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关键技术应用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李言磊

兴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 271602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深基坑开挖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成败。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结合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 本文探讨了深基坑开挖支护关键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施工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关键词

市政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关键技术

正文


1市政工程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关键技术的重要性

深基坑开挖支护是市政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日益频繁,深基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基坑开挖支护不仅关乎着工程本身的结构安全,更直接影响到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以及公众的安全。一旦出现基坑坍塌、地面沉降等问题,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市政工程的深基坑开挖支护涉及到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地下水控制、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基坑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不能简单套用一种支护模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个性化设计和施工。

随着城市建筑向地下空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传统的基坑开挖支护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市政工程的需求。因此,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施工技术,提高深基坑开挖支护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是市政工程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市政工程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关键技术应用

2.1土钉支护技术

土钉支护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土木工程手段,已经在深基坑工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将力学原理与地质条件相结合,通过在开挖面布置一系列的土钉,将原本松散、易受力影响的土体转化为一个坚固、整体的稳定结构,从而有效抑制土体的滑移和变形,确保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安全。

土钉的设置并非随意,而是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精确计算出的最佳位置和角度。通常,这些土钉会被深入土体中,形成一个类似“鱼骨”状的结构,能够均匀分散和抵抗来自各个方向的土体应力。同时,为了提升支护效果,土钉还会施加预应力,使土体在开挖过程中就处于受压状态,进一步防止了开挖面的破裂和滑动。

然而,尽管土钉支护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考虑诸多因素,如地下水位、土体性质、工程期限等,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条件进行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因此,对于工程师来说,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土钉支护技术,是确保深基坑工程安全、高效进行的关键。

2.2深层搅拌桩技术

在现代城市建筑中,面对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软弱的复杂地质条件,工程师们常常采用深层搅拌桩技术来解决基坑稳定问题。这是一种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土体性质,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防渗性的要求。

深层搅拌桩技术的核心在于其特殊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搅拌机会深入地层,将预先配制的水泥浆液均匀地注入土体中,同时将土体搅拌均匀,使水泥浆液与土体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地层中制作出一根根“土水泥桩”,这些桩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止水性能。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基坑的具体情况,可以调整水泥浆液的比例和搅拌深度,以达到理想的加固效果。同时,由于搅拌和固化过程都在原位进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尤其适合在城市密集区或对周围建筑物有严格保护要求的场合使用。

此外,根据相关研究,深层搅拌桩技术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相比于传统的挖土换填或地下连续墙等方法,深层搅拌桩技术可以节省约30%的工程成本,同时缩短施工周期,加快项目的进度。

2.3地下连续墙技术

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大型、深基坑工程的实施日益常见,如地铁站、地下停车场、高层建筑的基础建设等。这些工程的进行,对施工技术和安全要求极高,其中,地下连续墙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下连续墙不仅提供强大的侧向支撑,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位移,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地下水的渗透,确保基坑的稳定,从而保证了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地下连续墙的构建,通常涉及深挖沟槽,然后在沟槽中浇筑混凝土墙,形成一道连续的、密闭的墙体。这道墙体如同一道无形的防护罩,将基坑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墙体的支撑,可以有效防止土体因失去侧向压力而发生滑移或塌陷,避免了可能对周围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造成的破坏。

此外,地下连续墙的防水性能也极为出色。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层中施工,墙体能有效阻挡地下水的渗透,防止基坑内积水,这对于保持基坑的干燥环境,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同时,也能防止地下水位的下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如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等问题。

2.4钢板桩技术

钢板桩技术是另一种在深基坑开挖支护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尤其适用于工期紧张、对周围环境影响要求严格的工程。钢板桩是由高强度钢材制成的长条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打入或压入方式将钢板桩沿基坑周边形成一道连续的屏障,起到支撑和隔离的作用。

钢板桩的安装速度快,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小,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同时,由于钢板桩的刚性,它们在承受土体压力和地下水压力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有效防止基坑的侧向变形和地下水的渗透。在基坑开挖完成后,钢板桩还可以通过拔除并重复使用,降低了工程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然而,钢板桩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进行精细化设计。例如,对于土质较软或含有大量砾石的地层,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类型的钢板桩或配合其他支护结构,如内支撑或锚杆,以提高支护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2.5预应力锚索技术

预应力锚索技术是深基坑支护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尤其在处理大型、复杂基坑,或者在地质条件恶劣,如存在高地应力、破碎岩层或滑坡风险的区域,其优势更为显著。预应力锚索技术通过在基坑周围设置预应力的钢索或钢筋束,将基坑的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地层,从而提供强大的锚固力,确保基坑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基坑周围钻孔,然后将预应力钢索或钢筋束置入孔内,通过注浆将孔隙填充,形成一个稳固的锚固通道。接着,通过张拉设备对钢索或钢筋束施加预应力,使其与周围地层产生紧密的咬合。这种预应力作用可以预先抵消一部分地层在开挖后可能产生的松弛和位移,增强基坑周边的刚度,防止土体的滑移和变形。

预应力锚索技术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地层特性调整锚索的长度、直径、预应力大小以及布置方式。同时,该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支护结构如土钉、地下连续墙或钢板桩结合使用,形成复合支护系统,以应对更复杂的工程条件。

然而,预应力锚索技术的实施对精度要求高,需要精确计算锚索的力学性能和地层的承载能力,以确保预应力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传递。此外,施工过程中对钻孔质量、注浆工艺以及张拉控制等环节的严格把控,也是保证锚索支护效果的关键。

2.6排桩支护技术

排桩支护技术是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护结构,主要适用于基坑开挖深度大、周边环境复杂或存在地下水影响的情况。排桩技术通过在基坑周围设置一系列密集的桩体,形成一道连续的屏障,以抵抗土体的侧向压力,防止基坑的变形和坍塌。

排桩的施工通常包括钻孔、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步骤。首先,使用钻孔设备在预定位置钻孔,孔的直径和深度根据工程设计确定。接着,将预制的钢筋笼放入孔内,确保其位置准确。然后,通过泵送混凝土将桩孔填充,形成钢筋混凝土桩。桩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形成排桩墙,以提供连续的侧向支撑。

排桩墙不仅可以抵抗土体压力,还可以通过设置内支撑或与锚索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护体系,提高基坑的稳定性。此外,排桩还可以作为止水帷幕的一部分,通过在桩间注入止水材料,防止地下水的渗透,确保基坑的干燥环境。

排桩支护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结构强度高、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地质条件和基坑形状进行灵活设计。同时,排桩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对临近建筑物的保护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城市中心或对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区域。

然而,排桩技术的实施需要精确的地质勘查和计算,以确定桩的直径、深度和间距,以及内支撑或锚索的设置。此外,施工过程中对钻孔精度、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混凝土灌注质量等环节的控制,对保证排桩支护效果至关重要。

 

3市政工程施工中深基坑开挖支护关键技术的管理要点分析

3.1优化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流程管理

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工序的规范化是保障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基石。每一道工序都应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的施工规范,从基坑开挖的深度控制,到支护结构的精确安装,再到地下水的科学处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详尽的操作指南和严格的质量检查。此外,制定全面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人员配置、设备使用等,并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地质异常或突发状况,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

3.2深入地质勘查与科学分析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选择和设计必须基于详实的地质勘查数据。在施工前,应进行深入的地质勘探,全面了解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土体特性等关键信息,以确保所选技术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任何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对支护方案产生影响,因此,地质勘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3.3选择最佳的支护技术方案

基坑的规模、形状、深度、地下水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支护技术的选择。可能的技术选项包括地下连续墙、钢板桩、预应力锚索或排桩等,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设计和综合评估,以选择最合适的支护技术或组合技术。

3.4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与调整

在深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应实施持续的监测,包括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地下水位的变化、土体应力及周围建筑物的沉降等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对支护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预防可能的安全隐患。

3.5重视安全与环境保护

深基坑开挖支护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警戒区、进行定期安全培训等。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采用低噪音设备、设置防尘设施、合理处理废弃物,以及采取地下水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3.6提升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

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深基坑支护的质量和效率。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具备最新的施工知识和技能,能够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作业,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4未来发展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支护材料和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如高性能混凝土、智能监测系统、环保型止水材料等。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深基坑支护的性能,降低施工成本,减少环境影响。因此,持续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引入和研发新型技术,是提升深基坑支护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向。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和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深基坑支护的数字化设计、施工和管理,提高工程的精确度和效率。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以更直观地模拟和分析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预测可能的风险,从而优化设计方案。同时,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施工数据,可以及时预警并处理问题,确保工程安全。在深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应积极推广绿色施工理念,如采用可回收或低碳材料,优化施工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实施废弃物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及采用环保型支护结构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绿色施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如地质学、结构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通过跨学科的深度合作,可以拓宽研究视野,创新解决方案,以应对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问题。随着新型支护技术的应用和工程实践的积累,应及时更新和完善深基坑开挖支护的法规标准,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市政工程施工中,深基坑开挖支护关键技术的应用是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应不断研究和推广新的支护技术,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基坑工程挑战。同时,也需要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技术的有效实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柴东旺.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的难点与解决措施[J].散装混凝土,2022(3):118-120.

[2]谢新科.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J].居舍,2022(11):74-76.

[3]安斌.市政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及其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5):145-147.

[4]杨明君.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的难点与突破途径[J].砖瓦,2021,405(9):196-197.

[5]王京.浅谈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中的难点与突破途径[J].居舍,2018(36):6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