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
关键词
中职教学;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正文
引言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人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和评价等一系列的思维行为,来分析、判断一件事情或一件问题,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思考能力,既是学习的根本,又是其它各种技能、素质的根本。批判思维能力强的人,逻辑层次较高,分析判断能力较强,遇到不同情况,可以很快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寻找出解决方案。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三是构建有利于学生自我反省的学习平台,以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基础知识,二是文学常识。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语文基础知识由字词句段篇部分组成,字词句段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要求,要掌握字词句段篇中各个方面的内容;成语、俗语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进行语言素材积累的一种重要途径,古诗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设置有三个主要的部分:一是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读写、读;二是“文史知识”,主要包括成语、古诗文;三是语言阅读部分,主要包括文言文、现代文以及名著的引介等。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文本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从文本教学开始,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
二、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内涵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批判思维就是以质疑、探究、批判的态度与态度来检视不同的观点与观点。批判式思考并非是让学生就某一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所以,批判性思维是指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审视问题;在检讨时,能以客观的眼光来检视问题,避免人云亦云;能理智的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不容易接纳或拒绝不同的意见。[1]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
一是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没有太多的趣味性,也没有什么吸引力。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老师没有足够的尊敬与信赖,他们更倾向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爱发表自己的意见,缺少独立的思维与分析能力。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是传统的教师教育方法。我国中职教育对中职教育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主要是通过讲解、分析和归纳等方法来进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记住和理解知识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是班级的学习氛围较差。因为语文教学的内容是枯燥的,而且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佳,理解能力不强,导致了课堂的氛围很沉闷。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常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训练技能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他们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被束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2]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合理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质疑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恰当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这样,在他们的脑海里就会建立起一个特定的认知架构,然后用问题来让他们去思考、处理他们所学的知识。如:中学语文课本《桃花源记》一篇,因其篇幅太大,难以在短时间内把作者的情感和情感表达出来,所以,老师可以把它分为若干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下面又设若干小问题。比如: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为何?陶渊明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等一下。以提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分析、去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快速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再通过师生讨论来解决问题。
2有利于设计开放性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不动笔墨难读书”,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上,老师的作业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它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下,家庭作业更多地侧重于对知识、技能的巩固与训练,缺少开放性、趣味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开放式作业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传统作业的缺点,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思考知识,并持续地扩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比如《我们去看海》,老师可以布置一个开放的任务:从课文中寻找描述“我们”的心灵历程的语句,然后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回答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进而扩展自己的思维。在作文之外,还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开放的,探究的作业。例如,在学完《“五·四”运动》之后,让学生去查阅一些材料,或者去采访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群众,从而对“五·四”有多方面的认识;在《纪念白求恩》一书的基础上,要求同学们以白求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或一篇日志;在学完《故乡》之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我”童年生活的资料,把它们重新写出来,或者继续写下去。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3]
3有利于巧设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
中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其想像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方向。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上,可以巧妙地设置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滕王阁序”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搜集滕王阁序的相关信息,并对《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作者、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课下,老师也可以让同学们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做一些深度的研究与思索,并鼓励他们围绕着“滕王阁序”展开想象与创造。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让同学们有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在竞赛中,既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又要把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对角色的认识相结合,加以分析、说明。在竞赛中,同学们既能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4]
五、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在语文教育中,只有让学生勇于提问,勇于提问,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创造的优良素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大胆发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指导与纠错,但又不能打破学生的思考逻辑。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激发出更多创新和解决问题的灵感。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使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指导他们分析、探索作品的思想内涵。语文老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意见给予足够的尊重,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例如在教授《项脊轩志》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材料时,体会到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感情和所表现的思想意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观点,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模式。[5]
3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灵活、创新为特征,能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投入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合作学习中,老师要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探索,让他们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水浒传》这一章内容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由地组成学习小组,确定各自的任务,例如:小组讨论,交流,报告《水浒传》中的内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又可以发展他们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批判思考能力。
4重视阅读教学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要注重阅读教学,把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新,从而逐渐地把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起来。所以,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协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形成一个小团体,在课堂下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与评估。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辩论,评选优秀的辩手。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又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比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孔乙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对他进行怎样的评价?为什么会这样评价孔乙己?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什么?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从而使他们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孔乙己。在这种阅读教学活动中,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和了解作品,在对作品进行讨论与分析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从而使自己持续地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5重视写作教学活动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写作教学活动中,能促进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让他们运用想象力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6鼓励学生质疑评价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估,这对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中职学生的思维和认识程度都不高,所以他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很难对课文中的内容做出综合的分析和判断,也很难提出合理的问题,所以,老师要用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来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积极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和意见,并鼓励他们加以补充、改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职语文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老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擅长提问,在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看法,让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与讨论中,不断地积累、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另外,老师也要注意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培养,让他们能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把批判思维的养成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李秀花.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教学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2]王一平.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06):46-47.
[3]罗小娟,陈佳欣.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5):58-64.
[4]熊月蓉,刘碧娟.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棉花姑娘》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9):77-79.
[5]方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24,(02):7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