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王丽红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福建省三明市365300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大单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以期增强八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通过文献研究和教学实践,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阅读策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策略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效果显著。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阅读策略

正文


引言

21世纪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语文素养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初中八年级学生而言,课外阅读不仅是提升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拓宽知识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环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为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然而,如何在此模式下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策略,仍是当前语文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一)学生阅读现状调查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受到了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直接影响到语文素养的形成。通过对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可以揭示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调查采用定量问卷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收集学生阅读频率、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时长以及阅读动机等方面的数据,为制定有效的课外阅读策略提供依据。

(二)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分析

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众多,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环境和社会文化等。个人因素涉及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认知能力等;家庭因素包括家庭阅读氛围、家长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资源等;学校环境涉及教师的指导、学校图书馆资源、阅读活动组织等;社会文化因素则包括社会阅读风气、媒体影响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为优化阅读教学提供指导。

二、基于大单元教学的课外阅读策略构建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的教学实践中,基于大单元教学的课外阅读策略构建,旨在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其综合的文学理解与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对《式微》等文学作品的深入研读,本策略致力于实现以下教学目标:学生将掌握文学作品的深层知识,包括诗歌的韵律美、节奏感、修辞手法及其在文本中的运用,以及文学与历史、文化之间的交织关系。培养学生的高级阅读技能,如文本细读、跨文本比较、主题探究等,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式微》时,不仅理解文本的直接意义,更能挖掘其隐含的深层含义和文化价值。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和审美情感,引导他们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精心挑选与《式微》主题相呼应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设计主题式阅读模块,如“自然与人生”、“历史与变迁”等,通过比较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综合分析能力。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阅读路径和任务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和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获得成长。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质疑观点、探究原因,通过写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活动安排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的教学中,基于大单元教学的课外阅读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学方法与活动安排能够精准对接学生的阅读实践,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式微》为例,设计一系列层级分明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从表层阅读过渡到深层次的文本解析。初始任务可能聚焦于诗歌的基本理解,如识别诗歌中的关键词与意象;进阶任务则要求学生探讨诗歌所蕴含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高阶任务则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创意性改写或扩展,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被分配不同的研究角色,如文本分析师、历史文化研究员、创意写作者等,共同完成对《式微》的多角度解读。例如,文本分析师负责诗歌结构与形式的分析,历史文化研究员负责搜集与《式微》相关的时代背景资料,而创意写作者则负责基于原诗创作新的作品。利用信息技术,如教育软件和在线阅读社区,为学生提供互动和共享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阅读笔记、对《式微》的解读和创意写作,同时浏览其他同学的分享,以实现知识的交流与观点的碰撞。通过建立即时反馈机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展和理解深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在线问答环节,针对《式微》提出问题,学生实时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供即时反馈。构建全面性的评价体系,涵盖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确保评价的多元性和全面性。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对《式微》内容的理解,还包括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和文化理解能力。将语文阅读与历史、美术等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设计跨学科的综合阅读项目。例如,在阅读《式微》时,引导学生探索同一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分析文学作品与视觉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表现手法。通过辩论、研讨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对阅读材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学会理性地支持或反驳他人的观点。例如,组织学生就《式微》中的某个主题或观点进行辩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辩证分析能力。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水平,设计个性化的阅读路径。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定制化的阅读书单和指导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阅读旅程中获得成长和启发。通过这些教学方法与活动安排,学生在阅读《式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在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的角色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思考并创造。

三、教学策略实施与案例分析

(一)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步骤

教学策略的实施是确保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环节。在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中,实施步骤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至关重要。首先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教学策略的总体框架,明确阅读的目标和预期成果。精选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散文等,并确保材料的适宜性和多样性。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分配个性化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包括阅读技巧的教授、疑难问题的解答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如阅读报告、读书分享会等,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二)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是检验教学策略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以下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中的《庭中有奇树》为例,展示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庭中有奇树》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情感的古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适合作为课外阅读材料。通过阅读本文,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欣赏文中的语言艺术,并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和思维拓展方面都有显著提升,验证了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学策略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论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研究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策略将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系清流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3年度课题《基于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qljy-23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陶相连.大单元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辨体教学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24,(11):39-41.

[2]孟彦龙.大单元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重构[J].甘肃教育研究,2024,(03):106-108.

[3]金明慧.基于大单元教学刍议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方法[J].阅读与成才,2024,(01):17-20.

[4]高炜.基于大单元背景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24,(06):55-59.

[5]高惠玲.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初探[C]//山西省中大教育研究院.第九届创新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课程建设篇.甘肃兰州榆中县第六中学;,202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