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杨林东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吕梁 030000

摘要

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性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工程行业,在近年来有了更多的、新的建筑形式,其中装配式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凭借着工期短、绿色环保、劳动力需求小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标准化的设计、集中化的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等要点,是国家提倡使用的一种建筑技术方法,深受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青睐。该文主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更好地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正文

引言

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整体施工也相对较为繁杂,所以加强对其的质量管控是极其有必要的,其同样是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

1装配式建筑概述

我国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为建筑行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通过先进的现代化装配式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的技术体系和施工方法。在新型技术没有出现之前,传统落后的施工技术,不但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度,消耗了大量的施工成本,还使施工流程更加复杂,从而提高了建筑建设误差,导致无法完成既定的施工任务目标。不过,有了先进施工技术的加持,能够有效规避传统落后施工技术所带来的缺陷问题,并有利于优化传统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以便于施工人员通过更加便捷的施工操作手段,对建筑构件进行组装和施工,这不仅能够有效压缩施工时间,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消耗,且实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高效性。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提高构件预制生产的精准度

1)结合具体项目要求对预制构件进行生产。预制构件的生产要根据现场作业要求、城市限高政策、吊装作业情况等来确定。设计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化,提高图纸的实用性,确保预制构件符合当地运输、现场施工等要求,提高构件的实用性,保障构件质量;(2)生产厂家做好现场施工吊装配合工作。在进行大构件吊装时,最好由厂房委派专人在现场进行配合,明确构件吊装点,做好绑扎工作,对构件的精准度进行检查,保障预制构件质量;(3)为易受损构件制作保护套。对于一些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容易受损的构件还要为其制作塑料、橡胶等保护套。

2.2预制构件吊装的施工技术

(1)建立有效实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分析制度为了能够确保装配式施工技术发挥最大化的建设作用,建筑部门还需要制定施工人员考核制度和责任制度,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使施工人员能够充分做好自己所负责的施工任务,并且还需要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制定健全的施工分析制度,使施工人员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和施工具体情况,科学运用预制构件吊装技术,完成各环节的构件组装工作,以此提升整体的建筑施工质量。(2)在预制构件的吊装环节中,需要施工人员认真进行处理。预先了解预制构件的相关参数,采取准确的吊装方式进行运输。并在保障预制构件的结构无损坏的情况下,才能将预制构件投入生产环节。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安排专门的记录人员收集预制信息,以便于与后续工作进行交接。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正确的螺栓预埋位置进行吊装,通过竖向连接和水平转动的方式进行附墙杆件与结构物的连接,在保障预制塔吊安装安全性的前提下,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起吊工作。

2.3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以某工程为例:叠合板场L≤4 m时,采用4挂钩,>4 m时采用6点挂钩。安装前在梁顶、预制墙板立面弹线出各板块位置,预制板吊运至楼层上,需用铁钩构筑牵引绳,2名施工人员应从不同方向牵引。施工之前应确定板伸入支座10 mm,安装完成后,需要校核板底接缝高低差,拼缝高低差≤3 m。采用吊环和钢丝绳进行卸扣连接,在预制墙板吊环的位置上墙板起吊,并检查构件的质量,确保具体的吊装位置,吊环连接应恰当。起吊前,应在预制墙板的下侧防止多层板,然后缓慢均速地吊起预制墙板。在8 mm之内进行构件轴线,5 mm之内控制垂直度。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3.1强化材料因素的质量管控

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对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连接时所使用的紧固件连接材料、机械连接材料、波纹管、灌浆套筒、钢筋焊接和灌浆材料的加固、防水、密封等应该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质量合格证书,同时还要根据相关要求做好复检工作。其次,采购装配式构建时,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对供应商的供应实力、信誉度等做好考察。采用各项技术手段加强对装配式构件性能和质量的检测、检验工作,当发现构配件有不达标或不合规的问题出现,必须马上退换。在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优选成本相对较低、生产速度和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供应商,并且与供应商签署供应合同,如果有质量问题存在,方便与供应商实时协商。另外,加强对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管控力度,制定有效的运输方案,防止材料在运输途中出现破损。将材料安全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还需要结合不同构件和材料的应用性质和化学性质分类进行合理储存,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确保其能够保持最佳性能。

3.2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提高施工效率

随着现代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工程在设计时面临着创新和改革,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把施工方案中的主要信息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这样能大大提高方案设计的效率,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可以和以往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对比参考,这样也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出现,及时改善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弊端,确保了建筑工程安全有效的进行。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建筑工程已经逐渐被所替代。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性,对出现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才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长久有效地发展。而装配式钢结构作为常用的施工结构,不仅仅能保证设计方案中的合理性,而且在选择质量和安全较高的钢材料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灵活选用施工方法,提高整体钢结构的强度,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3.3 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仿真统筹中的应用要点

第一,在构件的吊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会利用BIM技术编制施工进度网格表,以实现对构件吊装工作的可视化管理。第二,工作人员可利用BIM技术模拟动态施工过程,确定不同构件的预制率,完善相关吊装方案。第三,工作人员可将工程进度等相关信息录入BIM平台,利用仿真模拟管理的方式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从而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3.4施工技术方面创新

建筑企业能够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方面创新来提高工程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筑业必须要站在长远的角度上来看,尤其是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具体的施工管理技术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对施工关键部分的技术需要强化管理。三是材料的革新,由于建设快速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使得对建筑技术以及工艺要求有了一定的降低,因此,需要充分重视施工技术的创新,更好促进质量的提升,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世界,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的优势、应用情况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其施工质量,充分利用其优势,从而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贺龙,谭炳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散装水泥,2020(6):52-53.

[2]姜云雷.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5):125-126.

[3]苏俊钢.浅析装配式建筑在项目管理上的差异性[J].砖瓦,2020(12):74-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