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安小玲

皋兰县魏家庄小学 730200

摘要

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有了新方向、新要求和新目标。小学数学学科也迎来了新的目标任务,即需要让教学内容更加贴合生活,加强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它利用熟悉的生活素材拉近学生和数学的关系,让学生看到更加具象化的数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夯实数学基础,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正文


数学是一门源自日常生活的重要学科,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将其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便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数学是一门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学科,它涉及许多抽象的、复杂的概念和原则,需要将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其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并努力将其融入实际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方式。教师需要深刻地了解生活和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并努力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并增强其应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陶行知曾经提出“生活教育”这一理念,并且强调“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学做合一”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生活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因此,学生应该将学习、实践、思考三者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数学作为一门关注实际应用的学科,其在小学课堂上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至关重要。第一,有利于增加数学学习的乐趣,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理论可能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它们太抽象,很难理解和应用。将生活化的思维方式与数学课程结合起来,可以让教师以生活为基础,从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且通过实践来理解和运用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有利于拓展数学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数学是一门强调实际运用和应用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将数学课程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并且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将生活作为一个平台,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使他们的数学知识得到更好的扩展和运用。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构建生活实践情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质量和效果,吸引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读,深挖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活化实践情境,将理论知识贯穿于生活化情境中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能够独立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围绕小学生当前的学习认知和思维水平基础,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入手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相互转化。通过这种生活化教学的设计,帮助学生夯实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确保学生可以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高效地学习和互动。例如,在学习“生活与百分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百分数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融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此为导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百分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保障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需要提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购买或者准备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并制定出其相对应的进货价,把课堂创设为生活化的商场,学生则是进入商场购物的消费者。这样的课堂氛围与身份转换,会瞬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教师则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表演与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一位学生扮演商场里的销售人员,另一位则扮演前来商场购物的消费者,在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后鼓励“消费者”与“销售人员”进行砍价。由于“销售人员”提前已知商品的进货价,为了确保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要明确每一件产品要在原价基础上的百分之多少出售才能保持盈利,并且能够提高销售量。而“消费者”也要计算出原价的百分之多少是自己能够承受的价格。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百分数的知识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完善生活教学设计

教师实施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先完善教学设计,将“生活”全方位地渗透进课堂教学当中,在平衡生活化和数学性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比如,在教学环节中融入生活素材。在“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这一课的导入时,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书出发,先统计教室读书角的书,再了解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最后介绍其他图书馆的藏书量,让学生一步步地感知“大数”。在攻克“了解并掌握万以上的数”这一重难点时,教师也可以不断利用身边的素材,统计桌椅、粉笔、头发等。又如,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教师在做完有关直线的实践活动后,让学生总结直线的特点时,使用“你们总结一下直线的特点”这种命令式、严肃性的语言方式,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畏惧感。如果教师说:“你们刚刚观察了那么多,发现直线有什么特点了吗?”则能够使问题更加轻松,让学生更有表达的欲望。

(三)实施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审美和喜好,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加大对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可以说“过家家”的游戏性让许多教师深深被它所吸引,他们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也曾经体验到它的魅力。采用这种方法,数学课堂将变得非常有趣。学生们可以扮演他们平时很熟悉的人物,并利用他们的角色来进行数学活动。并且他们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数学的真实情况,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小学生们对零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零食作为一种媒介,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体验到不一样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通过“购买小零食”的故事情节,创建一个有趣的角色扮演小游戏:A和B两位学生分别饰演超市收银员和顾客,前者负责收取三份巧克力,后者则负责支付两元的费用,两者的角色互换,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此刻,全班同学应该共同探讨如何让B同学支付A同学的费用,这种课堂形式既贴近实际,又充满乐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结语

新的教学目标和方式在运用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理论储备。在实施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之前,先搜集足够多的生活素材,充分了解学生的阶段情况,再以学生为主体,对生活素材进行科学选取、编排和运用,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和手段,将“生活化”渗入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增强学生思维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水平,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彩虹,卓毅.小学低年段数学生活化教学路径探析[J].福建轻纺,2023,(01):75-77.

[2]毛颖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9):193-19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