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城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对策探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郑赛伟

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需求量增加。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显著,为扩大城市规模,要处理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规划问题,相关人员要依托建筑关键技术,确定智能改造、资金投入以及新增空间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

绿色建筑技术;城市老旧小区;改造

正文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住宅小区的建设方式、规划方式、设计方式和过去都有了很大不同,目前城市中依然有很多老旧小区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需要通过综合改造建立起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但是,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经济、社会因素,小区原有设计方式对小区的绿化改造形成严重的制约,为此需要制定科学的综合改造策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改造,满足小区和谐发展的需求。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老旧小区特征

1.1建筑的本体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建筑物承载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部分老旧小区由于建筑设备老化出现人居功能退化。老旧小区的房屋建造结构,由于施工技术水平限制以及成本限制,老旧小区大部分属于砖混结构,出于抗震设计要求一般在5~6层及以下。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及人员损坏,建筑的外部内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和老化。其次,建筑设备老化,各种管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安全隐患比较大。

1.2小区环境的居住品质低

老旧小区的建设时间早,小区建设理念落后,规划比较简单、建筑设计标准低,在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小区内还存在乱搭乱建、杂物堆积、绿地被大量占用的情况,由于没有规划停车场,小区内胡乱停车的情况比较多。很多小区的绿化用地在缺少维护的情况下杂草丛生,严重影响美观效果,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标准提升,必须开展绿化工作改善居民的居住效果。

2城市老旧小区绿化改造对策

2.1室外环境设计

优化公共空间,通过拆违、串联、建设等方式,去除违规私搭,连通建筑组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腾出老旧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挖掘潜能,提高空间使用率,将老旧小区内设计不合理、建设质量差的楼道拐角等重新进行规划设计整合,将进一步改善空间功能,提升空间使用率。针对每个小区的特点进行景观深化,对原有树木进行整形修剪,有利于提高绿化景观高、中、低的立体层次感,形成多元树阵空间。一方面,多元树阵空间可以当作小区的背景墙,营造良好的绿色氛围,缓解居民紧张的神经;另一方面,多元树阵空间可以阻挡噪声,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释放良好的心理信号。植被、苗木、花圃、小品、不同材质路面的组合设置能够提升小区的整体环境景观水平;环境设计等综合措施,可以起到防风、吸尘、降噪、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小区的景观绿地沿楼间空地延伸开来,连接成带状的小区绿化景观,各部位形成绿化景观节点,各楼栋都能共享中心绿化景观,整个小区景观连成一片,步移景异。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宅间绿地,与中心绿地相互串联呼应,增加了空间的伸展性和趣味性,疏密相间,形成自有丰富的室外空间;中心绿地的休闲便道互相联系,改变传统老旧小区的邻里交往模式,节约了土地面积,达到了室外空间多功能的完美结合。

2.2建筑本体方面

1)建筑立面。建筑外墙面改造要确定墙面粉刷技术、粉刷线路及排水管道设计。在关键位置配置空调外界、防护栏等装置,提高外墙构造的美观度。比如,外墙涂料要使用美观性、耐久性较好的材料,并兼顾经济性。在墙面粉刷设计中,要注意外墙色彩与建筑外观构造、色调之间的和谐关系,了解沿街立面、环境设计之间的协调功能,强化对外墙区域电力线缆的整理,提高建筑外墙立面本身的美观度、经济性和耐久性,减少建筑设计的成本支出。

2)建筑外窗。建筑外窗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故该部分是围护结构保温设计最为关键的部分。(1)建筑外窗处理前要注意当地的温湿度、通风情况等,若窗户的朝向、遮阳存在一定问题,要对单玻单层窗予以优化,在阻挡白天阳光辐射的基础上保证室内的恒温状态,可实现建筑能耗控制要求。(2)在建筑外遮阳性能改善中,采用Low-E玻璃的效果优于传统外遮阳系统,依据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确定建筑外遮阳的能耗情况,在保证室内外温度的基础上可节约14%的建筑能源投入。如在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小区改造中使用了建筑外遮阳系统,可满足节能设计的目的。要注意的是,外遮阳系统也要注意当地的温度、建筑朝向等问题,若当地夏季温度较高,那么应用该方法是可行的。

3)楼梯间。大多数老旧小区的楼梯间为敞开式,属于非采暖空间,在改造是可以通过外保温和内保温的结合,保证楼梯间室内的冬季温度热量的散失控制。外保温可根据立面设计统一构造做法,内保温可以通过粘贴保温板达到相应的保温效果。

2)建筑构造

(1)防水。在防水处理中,应该重视平屋顶绿化改造前进行重新的防水处理,为确保屋面的实际荷载科学地降低,则应该注重新型防水材料的适当利用。屋面绿化排水系统不可设置相应的排水管道,可以优先选择防水层种植池的方案,种植池的具体排水口以及屋面排水口应该适当地结合到一起。处理的手段能够让屋面整体防水层更好地进行施工管理,妥善地解决实际的问题。屋顶进行绿化之前,应做好蓄水试验,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当确定了试验成果达标之后,才落实后续的施工安排。

(2)排水。如果是设置于土层之下的排水层,应该格外重视一些细节之处:首先,保证排水层符合基本的蓄水量指标,以此可以让植物更好地通过毛细管的作用将水分加以吸收;其次,排水层的蓄水量不可过大,以免屋顶植物的根系产生明显的腐烂问题。排水层及蓄水层合理地利用粒径在15~20的陶粒进行铺设,厚度通常为80mm,内铺穿孔排水管,科学的应用至屋面绿化层含水量的调节之中。

2.3固废控制

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涉及拆旧、破除路面、管道埋设、路面改造等施工内容,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及固废,有必要采取工程措施做好降尘和规范固废处理,以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在进行拆旧和路面破除施工时,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石灰、中粗砂等材料在运输和放置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扬尘,造成材料浪费,污染环境。施工中应及时进行覆盖或采取洒水、喷雾的措施,以达到降尘的目的,将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施工机械及各类工程车辆废弃物必须有序收集,达标排放并符合有关规定,如安装尾气净化器、使用清洁能源工程设备等。

结语

综上所述,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老旧小区的改造过程,确定完善的改造计划、改造方案和改造体系,侧重提高老旧小区的舒适度,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定老旧小区的改造目标,通过控制污染、能源消耗的问题,结合当地生态、气候特征确定绿色改造策略,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建筑设计的能耗。

参考文献

[1]穆超.老旧小区既有居住建筑综合改造成本效益评价分析[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21.

[2]韩晓庆,王艳伟,周镇浩,等.基于PPP模式的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风险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9):31-32.

[3]刘张璐.老旧小区绿化改造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20,43(20):149-150.

[4]冯春庆.浅析老旧小区绿化改造问题及对策[J].绿化与生活,2017(05):54-56.

[5]冯燕珠,高英,郑国华,等.福州市仓山区老旧小区绿化现状及改造方案[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09):88-93.

 


...


阅读全文