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陈义杰

甘肃省平凉市 庄浪县颉崖中学 744600

摘要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门人文性质浓厚的学科,语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人文素养

正文


本文系:一般课题《新时代初中语文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课题号:GS[2023]GHB0846的成果

引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它以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使学生喜爱语言文字,渴望美好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其人文素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品德、智力、健康和审美情趣。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多种学习策略,使阅读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人格培养、完善人格的方法。基于此,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既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深刻反思、进行理论建构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实践,为学生的终生学习、自我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这一概念在当今教育领域中备受重视,它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学习的简单要求,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对文化的感知、理解、评价以及态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它会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为人处事的根基。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语文阅读课程便是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探讨与分析,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感受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魅力与深邃。这种体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更让他们在阅读中培养起对祖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刻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有着更加明确的认识和认同。通过阅读教学培养人文素养,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传统文化,而且也学会了如何用理性和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和评价这些文化遗产。当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之后,他们将会成长为具有高尚理想、良好道德、丰富文化内涵和严格纪律观念的公民。这些品质并不仅限于书本上的文字,它们将伴随着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他们立足于世的坚实基石。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阅读名著、经典作品以及各种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阅读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欣赏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审美、品味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怀疑、思考和评价等重要的思维策略。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把握作者的用意,也能够更好地评论和鉴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模式,从而丰富自己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创作和表达,展示个人的独特视角和创新能力[1]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一)理解与鉴赏能力不足

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似乎对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独特见解都感到力不从心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只看到小说中的情节情节,却忽略了其中蕴涵的深厚感情和深沉的思想内涵。这就使得学生们的创作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也就不能真正地体会到其特有的魅力与深刻内涵。没有这种艺术修养,学生在鉴赏作品时,无法深入到最深层的感情层面,也就无法体会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意义,因此也就失去了探寻更宽广天地的契机。

(二)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生在网络交际过程中所用的词语也变得更加不拘形式,很多人会经常使用网络俚语以及一些非正式的词语。这一现象不但表现在人们的日常交谈中,而且还表现在他们写作和发表意见等正式场合中。如此一来,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传统语言教学的规范性、严肃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养成。长期来看,由于当今世界对语言文字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果要改变这种习惯,势必会给将来的学业或工作带来困难。为此,教师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把学生带回一个规范严谨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使其在语言与人文素质上得到全面、深刻的发展。

(三)社会责任感与道德观念淡薄

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准则意识还很薄弱,对公共道德、社会风气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还不够。这些认识上的不足,会造成学生在行为上的偏差,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利于他们的个体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所以,加强初中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道德风尚意识,对于培养未来的国民,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效策略

基于阅读教材挖掘人文素养内容

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素养内容,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在阅读古诗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古人的审美情趣、思辨能力和情感表达方式。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品中的文化象征、隐喻和意象,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内容,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滋养和思想的启迪。

2、选取具有人文素养的经典文言文:在语文教材中,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为阅读教材,如《论语》、《孟子》等。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关怀:阅读教材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内容。比如,教材中的某个人物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或者教材中表达了一种关爱、同情、奉献等情感,都可以被挖掘出来,并进行讨论和思考。拓展文本中的人文意义:有些文本并非直接涉及人文素养的内容,但可以通过拓展与延伸,使其具有人文意义。比如,教材中的某个描写可以引发学生对于美的感悟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实行语文阅读课堂情境教学模式

1、语文阅读课堂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真实情境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模拟和操练真实的阅读情境,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学模式。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营造了解和体验人文素养的氛围。比如,在进行古诗鉴赏时,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阅读和讨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在进行阅读障碍解决活动时,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人文素养的思维来解决问题。通过实行情境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和理解人文素养,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2]

2、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针对教材的情节或故事背景进行创设,如组织角色扮演、模拟情景演练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和体验。开展讨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意识,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思想交流和碰撞。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内容,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扩展阅读: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同主题或同类型的文本进行扩展阅读。比如,在讲述友情的教材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故事、小说,或者让学生自主选择心目中的优秀作品进行阅读,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注重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将教学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可以用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来讲解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比如,在讲解古代诗词时,可以引用一些现代的诗词或流行歌曲来让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讲解古代小说时,可以引用一些与小说情节相似的电影或小说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参观展览等活动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比如,组织学生去参观博物馆,观察古代的文物和艺术品,了解古代文化;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名人故居或历史名胜,感受文化和历史的魅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历史、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

借助现代辅助工具进行高效教学

1、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借助现代辅助工具进行高效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配合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学作品的情节和情感。在阅读诗词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配有图片和音频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诗词中的美景和音乐的艺术享受。在阅读小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与小说情节相符的电影或剧集,进一步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文学平台,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各种类型的优秀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题材和类型的欣赏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将阅读材料中的重点词汇、句子、段落等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课堂互动,如组织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拓展阅读材料和背景知识:网络资源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背景知识。

完善语文阅读教学竞争评价机制

完善语文阅读教学竞争评价机制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策略,当前,由于考试的普及,学生普遍注重学习成绩和分数,而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灵活性,很难通过简单的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平和人文素养。因此,可以尝试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阅读笔记、读后感、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评价项目,如写读后感、参加相关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精选课外阅读篇目拓展知识层面

精选课外阅读篇目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其人文素养。当前,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篇目相对固定,而且内容较为简单,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经典名著、科普读物、文学名家作品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同时,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也要注意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选择一些具有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导向的作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基于阅读教材挖掘人文素养内容、实行语文阅读课堂情境教学模式、注重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借助现代辅助工具进行高效教学、完善语文阅读教学竞争评价机制和精选课外阅读篇目拓展知识层面等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语文阅读教学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且可行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立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研究[J].  2021.

[2]王雅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  20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