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路径探析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焦宁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第二实验小学 014010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如一股清新的源头活水,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这一新标准不仅强调了语文课程应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更是提出了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加强课程内容整合的重要方向。它鼓励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增强课程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并贯彻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树立学科互涉的学科观,紧扣主题活动目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活动。同时,我们还应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正文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课程,低学段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学要求比较低、教学目标比较容易达成,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优良习惯、兴趣爱好。从语文学科发展和学生进步的角度来看,创新语文课程实践教学工作对开发学生综合素养、丰富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语文学科教学创新中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探究解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创新方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深入对新课标要求进行分析、深入对学生学情展开探究。

一、小学语文新课标概述

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教师时至今日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这导致了一定的教学问题,比如,学生的语文学习呈现浅层化和碎片化的特点,学习的深入程度不足,这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进步,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十分不利。实际上,语文这门学科对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自己的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和提升,核心素养更是无法得到培养。而新课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目标转向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也会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必定会朝着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又一次跨越式进步。具体来说,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工作模式,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偏重于学生和教师双重发展,这就应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有效落实新课标,增强新课标内容和相关条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力度,借此将新课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作用有效表现出来。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创新优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教育理念进行全方位创新,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助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3]。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清单,由学生参考学习任务清单的指引开展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同学们依次找出小蝌蚪在找妈妈途中错把哪些小动物认成了自己的妈妈,并使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整个过程。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负责在一旁观察学生的表现、避免过多地干涉学生学习过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其次,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提问和自主互动的机会,助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一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起提问,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探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学生小组内部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明显突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锻炼。

建立主题活动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语文课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语文学习的特性,同时充分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既是群体的一部分,又拥有个人的独特性和发展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既需要培养协作精神,也需要追求个性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被视为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与勇于创新的关键途径,它同时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流程,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依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组建学习小组,并在小组内围绕教师提出的学习主题或重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交流与探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难忘小学生活”这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专题单元中,教师可以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学生的语文实践,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群。这些任务群应聚焦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备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活动主题,设计具体的小目标学习任务单。

“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小学六年生活的深刻回忆与珍视。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四年级和五年级所学的资料收集、记录、整理方法,结合六年级更高的学习要求,自主收集、筛选并分类整理小学阶段的成长资料,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资料整理与使用的能力。教师在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过程中,会明确指导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筛选资料,并运用不同的分类策略。整个活动分为收集筛选、分类和编排三个阶段,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化、富有创意的成果。通过作品展示和多元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体现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自主性、参与性和探究性的重视,以及评价的实事求是和多样性。

指导学习技巧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保证语文学习质量,是提升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必然选择,回顾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可以发现,很多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方面,这明显不符合新课标的有关要求,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打破这一困局,通过指导学习技巧的方式,保证学生能够拥有更突出的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应了解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自主探究当中去,鼓励学生在自主分析乃至于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将教材内容传达给学生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亲耳聆听自然的声音、记录自然的声音,这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实践学习、学以致用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学习语文乃至于其他学科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论述内容展开分析可以得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创新需要从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能力、师生关系、教学方案等细节创新入手,避免忽略任何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除了结合新课标要求把握课程创新总体步调之外,语文教师还要提高对学生课堂感受的重视程度,结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得课程教学创新与学生的内心诉求相一致,并通过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改革为语文课堂注入生机、活力,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徐细莺.单元教学,整合学习——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单元教学策略[J].大众文摘,2023(44):0061-0063.

[2] 王亮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作业整体设计的创新实践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23(41):0055-0057.

[3] 周汪.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具体应用[J].文学少年,2022(1):0001-00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