色建材的研发与使用,对于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积极推动建筑业多采用竹子、生物质等可更新材料,降低对能源的依赖;为了降低能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倡采用对环境友好的建材,例如高效保温材料,轻质混凝土等。同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房地产业采用低碳环保建材。2)加强对建筑材料供应链的可持续管理。可持续的建材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建材的碳排放量。在建材供应商的配合下,保证建材的采购与供应达到环境保护及社会义务,建立相应的准则与标准,强化建材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并对开发商进行监管。3)加强对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和循环利用。应推动房地产业加大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置与再利用,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要协助房地产行业建立垃圾分类与再生系统,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并引导房地产行业采用可再生或可生物降解建材,降低垃圾填埋量。同时,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房地产行业应建立相应的垃圾治理方案,建立垃圾治理资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置与回收。4)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绿色标准。对企业进行科技改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制定相关的环保融资制度,或制定健全的环保规范与认证制度,激励建设单位及开发商选用环保建材。5)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政府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碳足迹的认知与了解,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低碳消费。此外,有关部门也可透过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让市民了解到绿色建材的优点与可行性,进而促使人们选购低碳建材与环保建材,进而带动市场的需求。通过上述研究,为降低我国房地产业中建材的碳排放,推动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房地产业的竞争能力。在住宅领域推广应用低碳建材,既可以降低碳排放量,又可以提高住宅内部的品质,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从而促进房地产业朝着低碳经济方向转变,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如图2。

 

2 低碳建筑材料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降低能耗、提高建材的利用率,是当前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家应从政策、产业层面对房地产业进行规制,推动房地产业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在房地产业中确立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既能获取长远的竞争优势,又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又能达到环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龙飞.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2,20(1):31-33.

[2]姜掌权.低碳经济下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2(09):218-220.

[3]罗静.基于低碳经济的城市管理路径探索[J].理财(审计版),2021(11):88-89.

[4]孔文文.低碳经济理念下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3(15):78-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