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通车背景下云南省物流企业国际化的路径研究—以顺丰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中老铁路;云南省物流企业;国际化;案例研究
正文
一、云南省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022年8月9日公布的《云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对云南省物流发展现状做出了精炼概括,量质双升,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物流节点体系基本形成,多式联运发展取得新进展,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明显,新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快,政策环境明显改善。
云南省物流行业交通基础设施持续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基本形成,智慧物流初具雏形1。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云南省物流业总收入预计实现8503亿元,同比增长8.8%。过去一年,中老国际货运班列开行4550列,同比增长45.04%,中老铁路运输货物1781.7万吨,同比增长42.8%云南省物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投入。以云南国际“现代物流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成上线,“云上营家”等一批智慧物流平台加快运营推广。
然而,云南省物流行业的发展依旧受到以下因素的阻碍:1.物流设施群辐射效应尚未充分发挥。2.跨境物流服务网络不完善。3.初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失灵”,配套服务水平偏低。4.物流市场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优。5.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云南省运输结构单一,多式联运发展滞后。6.物流人才、创新团队缺失。7.区域发展失衡2。8.“软联通”交流合作不畅3。
二、中老铁路通车背景下云南省物流企业发展的优势及不足
(一)优势
云南省物流行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既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重要交汇点。随着中老铁路的通车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云南省的区位优势为其物流企业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云南省物流业发展提供利好政策、资金支持和资源倾斜。4在中老铁路通车的背景下,东南亚市场成为云南省物流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市场。而东南亚市场前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对手,但相较而言,云南省得益于桥头堡工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更具优势。
(二)不足
当今世界局面动荡,不确定性风险频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之际,云南省物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还需要改进现有不足之处。首当其冲的是物流企业应对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现有物流企业普遍实力不强,不能及时识别风险并沉着应对风险。其次,虽然物流企业的技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际物流行业巨头存在较差距。云南省物流企业在应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完善供应链方面存在不足。归根到底是云南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缺乏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最后,云南省物流相关设施不够完备且落后于发达国家。
三、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应当遵循典型性、启发性原则。云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顺丰速运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顺丰在《云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被列为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明显的成果之一,具备典型性。顺丰作为服务业的明星企业,近年频繁在东南亚布局,其国际化进展不仅对我国物流企业具有启发性,也对我国其他服务业的国际化具有参考意义。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二手资料,包括企业网站和媒体报道。
四、案例分析
2023年8月30日晚,顺丰控股(002352)发布2022年半年报,在顺丰的业务板块中,供应链及国际业务的数据最为显目,2022年上半年营收占总营收比超过三成,达到465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42.7%,成为顺丰控股除速运业务外的第二主要业务板块。携手嘉里之后,顺丰倍受关注的供应链及国际业务,终于进入加速发展通道。数据显示,顺丰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在2022年上半年度贡献了16.9亿元净利润,仅次于速运板块的21.1亿元,真正成为顺丰业绩成长的强力第二极。
成为一家全球化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企业,一直是顺丰笃定的目标。而顺丰所走的国际化路径,是从学习到“创新”,弯道超车的过程。2018年,顺丰控股与美国冷链物流公司夏晖宣布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新夏晖。同年,出资55亿元人民币收购敦豪供应链(香港)有限公司和敦豪物流(北京)有限公司。为完善货运代理和国际业务的战略布局,2021年2月,顺丰收购了51.8%的嘉里物流的股权。3月末,嘉里物流与顺丰携手成功中标Amcor(安姆科)国际货代业务项目。2022年3月初,顺丰进军缅甸市场,向KOSPA Limited物流公司投资400万元;3月中旬,又与Triputra集团成立新合资公司,占据印尼市场;4月与香港金源米业共同出资成立了合资公司GS EXPRESS,开拓越南市场。
(一)结合自身资源,选定目标市场
顺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快”,这个特点最初是因为顺丰用飞机运快递。2022年,顺丰参与建设的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鄂州花湖机场将进一步提升顺丰的运营效能并大幅降低单位运营成本。顺丰目前拥有自有全货机72架,在东南亚的国际快递业务已经能实现7个东南亚口岸的24小时清关服务,每周实现5-7班航班的新马泰越的流向,实现全国核心城市至东南亚主要城市实现D+2的定日达。
顺丰在国内具备网络、技术、航空资源方面的优势,加上嘉里物流在海外的网络、客户、品牌方面的优势,共同提升国际航线的装载率,着眼于东南亚市场,开拓并做大东南亚业务。顺丰控股和嘉里均锐意整合各自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5,为业务营运带来规模效益的同时,带来更多业务的机会。顺丰拓展了港澳药械通产品,开展医药到家服务;双方携手开通东南亚跨境产品、欧美冷链产品,联合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实现资源融通。
(二)携手当地龙头企业,探索创新合作模式
印尼的人口红利对投资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目前人口数量有2.62亿,是全球第四人口大国,且中产阶级占40%,处于生育年龄的人占70%。印尼城市发展缓慢,线上购物需求巨大,电商发展潜力扩大物流发展空间。而跨国企业要想在印尼长期发展,占据印尼市场,就必须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采取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战略。
顺丰充分认识到“当地化”的重要性,它与具备本土丰厚资源、社会责任感强的合作伙伴联合。在本次合作中,顺丰将国内已经成熟应用的设备、技术及服务模式推广至印尼。顺丰以专业技能和运营经验为主导,联合当地有影响力且形象良好的企业,做轻量化投资,快速切入当地市场,迅速见效,且业务模式快速迭代升级。在国内,顺丰采用自营模式发展,但在海外却采取了较为灵活的发展战略,结合具体的国别环境,采取“轻重结合”的模式达成更加开放的合作。
(三)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优化企业形象
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在2015年被联合发起,与《巴黎协定》全球温控目标相衔接。截至2024年4月,已有583家中国企业(含港澳台)加入SBTi。顺丰在2021年发布了《碳目标白皮书》,承诺在2030年实现自身碳效率相较于2021年提升55%。2023年,顺丰加入SBTi并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价值链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京东物流、中通分别在2020年、2021年宣布加入SBTi,承诺制定减排目标。但由于2家企业未能按期通过目标审核,在SBTi官网被标记为“承诺已删除”。
顺丰始终将“促进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视作公司应当肩负的责任。顺丰实现“零碳”目标的路径包括:
1.推进低碳运输。通过提升新能源车辆数量、扩大绿色车队规模实现绿色陆运,通过优化机型组成、应用节油技术等,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绿色航空运输。
2.打造绿色产业园。通过铺设屋面光伏、优化仓库空间布局等多种方式,提高中转效率与节能效益,降低中转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截至2022年底,共完成9个产业园区的屋面光伏电站建设,光伏铺设面积9.5万平方米,总体装机容量达到13兆瓦以上,年发电量984.3万千瓦时。
3.践行可持续包装。顺丰积极响应邮政业“9917”工程的号召,加大包装材料研发的投入,寻求绿色包装材料的技术创新、变革与应用,推行包装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可降解。2022年,顺丰通过推广绿色包装的使用,减少碳排放约50.6万吨。
4.推动循环经济。顺丰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的号召,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绿色发展方向,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共同助力“无废城市”建设。顺丰参与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发起的塑料包装高值化利用研究项目,共同探索塑料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和快递“双易”(易回收、易再生)标准的制定,致力于打造“包装研发+社会运营”的企业协同模式,构建“塑料包装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再生-高值化应用”体系。
5.倡导绿色办公。鼓励员工践行低碳行动,共同营造绿色环保的办公环境,构建资源能源节约型企业。鼓励员工开展线上会议,减少不必要的差旅出行,通过各项节能降耗举措,减少水电浪费,实现节能减排。
五、中老铁路通车背景下云南省物流企业国际化路径
(一)依托中老铁路,打造铁路空联运物流模式
跨境专线物流运输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中转停留次数少,资源消耗低6。在中老铁路建成背景下,云南省物流企业可以依托该铁路专线,结合航空运输通道,打造全新、辐射范围更广、更加高效的多式联运模式,深化线路设施“硬联通”7。此外,云南省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境外投资,通过绿地投资或者并购的方式设立跨境物流公司,打造海外仓,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增强行业竞争力。
(二)聚焦东南亚市场,发挥桥头堡作用
聚焦中老铁路,深化与东南亚的跨境物流合作。主动把握中老铁路通车和RCEP生效实施等重大机遇,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依托中老泰马新通道,积极拓展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际联运合作,积极探索新的多式联运航线,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境内外货源市场开发合作,通过与本土企业的资源整合,进入东南亚市场,发掘更多项目。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也应增强当地化意识,结合东南亚市场特点,打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市场份额。
(三)加速物流企业数字化升级,提高社会责任感
通过数字要素的投入推动物流行业的绿色化转型升级,打造良好社会形象。云南省物流企业应当深化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以提升效率为导向,创建完善智慧跨境物流信息平台。而在仓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等机械环节则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节约人力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装备,推动无人仓等智慧物流项目建设8,应用现代信息化系统降低物流成本9。此外,物流行业应当重视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数据要素合作,依托跨境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数据标准化作为供应链合作的重要领域,通过降低沟通交流成本、提高数据要素安全性,打造数智化物流新业态。
此外,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良好企业形象对公司未来的重要性,认识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积极响应“双碳”目标的号召,对标行业龙头企业和国际行业标准,通过提高效率、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降低碳排放量,优化企业形象,提高社会责任感。
六、小结
为实现云南省十四五规划中对物流行业设立的目标,即“到2035年,实现区域跨境物流中心向国际物流供应链组织中心转变,全面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物流枢纽经济门户,串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和物流枢纽基本形成”,云南省物流企业应当学习顺丰国际化的经验,通过分析整合自身资源合理选择目标国家,通过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开拓适应东道国市场,充分依托中老铁路打造多式联运模式,利用供应链的协同效应10,聚焦东南亚市场,加速自身“数智化”升级,助力实现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秋梅,张义伟,王艳,梅琳.云南省物流运输效率评价研究【J】.新经济.2022(10):64-68
[2]伍景琼,董志庆,张雨秋,石学刚.基于DEA-Malmquist的云南省航空物流基础设施供给效率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2(27):158-161
[3]赵雁峰,李继业.基于RCEP的中老铁路跨境物流发展机遇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2(11):95-99+105.
[4]周凌云,于雪峤,陈泽军,贺慰.中老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发展战略与重点任务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2(11):100-105.
[5] 本刊讯.顺丰收购嘉里物流51.8%股权获进展【J】.中国航务周刊,2021(33):103.
[6]黄建康,叶纯.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05):30-32
[7]庄河.做好中老铁路货运服务,为区域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2(11):1-5+26.
[8]李田华.“一带一路”倡议下甘肃省物流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6):105.
[9]张良.对现代物流运输经济资源的整合分析【J】.商展经济.2022(12):95-97
[10]杨天平.中国快递物流企业国际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4):24-25.
作者信息:
孔梦雪(2001—),女,江西抚州人,昆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境数字金融
林思思(1996—),女,浙江温州人,昆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境数字金融
马星晨(2001—),女,湖南湘潭人,昆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境数字金融
赵可欣(1999—),女,山东聊城人,昆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境数字金融
张雅云(1984—),女,上海人,云南开放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学、数字经济;
冯艳琴,通讯作者,(1981—),女,河南新乡人,昆明学院讲师,河南大学金融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