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廖茂清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 342600

摘要

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还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文化素养的关键。教师要培养高中阶段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能力,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的阅读技巧运用到实际阅读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阅读中得到提高和成长。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正文


随着高中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当前高中阅读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效果不佳等。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阅读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建构原则

1培养核心素养

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在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制定阅读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具有深度的文本,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在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阅读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组织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升核心素养。

2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不仅包括基本的理解能力,还涵盖分析、评价、创造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拥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学生,能更好地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培养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或改编,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注重个性化发展

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建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潜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阅读需求。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其次,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潜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阅读,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潜能。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1、设计阅读任务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将更多具有活力的因素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学生阅读前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教师在学生完成阅读后,应该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成果,并及时点评,要注意以鼓励为主。

例如,教师在进行《荷塘月色》这节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发觉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运用的写作方法,让学生选定合适的视角,去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探知作家笔下美不胜收的景色。学生在对全文进行通读后,能大致体会到荷塘月色的独特美景,然后结合特定句段的赏析,对文章意境进行深入透彻地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表达进行深入感受,提高学生的感知力,同时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2、引导思辨阅读

在高中语文的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思辨性的阅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比如通过提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言习得水平。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自己要做什么;第二,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不同难度的试题;第三,引导学生从上到下,从浅到深,层层递进。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老师可设以下提问:1.读古文,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总结吗?2.论文所使用的写作技巧有哪些?3.文章里对烛之武的描写是哪一句?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指导他们进行合作探索,使他们能够在对话中了解作品的主旨和情感。

在高中语文思辨式阅读的教学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其与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向学生推荐各种主题的文学作品,同时,在课堂上,老师也要带领同学们感受各种文体的写作方式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和阅读能力。在拓展性阅读中,要使学生从另一种角度去理解文章的感情,体验文章的感情,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批判思维。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老师就可以把名著《红楼梦》介绍给学生,这样就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十分详细,有助于读者对她的性格进行更全面的分析,从而使其在阅读和学习中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将组织一次与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了解作家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从而加深对这本书的认识,并从中体会到它的魅力,强化学习的效果。

3、引入思维导图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构思。为此,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文章。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的要求,挑选一篇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文章。其次,教师简要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明确思维导图的结构和作用。再次,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阅读文章,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将文章的核心要点与关键词填入思维导图中,建立文章内容的整体架构。最后,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思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观点,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解、分析文章的内容,还要让学生掌握文章的构思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文章的内容要点、行文结构、写作技巧与主题等,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加有效地借鉴、运用范文的写作方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为此,学生可以先采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要点,根据对文章的分析探究,就文章的内容、结构、写法、主题分别作线性归纳、总结。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添加一些关键词,用来连接、充实不同线条上的内容要点,完善文章的框架结构,补充细节内容。写作训练中,学生首先要完成思维导图,然后依据思维导图的不同线条进行构思,如依据内容线的要点充实作文内容,依据结构线的要点完善作文结构布局,依据写作技巧线的要点选用不同的写作技巧,依据语言线的要点选用句式、修辞等。最后借助思维导图对作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润色,提升作文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阅读教学改革,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理解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日新月异,以累进之态走向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吴梦琴.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 南北桥,2021(6):140.

[2] 杨伟平.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突围与重构[J]. 青海教育,2021(5):33-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