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维修经验及故障诊断技巧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毛宜文

湖南省娄底市娄底技师学院 417000

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发动机作为车辆的心脏,其复杂性和性能要求日益提高。技工院校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的教育中,不仅需要传授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故障诊断技巧。本文基于实际教学经验和行业案例,深入探讨了汽车发动机维修经验及故障诊断技巧。通过系统分析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成因及诊断流程,旨在为技工院校师生提供一套科学、高效的发动机维修与故障诊断体系,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满足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维修经验;故障诊断技巧;技工院校

正文


引言:汽车发动机作为车辆的核心动力源,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和可靠性。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动机结构日益复杂,故障诊断与维修难度也随之增加。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汽车维修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传授发动机构造原理、维修技能及故障诊断技巧的重任。因此,探索汽车发动机维修经验及故障诊断技巧,优化教学方法,成为技工院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1.汽车发动机维修经验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整体运行状况。面对发动机故障,遵循先外后内、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外观检查入手,如油液泄漏、皮带松紧度等,利用专业工具如故障诊断仪快速锁定问题范围,减少盲目拆解带来的不必要损伤。在深入维修过程中,注重细节处理,比如气缸压力的精确测量能反映出发动机的密封性与磨损情况,而进排气系统的清洁则直接关系到燃烧效率与排放性能。对于常见的机油泵故障、点火系统失效等问题,通过更换原厂配件与精细调校,确保修复后发动机能恢复最佳工作状态。此外,还强调预防性维护,定期更换机油、机滤,清理积碳,不仅延长发动机寿命,还能有效避免重大故障的发生。利用数字化管理工具记录每台车辆的维修历史与性能数据,为后续的故障诊断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不断优化维修流程,提升维修效率和质量

3.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及成因分析

3.1启动困难

汽车发动机启动困难是汽车故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其背后隐藏着多种可能的故障原因。燃油系统的问题是导致启动困难的一大原因,包括燃油泵滤网堵塞、燃油滤清器堵塞、燃油压力低或保持压力不正常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燃油供应不畅,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启动。点火系统也是关键所在,火花塞点火能量弱、点火线圈故障或高压线破损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点火效果,使得发动机难以启动。此外,进气系统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如进气管道漏气、空气滤清器滤芯堵塞等,都会影响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进而影响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效果。同时,发动机机械部件的故障,如气缸压缩压力太低、气门关闭不严等,也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启动性能。

3.2怠速不稳

怠速不稳通常表现为发动机在怠速运转时,转速波动明显,无法保持稳定。这一故障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怠速控制阀(ISC)是调节发动机怠速的重要部件,若其出现故障,如卡滞、脏污或损坏,将导致怠速控制不准确,从而引起怠速不稳进气管路、节气门体等部位的漏气会导致混合气过稀,影响怠速稳定性漏气点可能难以察觉,但会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如真空表来检测并定位喷油器堵塞、滴漏或供油压力不足等问题会影响燃油的喷射量和雾化效果,导致混合气过浓或过稀,从而引起怠速不稳火花塞、点火线圈等部件的故障会影响点火效果,导致燃烧不充分,进而影响怠速稳定性水温传感器、氧传感器等传感器的故障会影响ECU对发动机工况的判断和调节,从而引起怠速不稳如气缸压力不足、气门密封不严等机械故障也会影响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针对汽车发动机怠速不稳的故障,维修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4.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技巧

4.1观察排气烟色

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中,观察排气烟色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技巧,能够为故障定位提供重要线索。正常情况下,发动机排气应呈现无色或淡灰色,且无明显异味。当排气烟色出现异常时,则可能预示着发动机内部存在故障。若排气呈现黑色,这通常表明燃油混合比过高,导致燃烧不完全。黑色烟雾的产生不仅会增加油耗,还可能加剧发动机积碳,影响性能。此时,应检查燃油系统,调整混合比,并清理积碳。若排气呈现蓝色或蓝白相间,这往往是烧机油的表现。机油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会生成蓝色烟雾。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活塞环磨损、气门油封老化等。

4.2监听发动机声音

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监听发动机声音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巧,它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定位潜在问题。首先,需要准备一台高质量的听诊器,这是监听发动机声音的基础。听诊器应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指向性,以便能够清晰地捕捉到发动机内部各种细微的声音变化。同时,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知识,以便能够准确解读所听到的声音信息。在发动机未启动或怠速状态下,仔细监听发动机内部是否有异常的敲击声、摩擦声或漏气声等。这些声音可能预示着气缸、曲轴、连杆等部件的磨损或损坏。启动发动机后,通过改变转速和负荷来监听声音的变化。不同转速和负荷下,发动机内部各部件的工作状态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声音特征。技术人员需要仔细对比这些声音特征,以找出异常之处。敲击声通常表现为清脆的咚咚声或当当声,可能由气缸内积碳过多、活塞磨损或连杆轴承松动等原因引起摩擦声尖锐的吱吱声或沙沙声,可能由气门、轴承或活塞环等部件的磨损引起漏气声表现为连续的嗤嗤声或呼呼声,可能由气缸垫破损、进气歧管漏气或排气系统漏气等原因引起。

4.3使用故障检测仪

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中,使用故障检测仪是一项高效且精确的技术手段。大多数现代汽车都配备了标准化的OBD(车载诊断系统)接口,通常位于方向盘下方或驾驶员侧仪表板下方。选择与车辆兼容的故障检测仪,并按照说明书正确插入接口。接下来,启动故障检测仪并等待其识别车辆信息。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具体取决于检测仪的性能和车辆的响应速度。一旦车辆信息被识别,检测仪将显示一系列可用的诊断选项。在诊断过程中,利用故障检测仪读取并解析故障码是关键步骤。故障码是车辆ECU(电子控制单元)在检测到故障时自动生成的代码,它们提供了关于故障类型和位置的直接信息。通过故障检测仪,技术人员可以轻松地读取这些代码,并据此进行进一步的诊断。除了读取故障码外,故障检测仪还具备许多其他功能,如清除故障码、监测实时数据流、执行元件测试等。这些功能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定位潜在的问题。在诊断结束后,务必清除已解决的故障码,并重新启动发动机以验证故障是否已被排除。同时,记录诊断过程和结果,以便将来参考和分析。

总结对于汽车而言,发动机至关重要,如果发动机出现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笔者对汽车发动机的具体情况进行探讨,针对性提出其中故障产生的成因及诊断方式,以期保证汽车发动机正常使用,并为技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隋同州.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技术要点研究[J].时代农机,2022,44(10):93-94.

[2]张雪.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技术的相关分析[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22(11):1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